日本历史上真实的历史故事(日本古代历史上著名奇闻)

日本历史上真实的历史故事(日本古代历史上著名奇闻)(1)

天皇“造反”,成立南朝

后宇多上皇一方的方案是先把皇位交给尊治亲王,然后邦省亲王即位,最后再看时机把皇位传给后伏见天皇的儿子量仁亲王(也就是花园天皇的侄子)。这一方案迅速遭到了持明院统(伏见上皇、后伏见上皇、花园天皇)一方的反对。最后无果而终,幕府的使节仅仅待了一个多月就回了镰仓,事情算是搁置了。

后宇多上皇再次上台

日本历史上真实的历史故事(日本古代历史上著名奇闻)(2)

然而事情最终又起了变化。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持明院统一方的支柱,花园天皇与后伏见上皇的父亲,53岁的伏见天皇在九月三日突然撒手人寰。于是后宇多上皇当即抓住了这一机会,第二年初,他就给花园天皇施加压力。这时花园天皇22岁,哥哥后伏见上皇31岁,而后宇多上皇52岁,在政治经验和阅历方面,花园天皇哥俩完全不是后宇多上皇的对手。后宇多上皇在伏见上皇死后就恢复了与镰仓幕府的秘密交涉,再一次向镰仓幕府派出使节,确保幕府方面的支持。使节在文保二年(1319年)的二月十二日返回京都,带来了顺利的消息。

夺权开启的南北朝时代

两年之后,自觉年事已高的后宇多上皇主动交出了权力,让后醍醐天皇(尊治)亲政。三年后这位两度执政的后宇多上皇离开了人世。作为“过渡者”的后醍醐天皇在父亲死后越发感到不安,当时的储君邦省亲王与另一旁在野的花园上皇、量仁亲王也时时刻刻觊觎着皇位。这为皇权埋下了不安定的因素。

正中三年(1326年),自幼体弱多病的东宫储君邦省亲王去世。在幕府的裁定之下,后伏见上皇的儿子量仁亲王按照先前的计划坐上了东宫的位置。后伏见上皇为了博得幕府的支持可谓费尽苦心——他急忙向镰仓派遣使者的事情,被世人讥笑为“赛马”。这样下去,可能没过多久后醍醐天皇这位“过渡者”就会被赶下皇位。但这位已经38岁,对政治正处于迷恋之中的天皇当然不会轻易妥协。

再之后的事情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事件了。后醍醐天皇最终选择了打倒镰仓幕府,然而并未成功。事情败露之后,后醍醐天皇被幕府抓捕、流放。此事被幕府称为“主上御谋反”——“天皇造反了”。这可是轰动全国的大新闻。后醍醐天皇被镰仓幕府废位,量仁亲王如愿被推上皇位,就是后来的光严天皇。但是没过多久,全国的反幕浪潮就一个接着一个地爆发了。幕府一方的足利高氏(后来的室町幕府创建者)倒戈,攻陷了幕府在京都的据点六波罗,而幕府的总部镰仓,也被叛军攻克。于是,持续了一百多年的镰仓幕府宣告灭亡,镰仓时代正式结束。那位被镰仓幕府扶上台的光严天皇,位子还没有坐多久,就被迫退位,成为上皇,而且没有“治天”之权。后醍醐天皇如愿重返京都,实施亲政。

之后的历史如疾风骤雨一般。后醍醐天皇短暂的“新政”之后,足利高氏(尊氏)举起反旗,于是后醍醐天皇不得已逃出京都,后来在奈良南面的吉野山落脚。此后经过两方势力的多次拉锯战,足利尊氏一方占据了京都,并把那位已经下野的光严上皇又拉了出来,请他做了“治天之君”,同时把他弟弟请出来做了天皇。于是,光严上皇与逃到吉野的后醍醐天皇分土而治,在历史上分别被称作“北朝”和“南朝”,双方开启了长时间对峙和战乱的“南北朝时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