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李世民(傻王爷登基立刻脱胎换骨)

历数整个唐朝二十一任皇帝,论贤明,唐太宗李世民绝对当属第一。

但你知道排第二的是谁吗?

创立开元盛世的李隆基?如果他不是后期自满昏庸而引发安史之乱,以至抹杀了前四十三年的全部功绩,也许他排得上。

元和中兴的唐宪宗李纯?别闹!他最大的功绩不过是削藩,最大的败笔仍是自满和昏庸。

而且李纯并未完全根除藩镇割据的弊端,又间接造成宦官集团渐渐得势,给后世子孙留下无穷祸端。

跟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傻儿皇帝李忱”比,他差远了。

换个角度看李世民(傻王爷登基立刻脱胎换骨)(1)

傻是一种境界

公元810年7月28日,傻儿皇帝李忱出生在大明宫的一个角落里,不过那时他还不是皇帝,名字也不是李忱,而是叫做李怡。

为了严谨一点,我们也先称呼他李怡。

李怡在诸位皇子里,算是出身低微,因为他的生母郑氏,只是郭贵妃的侍女,而且还当过叛将李锜的小妾。

古人喜欢把说不清道不明的事都归为“机缘巧合”。于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唐宪宗临幸了郑氏,郑氏又生下了李怡。

在一个赛一个精明的皇子们眼中,李怡是个异类。他不怎么说话,反应还慢半拍,因此大家都传言他是个傻子,都以欺负和捉弄他为乐。

换个角度看李世民(傻王爷登基立刻脱胎换骨)(2)

李怡刚出生时并不傻,只是不太爱说话,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他变傻了。

李怡长到十多岁时,生了场大病。但奇怪的是,眼见他病情越来越严重,突然一道光从天而降,罩住了他全身。

他在这道光的照耀下,精神马上好了很多,而且还一跃而起,摆出端正身体拱手作揖的pose,简直像是个接受群臣朝拜的皇帝。

后来郑氏询问,李怡说他当时正在做梦,梦见自己坐在一条龙的身上,向天空飞去。

这事把郑氏吓坏了,毕竟李怡只是唐宪宗的十三皇子,自己又是这么个二手宫女,在随时上演《宫心计》的皇帝后宫里,她不不想因为儿子的这些异象而给二人招来什么祸事。

郑氏很严肃地警告李怡,千万不要和别人提起这个梦,最好也少和其他人接触,免得惹祸上身。

李怡也听话,从那以后几乎就不怎么言语,别人问他话时也好像要半天才听见,但从不回答。

装傻嘛,对他来说还是挺简单的。

换个角度看李世民(傻王爷登基立刻脱胎换骨)(3)

装傻,是一种很高明的生存之道

在皇子们刀光剑影的争权战场里,傻子李怡只怕是最安全的一个存在。他思想简单,反应迟钝,基本上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

有人捉弄李怡,等捉弄的人都走远了,他还没反应过来是咋回事呢;有人欺负他,李怡也只是傻乎乎地笑上一会,又自顾玩去了。

本来以为凭着这些年装傻充愣、逆来顺受的本事,李怡能平平安安地活到终老,谁知道还是让颍王李炎产生了怀疑。

李炎就是后来的唐武宗,他执政后,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一位半真半假的傻叔叔。他生性多疑,于是趁着一次众人外出踏雪游玩的机会,把他扔在了野外的冰天雪地里。

真傻假傻,一试便知。

第二天,李怡完好无损地出现在家里,一下子坚定了唐武宗要杀他的决心。

眼看李怡就要命丧亲哥哥之手,幸好这时出现了个姓仇的太监,他骗过唐武宗,救了李怡的命。

不过别以为太监是存了啥好心,骑白马的不一定便是王子,救人一命的也不一定都是菩萨。

太监究竟存了什么心思,我们后面会讲。

换个角度看李世民(傻王爷登基立刻脱胎换骨)(4)

傻有傻福

公元846年3月,唐武宗李炎驾崩,享年三十二岁。他成了继太宗、宪宗、穆宗之后,又一位因为服食仙丹妙药而死的皇帝。

李炎自己才三十二岁,最大的儿子李峻也就十来岁的光景,还没来及立太子。

于是还没等李炎死透,整个朝堂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人人都有自己的私心,都想拥立自己扶持的皇子上位。没办法,拥立之功比天大,一辈子荣华富贵就靠它了。

以马元贽[zhì]为首的宦官集团自然也闲不住,尤其经过了文宗时代的甘露之变后,宦官们变得更加谨慎,野心却越来越大了。

他们急需一位宦官集团的代言人,他需要有皇族血统,但却没有强大的外戚背景支持,比较好摆弄,而且不能太精明。

经过反复比较甄选,宦官们最终选择了李怡。幸好当初姓仇的太监将李怡偷偷救下并囚禁起来,他们为的就是这一天。

扶持一个傻子当上皇帝,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容易把皇权握在自己手中的事吗?

如果有,就只剩谋反了。

换个角度看李世民(傻王爷登基立刻脱胎换骨)(5)

原来你是这样的李怡

李怡被一群宦官架着,推上了皇帝宝座。登基之后,往日那个傻乎乎的李怡不见了,取代之的,是改名叫李忱的一个正常人。

或者,他比正常人要精明很多,这才是真正的李怡吧?

李忱仅用一天时间,就打落李炎的心腹宰相李德裕,结束了困扰朝堂几十年的牛李党争。

说起李德裕,他可能是创下了唐朝289年历史中,连续被贬的最高记录。

先是荆南节度使,遥兼二级宰相;还没等李德裕走到荆南,新的诏书又来了,别去荆南了,去洛阳吧好歹是个洛阳留守,不过免去了宰相一职;没多久,由于新任宰相白敏中落井下石,他又改任闲职太子少保,还在洛阳;不出三个月,李德裕再次被贬,贬为潮州司马;又过了几个月,新的诏书又来了,李德裕从潮州出发到了崖州,任崖州司户。

司户算是官吗?李德裕终于怒了,作为曾经当朝宰相,李党势力的党魁,你李忱就让我去崖州当个司户?

一年之内,连续五次被贬,本来李忱还想再贬他三次凑个八方来财,愤怒的李德裕没给李忱机会,他在崖州任上病死了,享年62岁。

己未,崖州司户李德裕。卒。——《资治通鉴》

换个角度看李世民(傻王爷登基立刻脱胎换骨)(6)

“小太宗”李忱的勤勉人生

那些扶李忱登基的宦官们此时才恍然大悟,上当了。

本来以为扶持个傻子皇帝,只要他在位一天,宦官集团就和自己当皇帝没什么区别,想杀谁就杀谁,想让谁当官,一句话的事儿。

谁知道傻子皇帝突然华丽变身了,变成个手段决绝,行事果敢的真正天子,他们已经惹不起了,只好继续低眉顺眼当奴才。

李忱一生都在效仿唐太宗李世民,他找人把《贞观既要》绣在屏风上,每天净手诵读,一心只想将已然气衰的大唐江山重回鼎盛。

事实上李忱确实很勤勉,他处理国事明察果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其大中年间所施之政,直到唐亡,尤被入称颂,时称为“小太宗”。

果然以李世民为榜样,连死法都那么相似

公元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死因:服食过量丹药,重金属中毒。

二百一十年后,公元859年9月10日,李忱死于大明宫,享年五十岁,死因:服食过量丹药,重金属中毒。

李世民年轻时最为讨厌江湖术士,到老却迷信印度妖僧那罗迩娑婆,终于送了自己性命。

李忱刚登基便重手处死了炼丹的御用道士赵归真,十四年后,医师李玄伯、道士虞紫芝、隐士王乐同时被李忱宠信,因为他们都会炼丹药。

唐朝死于丹药的皇帝绝不止这两个,但李世民和李忱应该是最让人叹息的两人。他们胸怀壮志,治国有方,在他们治下,唐朝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盛景象。

但有能力有一个通病,他们年轻时精力过于旺盛,面对后宫中的众多美女心有余而力又足。等到了老年,情形正好反过来,于是他们比平常人更加渴望依靠丹药重振雄风。

曾经辉煌的人无法忍受落寞,这可能是自古以来无数枭雄人物都绕不过的悲哀。

换个说法就是:饮鸩止渴,自寻死路。

换个角度看李世民(傻王爷登基立刻脱胎换骨)(7)

讲一个关于李忱的小故事

李忱很欣赏户部侍郎于敖之子于琮,打算把二女儿永福宫主许配给他。本来亲事已经定了,只等择日完婚。

永福公主对于琮也很满意,不过她自幼长在宫中,性格有点骄纵,有天吃饭时竟然因为一件小事生气,把筷子掰断了。

李忱大怒,训斥她道:“你这臭脾气,怎么能嫁到士大夫家去丢皇家的脸?”

李忱当时就传旨:“永福公主个性蛮横,改由四女儿广德公主嫁给于琮。”

永福宫主欲哭无泪,白白错失了一段好姻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