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深度的散文(当代散文生命的)

文/王增林

非常有深度的散文(当代散文生命的)(1)

最近,一位二十一岁的江西女子,突然爆红网络。只因她在丈夫因车祸,不幸身亡后,为了谋生,不得不每天背着襁褓中的女儿,送外卖。看了采访她的视频,无数网友为之动容,并纷纷为她点赞。

这位小陈女士,初中毕业。三年前,她早早就结婚成家了。婚后,生了一个女孩。原本,他们夫妻俩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一家三口,日子过得平常,而又幸福。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孩子还未满周岁时,丈夫因车祸,不幸身亡。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涉世未深的小陈,一下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丈夫去世后,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她似乎没有时间悲伤,因为她要赚钱养活孩子。为了谋生,她只好从江西跑到安徽安庆,送外卖赚钱糊口。

孩子很小的时候,她每天把孩子带在身边,送外卖。现在孩子三岁了,她让孩子上了幼儿园。每天幼儿园放学了,她赶紧接她到出租房,给她安排晚饭。当人们问她,为什么要选择外卖职业时,她说:“送外卖与上班不同,时间可以自己掌握,能照顾到孩子。”

面对镜头,这位女子,表现得落落大方。在谈起她和孩子的生活和未来时,她说,“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要坦然面对。我既然生了这个孩子,我就有责任把她养大。不管我的人生遇到怎样的厄运,我总要把她养大成人,尽到我作为母亲的责任,也得替我去世的丈夫,尽到他做父亲的责任。”面对镜头,这个女子始终面带微笑,丝毫看不出曾经的灾难,给她带来过多大的打击。她显得那样的乐观,那样的自信。

本该在父母膝前撒娇的年纪,她却过早地遭遇人生厄运,的确令人深感同情。更重要的是,她没有沉溺于失去丈夫的痛苦深渊,而是化悲痛为力量,积极、乐观、勇敢地与命运抗争。她的这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足以令许多已经“躺平”的同龄人,感到汗颜。无独有偶,在我的身边也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就在我们小区对面楼上,住着一对卖菜夫妻。虽然俩夫妻都已不年轻,但两人眉清目秀,举止大方。人们猜测:他们一定经历不凡。

每当夜幕降临,忙碌一天后的人们,在小区散步时,经常会听到女主人唱曲。那声调婉转,歌喉清亮。

他们每天早上六点,准时出摊。整个上午,紧张忙碌,招呼顾客。中午,妻子推着轮椅,带着丈夫一起回家。 那个男人,坐在定做的轮椅上,全身只剩一米多高。每天在菜摊的狭小空间,左右挪动着做生意。他的收款二维码,贴在柜台边沿,方便顾客付款。微信、支付宝没有广泛使用时,他有一柄定制长勺,搁在摊位上,伸到买菜人面前,收款、找零。现在,他的那把长勺,仍在手边使用,方便现金支付的老年人。

后来,在我们偶然的一次闲聊时,得知他们原先在老家县剧团工作。男的是武生,女的唱花旦,都是他们剧团的“台柱子”。不幸的是,男人在一次演出时,由于发挥失常,从高叠的桌子上栽下来,导致高位截瘫。

屋漏偏遭连夜雨,那时候又恰逢县剧团正在走下坡路。演出机会越来越少,在职演员的收入,也越来越低。有门路的演员,纷纷跳槽。后来,当地政府推进演艺单位改革,让年轻人自谋出路,老演员提前退休。而瘫痪了的“武生”,单位干脆就给办了“病退”。由于他们工龄太短,因此,单位给的“生活费”较低。

后来,有人介绍他老婆进大城市演艺团体。可是,那她眼看着轮椅上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进退两难。的确,如果忍痛丢下丈夫,个人演绎事业能继续,可是眼看着瘫痪丈夫,和年幼的孩子,她怎忍心离开?

她告诉我们:二十年多前,在那段倍受煎熬的日子里,面对突然瘫痪在床的丈夫,有苦难诉的她,每当夜深人静时,只能在剧团宿舍区独自徘徊。独自一人叹息,独自一人悄悄地流泪。第二天,人们总能见到她哭肿的双眼。 为了谋生,他们先是在县城开服装店。后来,有一次她去外地进货,仅有那瘫痪的男人和年幼的孩子在家。不幸的是,待她走后,他男人意外跌倒在地。由于重度残疾,自己没有能力爬起来。年幼的孩子,也无能为力。无奈之下,只能眼睁睁地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就那样,在地上躺了一天。大人和小孩,都水米未进。当女人回来后,看到那个惨像,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不久,她便决定,将服装店关张,转手。

她说那段时间,她常常对着窗外,想着她熟悉的戏词:“难道说人生遭际真是命,这命运又是谁操纵?”“恨妻无才成伟业,爱莫能助愧在胸。”心里想着,嘴里哼着,便会伏在窗台上,默默地流泪。

非常有深度的散文(当代散文生命的)(2)

话说回来,尽管突遭人生厄运,但日子还得过下去。后来,开不成服装店的他们,为了一家人糊口,便不得不到附近的菜场设摊卖菜。得知内情的人们,对这对俊俏夫妻,无不深表同情。不管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都有意无意地来照顾他们的生意。随着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后,她晚上会去参加一些婚庆演唱,挣点收入,维持家用。 转眼之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他们儿子已大学毕业,在省城工作。他们俩人又跟着孩子,到了现在的这个小区附近。租了个菜摊,又轻车熟路地卖起了菜。

人们走过他们菜摊时,那“武生”经常扬起那把长勺,上半身摆出亮相招式,就像当年在舞台上一样,眉眼生动地做出动作。看到那把跟随他二十多年,手把处磨得亮晃晃的长柄勺,我不禁感慨:从观众如云的戏台,到摆满菜蔬的柜台,他得多大的勇气,才能面对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生活?

由于他们都上了年纪,省城的婚庆演出,自然是不能参加了。但是,他们在家,经常还会旧梦重温,二人对唱几句戏文。虽然没有观众,但他们的幸福,总会在不经意间,从戏词里流出:“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日子虽然过得苦,夫妻恩爱度时光”。戏词飘出窗外,常常引得路过的邻居,驻足聆听。

人们常说,世事无常,祸福难料。人生在世,谁都无法预测灾难和明天,哪一个先来。同样遭遇人生重大变故,有的人选择“认命”,自暴自弃,而有的人,即便身躯柔弱,甚至肢体残缺,也决不向命运低头。

显然,无论是那位丈夫早逝的女子也好,还是那对卖菜的演员也罢,都是在现实生活中,虽然遭遇不幸,但却决不向命运低头的人。确切地说,他们都是越挫越勇,通过自己不屈不饶的奋斗,让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辉的人。我想:坚强,就是他们生命共同的“底色”。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一帆风顺,甚至万事如意,可这终究只是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美好祝福,或一厢情愿罢了!因为,生为人,我们终究难逃生老病死,天灾人祸。虽然,我们无法确定灾难何时会降临我们的人生,但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可以确定自己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应对不幸的人生。

或许,在巨大的天灾人祸面前,我们个人,或者我们整个人类的力量,都显得微不足道。但不管何时,遭遇何种不幸,生为人,我们都要把“活下去”作为我们人生,最崇高的信仰;把“活得更好”,作为我们人生,最崇高的理想!

壹点号当代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