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

10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根本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是我党的一项战略决策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 一九八二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包产到户等各种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就农业和农村问题连续发出5个一号文件 1月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指出,要使企业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好坏直接联系,把责、权、利三者统一起来 1月11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提出实现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六条方针 1月13日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时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 2月20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3月8日 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对国务院机构实行大范围裁减、合并 3月31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8月17日 中美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最终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通称八一七公报)这是中美两国政府继1972年上海公报和1979年建交公报之后发表的第三个关于中美关系的重要公报 9月1日-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邓小平在致开幕词时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会通过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出分两步走,在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大会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大会决定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 9月12日-13日 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邓小平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批准陈云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9月24日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阐述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 10月12日 我国首次以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上目标区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12月4日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经全面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行宪法规定,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恢复设立国家主席;国家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权此后,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先后5次对宪法进行修改 12月10日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 一九八三年 4月5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在北京成立 4月24日 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将国营企业原来给国家上缴利润的办法,改为按国家规定的税种和税率向国家缴纳税金 6月4日-22日 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邓颖超为全国政协主席 6月6日-21日 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李先念为国家主席,彭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邓小平为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决定赵紫阳为国务院总理 7月8日 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应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要扩大对外开放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我们要很好利用这是一个战略问题 10月1日 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0月11日 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整党的决定》这次整党的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 10月1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此后,建立乡、镇政府和各种合作经济形式的工作在全国展开,人民公社体制废除 12月31日 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4年5月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一九八四年 2月 中央组织内地9省市为西藏援建43项重点工程 3月12日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4月8日 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卫星通信能力的国家 5月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提出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5月10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5月31日 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7月28日-8月12日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实现中国在奥运会金牌榜上“零”的突破这是1979年11月26日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后,首次派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 10月1日 首都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邓小平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讲话 10月13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有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 10月20日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方针政策;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 12月19日 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一九八五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2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2月20日 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南极乔治王岛建成此后,我国又陆续建成南极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3月4日 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未完待续),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变化?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

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变化

10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根本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是我党的一项战略决策。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 一九八二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包产到户等各种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就农业和农村问题连续发出5个一号文件。 1月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指出,要使企业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好坏直接联系,把责、权、利三者统一起来。 1月11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提出实现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六条方针。 1月13日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时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 2月20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3月8日 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对国务院机构实行大范围裁减、合并。 3月31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8月17日 中美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最终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通称八一七公报)。这是中美两国政府继1972年上海公报和1979年建交公报之后发表的第三个关于中美关系的重要公报。 9月1日-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邓小平在致开幕词时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会通过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出分两步走,在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大会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大会决定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 9月12日-13日 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邓小平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批准陈云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9月24日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阐述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 10月12日 我国首次以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上目标区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12月4日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经全面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行宪法。规定,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恢复设立国家主席;国家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权。此后,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先后5次对宪法进行修改。 12月10日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 一九八三年 4月5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在北京成立。 4月24日 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将国营企业原来给国家上缴利润的办法,改为按国家规定的税种和税率向国家缴纳税金。 6月4日-22日 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邓颖超为全国政协主席。 6月6日-21日 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李先念为国家主席,彭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邓小平为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决定赵紫阳为国务院总理。 7月8日 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应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要扩大对外开放。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我们要很好利用。这是一个战略问题。 10月1日 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0月11日 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整党的决定》。这次整党的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 10月1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此后,建立乡、镇政府和各种合作经济形式的工作在全国展开,人民公社体制废除。 12月31日 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4年5月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一九八四年 2月 中央组织内地9省市为西藏援建43项重点工程。 3月12日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4月8日 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卫星通信能力的国家。 5月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提出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5月10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5月31日 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7月28日-8月12日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实现中国在奥运会金牌榜上“零”的突破。这是1979年11月26日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后,首次派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 10月1日 首都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邓小平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讲话。 10月13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有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 10月20日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方针政策;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 12月19日 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一九八五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2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2月20日 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南极乔治王岛建成。此后,我国又陆续建成南极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3月4日 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