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痛骂小叔子(焦大骂扒灰)

在尤二姐出现以前,王熙凤和尤氏还是一对好朋友呢,在小说的第七回“宴宁府宝玉会秦钟”的故事里,尤氏就单独请了王熙凤到宁国府去做客,怎奈这事儿被贾宝玉知道了,非得要他的嫂子也带上他,小男孩总是这么讨人厌,王熙凤无奈,也就只好领着他一起去了。

在姐弟俩要回荣国府的时候,宁国府的管家赖二偏偏派了喝醉酒的焦大来负责送人,这就惹起了居功自傲的焦大的不满,以至于最后还骂出了“······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样没王法的话来,吓得众人魂飞魄散。

“扒灰”我们都知道,指的是贾珍和他的儿媳妇秦可卿的不伦之情,那么“养小叔子”指的又应该是谁呢?读者们不断的猜测,一时间众说纷纭:

焦大痛骂小叔子(焦大骂扒灰)(1)

指的是贾宝玉和李纨?

这是不可能的,虽然李纨是贾宝玉的亲嫂子,但李纨在这方面可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她在怡红院丢了一条手帕,还第二天一大早就急急忙忙地派人来找呢,“养小叔子”这种事情,李纨可是做不出来的。

指的是贾宝玉和王熙凤?

两人的关系倒也是对的上的,一个是叔伯嫂子,一个是小叔子,但是在后面的故事中,贾宝玉还曾多次像扭股糖似的猴在他的嫂子王熙凤身上,完全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的形象,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指的是贾蓉和王熙凤?

持这种说法的读者,往往是抓住了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王熙凤在和贾蓉对话时的态度上,在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中,王熙凤对贾蓉的笑容里包含了一丝妩媚,所以就会让人们浮想联翩,但是当我们在看小说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其实只是作者在写作中的一笔”奇峰突起“而已,为的是让故事的叙述显得更加的活泼,并无它意。

再说,王熙凤和贾蓉的关系也不对啊,一个是婶子,一个是侄儿,这可不是什么嫂子和小叔子,而且就后面的情节来说,两人之间也没有什么暧昧的行为。

指的是贾瑞和王熙凤?

这两人的关系是对的上的,贾瑞就是用“好嫂子”来称呼王熙凤的,可是王熙凤并没有满足贾瑞的非分之想啊,最后还把贾瑞给害死了,所以说,这也是不可能的。

当贾琏在背后抱怨王熙凤对他在男女关系上管的太严了些的时候,平儿就曾经为王熙凤打抱不平:“他(王熙凤)醋你使得,你醋他使不得。他原行的正走的正······"

所以说,这种事情是不能再往王熙凤身上靠了的,王熙凤固然也有一些缺点,但是在男女之情上,王熙凤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焦大痛骂小叔子(焦大骂扒灰)(2)

那么,难道这指的是贾宝玉和秦可卿么?在太虚幻境里,引导贾宝玉懂得”风月之情“的人,不就是秦可卿吗?没错,”养小叔子“的事儿,其实指的就是贾宝玉和秦可卿。

脂砚斋在焦大骂的话下面的批语,就揭示了事情的真相

据甲戍本记载,在焦大骂的“爬灰的爬灰”下面,脂砚斋的批语是“珍哥儿”,而在“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下面,脂砚斋的批语为:“宝兄在内”,说的挺明白吧。

紧接着,当贾宝玉问王熙凤焦大骂的话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脂砚斋在眉端的批语为“反是他来问。真耶?假耶?欺人耶?自欺耶?然天下人不易瞒耶,呵呵。”

所以,就脂砚斋的批语来看,这事儿贾宝玉是脱不了干系的了。

当贾宝玉在梦中看完了判词,听够了曲子之后,警幻仙子将自己的妹妹可卿送了过来

警幻道:"······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说毕便秘授以云雨之事,推宝玉入房,将门掩上自去。

事成之后,当贾宝玉在梦中害怕了,大叫:"可卿救我!"的时候,在外面的秦可卿还感到纳闷了:"我的小名这里从没人知道的,他如何知道,在梦里叫出来?"

作者的文笔一贯是”狡猾“的,假的有可能就是真的,梦里的事情往往就是现实。

焦大痛骂小叔子(焦大骂扒灰)(3)

可是,贾宝玉和秦可卿的辈分不对啊,一个是叔叔,一个是侄媳妇,这可不符合小叔子和嫂子的关系啊?看官莫急,待我慢慢地道来。

作者在写《石头记》的时候,将自己的旧作《风月宝鉴》也杂糅其中了

曹雪芹最早的一部小说,是《风月宝鉴》,讲的是“戒妄动风月”的故事,贾珍、贾琏以及贾瑞他们,还有尤二姐和尤三姐这些“皮肤滥淫之蠢物”,应该都是这部小说里的人物,贾宝玉的原型也在其中。脂砚斋在小说开篇不久,就在批语中说到:“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

后来,曹雪芹又写了一部《石头记》,目的是想表达主人公贾宝玉的惊世骇俗的“女儿观”,并且还将自己的旧作《风月宝鉴》也参杂进去了。他在整合这两部小说的过程中,虽然是“十年辛苦不寻常”,但是因为小说的规模宏大,人物众多,而且作者还要考虑到小说结构上的精巧,就难免就会有一些疏漏的地方,而这也给后人们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

贾宝玉和秦可卿的辈分问题

在小说《石头记》里,作者一共描写了贾府五代人的故事,其中贾宝玉是贾家的第四代,秦可卿是贾家的第五代人的媳妇,但如果我们来仔细的研读的话,就会发现他们两人在原小说《风月宝鉴》中,其实是同一辈份的。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时候,警幻仙子说到:"你等(众仙子)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

太虚幻境的神话故事,是属于作者的旧作《风月宝鉴》里面的,贾瑞临死的时候,照的那面镜子不就是叫做“风月宝鉴”吗。在这部小说里的贾宝玉,被贾府的第一代人宁国公和荣国公称为“嫡孙”,可见他是贾府的第三代人。

秦可卿是警幻仙子的妹妹,不消说,她肯定也是小说《风月宝鉴》里面的人物。

焦大痛骂小叔子(焦大骂扒灰)(4)

在秦可卿的丧礼上,榜文上写的是:"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太长了,我们只要关注“宁国公冢孙妇”这个称号就可以了。“冢妇”,指的是嫡长子的媳妇,那么“冢孙妇”就是嫡长孙的媳妇了,这么一来,秦可卿在小说《风月宝鉴》中,也是贾府的第三代人。

从这些作者还没有来得及更改的内容就可以得知,在最早的《风月宝鉴》中,贾宝玉和秦可卿就是嫂子和小叔子的关系,他们是同一代人。

如果说这些都是作者的笔误的话,那么还有一个证据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就是在秦可卿的丧礼上,贾宝玉穿的孝服的问题。

在秦可卿的丧礼过程中,北静王想要见一下贾宝玉,所以“贾政听说,忙回去,急命宝玉脱去孝服,领他前来.”在小说《石头记》中,贾宝玉是叔叔,秦可卿是他的侄媳妇,哪里有长辈给晚辈穿孝的道理呢?

但是在小说的甲戍,庚辰,乙卯以及戚序本中,可都是这么写的,唯有在程甲本里,这句话才改成了“命宝玉更衣”,看来是程伟元也发现了其中的不合理,但这反而也再一次证明了,在旧作《风月宝鉴》中,贾宝玉就是秦可卿的小叔子,因为小叔子给嫂子穿孝是可以的。

焦大痛骂小叔子(焦大骂扒灰)(5)

贾宝玉的年龄问题

在两部小说中的贾宝玉,他们的年龄是有所不同的。

在《石头记》中,贾宝玉的年龄是偏小一些的,大约也就八九岁的样子吧,所以他可以像扭股糖一般的猴在嫂子王熙凤身上,时不时的还会滚在王夫人的怀里,性格单纯而又可爱。在对待女孩子的时候,贾宝玉是专在体贴上下功夫的,和她们在一起胡闹的时候,贾宝玉所想的,仅仅是要吃一些她们涂的胭脂,丝毫不涉及风月。

在《风月宝鉴》中,贾宝玉的年龄就要大一些了,能和薛蟠他们一起狎妓饮酒的,怎么着也得二十岁左右吧。所以贾宝玉在游过太虚幻境以后,立即就和袭人偷试了云雨情,而他在向贾珍推荐王熙凤来协理宁国府时,表现出来的沉稳老练,也不是一个小孩子能做得出的。

在这部“戒妄动风月之情”的小说《风月宝鉴》中,贾宝玉是一个流连于风月场中的成年人,他和秦可卿之间“养小叔子”的故事是不可避免的。当作者想要在《石头记》中,再描写另一个天真可爱的贾宝玉的时候,就时常会出现他以前的影子。

虽然作者在“悼红轩”中对小说《石头记》“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但也毕竟会有一些疏漏之处,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蛛丝马迹,这恐怕也是我们研究《红楼梦》的乐趣所在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