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

豇豆红,是一种高温铜红釉,在清代颜色釉中,是一个特别的品类,创烧于康熙晚期,是当时景德镇的创新名品。

康熙豇豆红可谓单色釉里的贵族,玩单色釉的都知道豇豆红的名贵,豇豆红常见的器形有八种,俗称“八大码”,这八大码分四高四矮;

四高是:柳叶瓶、莱菔瓶、蟠魑瓶、菊瓣瓶。

四矮为:太白尊、镗锣洗、印泥盒和苹果尊。

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1)

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2)

豇豆红的红色可谓千变万化,红中还透有浅淡的绿色,《饮流斋说瓷》中称“美人霁佳处在于淡红中显鲜红色与茶褐色之点,背光则显绿色”。

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3)

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4)

它是康熙时期铜红釉的名贵品种,因为铜这种着色剂十分特殊,在氧化焰和还原焰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所以豇豆红有红绿交错,变化无常的特色,每一件颜色都不尽相同。烧成难度大,制作时间短,所以传世数量稀少,历来为收藏家所珍视。

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5)

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6)

康熙豇豆红竟然是“吹釉”?

康熙豇豆红烧制时先在坯上施一层底釉,然后吹上一层颜色釉料,再盖上一层面釉,入窑高温还原焰烧成,呈色变化较多。

清代《南窑笔记》记载,豇豆红的制作是分几次吹釉再经高温烧成,由于吹釉的层次不同,在烧成后釉面必将出现水渍般的痕迹,更由于釉料中含有微量的铜份,在烧成过程中氧化的作用,而产生绿色的斑点,犹如苔点,在浑然一体的红釉中,掺杂星点绿斑,妙趣横生,相映成辉,有如红霞满布之中点缀了星星点点的绿色宝石,清人有诗云:“绿如春水方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用来形容此釉色较为贴切。

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7)

红釉质都很匀净细腻,含有粉质,红釉中往往散缀有因烧制时氧化还原不同形成的天然绿色苔点,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

1

上乘者,名为"大红袍"或"正红",釉色明快鲜艳,通体一色,洁净无瑕。

2

略次者,釉色如豆豆,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苔,又称“美人醉”或“美人雾气”;色调再浅一些的被称为“娃娃脸(面)”或“桃花片”,虽不如深者艳美,但有幽雅娇嫩之态。

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8)

传世的豇豆红大多数是小件,比如柳叶瓶、印盒,水盂、苹果尊等等,一般都是宫廷的文房用具。

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9)

清康熙 豇豆红苹果尊

“大清康熙年制”款 D7.3cm

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10)

左 清康熙 豇豆红铴锣洗“大清康熙年制”款 D12cm

右 清康熙 豇豆红太白尊“大清康熙年制”款 D8.9cm

到雍正一朝,豇豆红仍有烧造,但数量更少,色泽也不及康熙时期的明丽秀美,雍正之后,豇豆红则很难见到。

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11)

豇豆红中国御瓷名品

豇豆红同时还称得上是风靡全世界的中国御瓷名品,从十九世纪开始,豇豆红就受到了西方人的垂青,它在西方被称为“桃花釉 - Peachbloom”,所有西方主流中国瓷器收藏都以豇豆红器为不可或缺之品。

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12)

左 清康熙豇豆红柳叶瓶

“大清康熙年制”款 H15.3cm

右 清康熙豇豆红菊瓣瓶

“大清康熙年制”款 H21.5cm

2016年纽约佳士得拍卖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藏的几件康熙豇豆红瓷器,轰动一时,其中一件豇豆红釉莱菔尊拍出204.5万美元的高价。

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13)

清康熙 豇豆红莱菔尊

“大清康熙年制”款 H20.7cm

馆藏一件的蟠龙瓶

这种器型极罕见,是大都会藏康熙“豇豆红”中最出彩的一件,也是研究康熙高温铜红釉磁技术与发展历史的重要作品。

康熙豇豆红美人醉瓷器的鉴定(美人醉面赛桃花)(14)

清康熙 豇豆红盘螭龙尊

H19.7cm

ps:想要了解更多古玩行业新知识、新资讯,关注“域鉴公众号”,俯仰古今 共鉴时代藏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