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舅走了剩下老表不亲了怎么办(姑死了舅去了三年老表成陌路)

生活在农村,流传着很多脍炙人口的句子,很多人都能说上几句,这些句子简单明了,富含着古人的智慧,很多句子,对人的行为以及举止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此,才能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姑舅走了剩下老表不亲了怎么办(姑死了舅去了三年老表成陌路)(1)

比如说,“问路不行礼,多走五十里”告诫人们要懂得礼仪,求人要放低身段!比如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告诫人们不要招惹无端的怀疑!当然,也有很多句子是约定成俗的规矩,比如说,木匠在制作桌椅板凳以及其他物件时,总是遵循“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

不过,有些句子却凸显了世态炎凉以及人情的冷暖,比如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如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居闹市无人问”!这些流传在农村,如今已然被传承的句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俗语”,然而,有这样一句俗话“姑死了,舅去了,三年老表成陌路!”很多人诧异,难道农村的亲戚,真的就这么不堪吗?

姑舅走了剩下老表不亲了怎么办(姑死了舅去了三年老表成陌路)(2)

提及亲戚,众所周知,亲戚有“内亲”以及“外戚”的区别,亲戚间的形成,多与血缘关系为纽带!比如说,与父亲有关的为“内亲”,父亲兄弟、叔伯以及侄孙等,多以“五服”之内为界定,超过了“五服”也基本没有联系了,但是,对于家族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也会聚在一起进行商量。因此,俗话有“堂亲百年有人记”。而对于父亲的姊妹,则为“姑舅亲”,显然,姑姑是连接两家人的桥梁,姑姑的丈夫因为是“内亲”,所以称之为“姑父”!

而对于“外戚”,则为母亲这边的亲戚,父母的姊妹称之为“姨娘”,是以母亲为血缘关系而形成的亲戚,由于封建社会重男轻女,因此,对于“姨娘”的丈夫,称之为“姨夫”!

姑舅走了剩下老表不亲了怎么办(姑死了舅去了三年老表成陌路)(3)

由此可见,“姑父”与“姨夫”的差别,这也体现了古人“重男轻女”的根深蒂固的关键!当然,对于亲戚也有很多流传下来的俗话。比如说“表亲三千里,堂亲五百年”,指的就是随着距离的增加,亲戚间的交流中断,那么,即便是表亲也基本没啥往来,亲戚也就不亲了,但是,对于堂亲来说,即便流传了几代人,倘若家族有重大事情,也会聚在一起,这也是所谓的“宗族传承”!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更迭,老一辈亲戚逐步老去,尤其是,亲戚形成的关键人物,陆续故去,对于下一辈来说,交集缺失,往来也逐步减少,因此,长此已久,也就断了联系,这就是所谓的“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

姑舅走了剩下老表不亲了怎么办(姑死了舅去了三年老表成陌路)(4)

当然,俗话也有“姑死了,舅去了,三年老表成陌路!”这也反馈出,随着斯人已逝,亲戚间的往来也就逐步减弱,慢慢也就“断了亲”,在农村人们形象地比喻为“三不亲”,姨夫不亲,妗子不亲,姑父不亲!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毕竟,一代新人换旧人,亲戚也是如此,这并非是农村亲戚的不堪!

如今,社会不断的发展,很多流传下的俗语也慢慢的凋零,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了,尤其是,随着很多80后90后已经为人父母,但是,由于很多人多是独生子女,因此,亲戚间的关系也更单薄了,很多下一辈的孩子已经没有了姑姑、舅舅以及姨娘了,因此,很多人对于现存的亲戚关系格外的重视,这也体现了人们成长路上的孤单,如今,生育限制逐步解除,对于年轻的宝妈们,你们愿意要“二宝”以及“三宝”吗?

姑死了,舅去了,三年老表成陌路!农村的亲戚,真就这么不堪?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