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的椅子(空椅子完型梦境)

空的椅子(空椅子完型梦境)(1)

作为存在人本主义三大疗法之一的格式塔疗法,从创立至今在西方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其在心理咨询领域的影响力也正在不断扩大。

如今全世界已经有 150 多个格式塔疗法研究所,遍布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涌现了许多相关的学术机构。

但是,你真的了解格式塔治疗吗?它的发展历史是什么;理论基础有哪些;技术方法怎样使用......

每天走进一个心理流派,今天我们来看看格式塔治疗。

01 格式塔治疗的产生与发展

格式塔是由弗瑞德雷克·S·皮尔斯(Frederick S·Perls)和劳拉·波斯纳·皮尔斯(Laura Posner Perls)发起,在1940年代的美国和其他“纽约团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弗瑞德雷克·S·皮尔斯(Frederick S·Perls)出生于柏林郊区的犹太人聚集区,1920年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空的椅子(空椅子完型梦境)(2)

图/Pexels

1926年,他在脑损伤士兵研究所担任助手时,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到了格式塔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和精神分析等领域的专家及相关理论,成为了一名精神分析师。

同年,他参加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了解到韦特海默、科夫卡、科勒的格式塔知觉的原则,以及蔡格尼克(未完成事件)的工作,同时遇到了自己的妻子劳拉·波斯纳·皮尔斯 (Laura Posner Perls),一名格式塔心理学的毕业生,并为他日后提出格式塔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966年弗瑞德雷克·S·皮尔斯(Frederick S·Perls)发表文章《自我、饥饿与攻击——格式塔疗法的开端》,“格式塔疗法”被正式提出并使用,其后不断发展壮大。

空的椅子(空椅子完型梦境)(3)

图/Pexels

格式塔方法植根于心理分析、存在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学,甚至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部分威廉·赖希(Wilhelm Reich,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理论以及心理剧和禅宗佛教。

可以说,是在理论和实践上融合了东西方思想和当时的哲学和心理动力学理论的集大成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