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

两年前的春节,当所有人都还沉浸在过年的喜悦时,一个噩耗却突然传来:


湾仔码头创始人“水饺皇后”臧健和,于2月8日逝世,终年73岁。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1)


这位遭遇婚变、流落香港后白手起家的山东女强人,一直被视为“香港精神”的杰出代表。


靠着一辆小推车,她硬是把一盘小水饺做成了年收入超过60亿的大产业。


借着最近香港某饮料品牌的作妖,我来跟大家回顾一下,臧健和的传奇人生。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2)


臧健和,1945年出身于山东诸城。


22岁时,成为护士的她遇见了来山东援华行医的一位泰国华侨。


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结婚并且生下了2个女儿。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3)


好景不长,丈夫婚后由于亲人逝世,率先回到泰国,并瞒着臧健和在泰国另组建了家庭


直到臧健和去泰国寻亲,才得知真相。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4)


臧健和当即决定离开丈夫,来到香自抚养两个女儿。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5)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6)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7)


初来乍到的臧健和,一没人脉,二没积蓄,还要养2个孩子。


于是她决定同时打三份苦工,洗碗、洗厕所、洗电车,什么工作她都做过。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8)


然而命运再次跟她开了一个玩笑


在一次工作中,她不幸摔伤腰骨,从此没有办法干苦力,收入也断了。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9)


穷途末路之际,她想起自己作为山东人,有一手祖传包饺子的技艺。


受伤13天以后,臧健和就在湾仔码头推着小车卖起了饺子。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10)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11)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12)


第一次在香港卖饺子,臧健和非常紧张,她不确定南方的香港人能否接受饺子。


直到来光顾的5位香港大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吃”,臧健和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13)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14)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15)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16)


就这样,臧健和开始在湾仔一带打响了名堂。


有人提醒她要给水饺取个名字,她就在木头车“北京水饺”的上面加上“湾仔码头”


这就是湾仔码头水饺最初的模样。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17)


但摆摊之路当然不会一帆风顺。


在香港无证经营的摊贩属于违规,需要时时躲避警察的巡查。


臧健和的小女儿平日负责“放风”,可有一次,小女儿跟一只小狗玩耍的时候,警察找上门来。


小女儿忘了“放风”,导致妈妈被警察抓了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18)


小女儿跑来向警察哭着乞求道:


“叔叔求求你放了妈妈吧,不是妈妈的错,是我的错,是我没有看住。”


警察心软了,没有为难臧健和母女,后来还成了饺子摊的常客。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19)

TVB电视剧《水饺皇后》剧照


另一方面,吃惯了点心的香港人,并不习惯北方的饺子。


有人嫌弃饺子皮“像棉被一样厚,怎么好意思叫别人吃”。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20)


为了做出受顾客欢迎的水饺,她曾三天三夜不睡觉,只为了改进水饺的厚度。


也曾跑遍了香港的饺子店,尝试了几十种口味的水饺,取其精华加以糅合。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21)


正是靠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头,臧健和的水饺越来越受好评。


她的水饺摊成了湾仔码头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22)


终于有一天,日本大丸百货的老板向她提出要跟她合作。


原因是,他12岁的女儿吃饭很挑食,可是一顿饭却吃了臧健和20多个水饺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23)

TVB电视剧《水饺皇后》剧照


当时的大丸,是第一家在香港发展的日本百货公司。


拥有超级市场、百货公司多个经营渠道,倍受当时的香港市民欢迎。


甚至影响了香港两代人的购物模式。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24)


换做一般人,面对如此难得的机会,肯定立马同意。


毕竟只要她点头,女儿们再也不用受苦,能过上好日子了。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25)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26)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27)


但臧健和拒绝了。


当时,日本大丸要求生产出来的水饺贴上他们的商标


可是臧健和却坚持:


自己的技术绝不能外泄,自己的水饺也绝不冠上“日本水饺”的名字。


被她的魄力勇气震惊(也有可能是她的饺子实在太好吃了),日本老板做出了妥协。


就这样,臧健和的“湾仔码头北京水饺”,开始进入超市售卖。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28)


就这样,湾仔码头由路边摊变成小工厂,产品也从现煮水饺扩展到冷冻产品。


1983年左右,湾仔码头水饺已经成为香港冷冻食品第一品牌


占领了香港超市90%的新鲜水饺市场,和30%以上的速冻水饺市场。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29)


1995年,臧健和的故事被香港TVB拍成20集电视剧《水饺皇后》,由陈松伶、黎耀祥主演: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30)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夕,她周围一些生意伙伴和朋友选择移民去加拿大或欧洲。


但臧健和从未想过要离开。


当被问到为何如此坚定时,直爽的臧健和朗声笑道:“吃饺子的人在中国,我不走!”


一碗普普通通的水饺,在过年时不断被端上中国人的饭桌,代表着吉祥、团聚。


而对于臧健和来说,那碗水饺有着更多的意义: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31)


同样是在1997年,在香港打拼了几十年的臧健和,想要为内地市场做点什么。


她决定与通用磨坊合资1000万美元,在上海浦东投资建厂


这也标志着湾仔码头水饺正式打入内地市场。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32)


在通用磨坊先进的冷链物流帮助下,湾仔码头迅速畅销内地


在广告这块,臧健和亲自出镜,拍摄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广告。


特别是那句“从当年在湾仔码头创业一直到现在,我始终是以妈妈的心在包每一个水饺”,简直不要太经典。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33)


再后来,就传来她离世的消息了。


如今在80后、90后心目中,湾仔码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味蕾上的记忆


它或许不是最为美味的,但当我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时间做饭时:


它和方便面一样,都是我饥饿之时最先想到的几个选择之一。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34)


而湾仔码头背后所暗藏的个人奋斗历程,香港当年辉煌的“大时代”,都随着臧健和的离开而定格。


往后,这段历史或许会被人遗忘,但其中的鲜活过往艰辛难耐,则永远留在了人们对臧健和的记忆里。


千份爱心水饺背后的故事(从街头小贩到水饺皇后)(3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