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是一本什么书(读完皮囊这本书)

“生活,从来就不是个太好的观看者,它更像是一个苛刻的导演。”

这是《皮囊》的作者蔡崇达写在书中的一句话,而这本书里的故事一个个真实到触目惊心,一个一个都无比催泪,这也是一本让我从头哭到尾的一本书。

蔡崇达以自己的故乡为基础,分别写下了14个故事,诠释了人这一生,虽然我们的最终宿命是死亡,但我们终究都要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己,找到与这个世界和解的方式。

皮囊是一本什么书(读完皮囊这本书)(1)

无声告白里说,我们终其一生都要找到真实的自己。

但在这个世上,有一种东西却很难逾越,那就是偏见,是人对人的偏见。

在《皮囊》当中,蔡崇达写过一个他小时候的故事,他出生在福建的一座沿海小镇,这片海浮浮沉沉,有着他小时候很多的记忆。

其中,有一个女人给蔡崇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张美丽。

皮囊是一本什么书(读完皮囊这本书)(2)

张美丽可以说是被“偏见”羁绊的一生,她长得美丽,在年轻时候爱上了一个外地男人,于是不顾家人反对,跟那个男人私定终身。

后来,那个男人光明正大的娶了她,但守旧的人们还是将张美丽称为坏女人,将她牢牢的钉在了耻辱柱上。

时间又过了几年,张美丽乘着改革做起了生意,成为了一个有钱人,可是关于她的流言却从未停止。

她为了消除大家对她的偏见,她做公益,四处捐款,给学校建图书馆,给政府修建大楼。

皮囊是一本什么书(读完皮囊这本书)(3)

可即便如此,她做的事情越多,别人对她的偏见就越深。

有人说她做的生意不正经,有人说她是出卖自己的肉体,这种偏见愈演愈烈,甚至连家族里的人都要跟她断绝关系。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人们对她偏见、猜忌最深的时候,她在镇上的娱乐场所发生了一起斗殴事件,有人被当场打死。

一夜之间,张美丽的娱乐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镇上的人纷纷对张美丽进行道德审判,就连张美丽的母亲都在人群中对她说出:“我当时就应该掐死你。”

这句话让张美丽心灰意冷,她决定做个了断,当天晚上就一头撞死在了祠堂门口。

皮囊是一本什么书(读完皮囊这本书)(4)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人对人的偏见真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但同时也让我想起了柴静曾说过的一句话:“偏见往往来自无知,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意见市场流通起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去赢得多数人的理性。”

在生活当中,我们很容易被一些不全面的信息持有偏见,比如对某个地区、某个事情或者某个人,当我们对这些东西存在偏见,就会提出很多不客观的评价,甚至带着一种敌对的态度。

皮囊是一本什么书(读完皮囊这本书)(5)

电影《哪吒》中,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的确,偏见就像是一座牢笼和高墙,阻隔了人们判断是非的能力,这种偏见是难以逾越的。而如果我们不能摒除偏见,它就会一直根植于你的内心,让你无法正确看待别人。

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曾把偏见描写得入木三分,故事写的是发生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南方小镇,白人律师阿迪克斯排除万难,为被诬陷的黑人汤姆辩护,但却无法阻止他最后喊冤而死的悲惨命运。

皮囊是一本什么书(读完皮囊这本书)(6)

在南方小镇上,黑人汤姆是一个善良的存在,他谦逊、低调,偶尔去帮白人家庭尤厄尔一家干活,尤厄尔家有一个19岁的女人马耶拉,长期得不到父亲的疼爱,她也极少与外界接触。

但由于在跟汤姆的相处中,马耶拉对他产生了好感。于是在某一天,马耶拉以修理房间为理由骗他进了房间,并且亲吻了汤姆。

汤姆推开了马耶拉就要逃走,结果在门口遇上了马耶拉的父亲。父亲怒不可遏,直接将女儿暴打了一顿,可又害怕这件事传出去丢人,遇上他威胁女儿指控汤姆侵犯并且打伤了她。

皮囊是一本什么书(读完皮囊这本书)(7)

当双方对簿公堂,尤厄尔父女的证词漏洞百出,而汤姆说得有理有据。谁对谁错,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明白,但是白人陪审团们依然无视证据,仅凭对黑人汤姆的种族偏见,判定汤姆有罪。

最后,汤姆走投无路,选择逃离,结果被杀害。

这就是偏见,它往往会吞噬一个人的理智,把自己的愚昧当成真理,把无知当个性,不知不觉就会给人带来伤害。

皮囊是一本什么书(读完皮囊这本书)(8)

不管是蔡崇达笔下的张美丽也好,还是哈珀·李笔下的黑人汤姆也罢,都向我们展示了偏见对一个人的影响,心中充满偏见的人,看谁都不顺眼。

不分青红皂白,随意给别人贴标签,就会让一个人失去对客观事实的判断力,最终只会令自己的目光越来越狭隘。

培根曾说:“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

深以为然,偏见其实是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这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我们只有放下心中的偏见,才会心如明镜,才能更清晰地看清世界。

皮囊是一本什么书(读完皮囊这本书)(9)

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在1992年,在纽约通往波士顿的火车上,教授托马斯在不经意间看到了自己身边坐着的一位老人,那位老人是个盲人。

那个时候正值洛杉矶暴乱,于是两个人聊起了天。

老人说自己出生在南方,从来不会跟自己不同的人一起吃饭、上学、更不可能跟他们在一起同桌吃饭。

但不幸的是,后来他遭遇了意外,那场意外也夺走了他的双眼。

皮囊是一本什么书(读完皮囊这本书)(10)

他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但这场车祸带给他最痛苦的体验不是自己看不见了,而是担心自己遇到的人是不是跟自己不一样肤色。

为此,他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干预的帮助下,他重新燃起了希望。心理师成了他最信赖的人,他们无话不谈,包括对与自己不同肤色的人的偏见。

结果,心理师告诉他,自己的肤色就跟他不同。在心理师还在担心老人会不会心里有所芥蒂,但老人却表示:“没事,我可以接受。我早就已经放下了偏见了,你是个好人,而肤色对我而言,毫无意义。”

皮囊是一本什么书(读完皮囊这本书)(11)

很快,列车到站了,老人对托马斯说自己的太太在等他。而托马斯从窗外看过去,老人拥抱的那个人是一位与他肤色不同的老人。

在这个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呢?老人在眼睛受伤之后,他再也不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了,而是用心去丈量了世界。

皮囊是一本什么书(读完皮囊这本书)(12)

就像《小王子》里说的:“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所以,不要自以为是地用自己对人的偏见去衡量这个世界的万物,人也好,动物也罢,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实质上那些往往都还不具备客观。

只有放下偏见,世界才是多彩的。

本文配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