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的江湖大侠(还有一个江湖叫古龙)

一个月前,金庸离开了我们,一时间,举国哀悼,朋友圈人人缅怀,公众号大V们都纷纷撰文告别。从小读着金庸长大的沙发也含泪发了一条圈,寄托对于查老的感谢与送别。

而在一切归于平静之时,我突然想起早在互联网普及起来之前,就已离开我们的那个武侠小说家,那个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武侠世界的怪才——古龙。

古龙的江湖大侠(还有一个江湖叫古龙)(1)

古龙,1938-1985,今年是80周年诞辰

有人说,金庸和古龙,从名字就是对仗的,金(今)-古,庸-龙,金庸是正统,古龙则是剑走偏锋,在沙发的心目中,能跟金庸相提并论的武侠小说家,只有古龙。沙发虽然不能像六神磊磊们那样,借用金庸写出一系列文章评古论今,但至少,想写写我心目中的古龙。

多元人物,至情至性

“武侠小说中已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已应该开始写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武侠小说中的主角应该有人的优点,也应该有人的缺点,更应该有人的感情。”——古龙

跟金庸笔下四平八稳、心理健全的主角们比起来,古龙笔下的人物层次更加多样,缺点也很突出,甚至有些有着非常极端的心理和背景,更加激发读者的情绪。

他的主角中有风度翩翩风流倜傥的浪子游侠楚留香和陆小凤,有肺病缠身把初恋让给好友的小李飞刀李寻欢,还有残疾跛足的癫痫症患者傅红雪,尤其是后者的身世命运之坎坷,隔着纸面都让人有种不忍直视的心情。

“他走路的姿势很怪。左脚先迈出一步,右脚才拖上前去,仿佛右脚比左脚长似的。他走过的地方,总会留下很深很深的痕迹。”“傅红雪咬着牙,嘴角已流出了白沫,正像那匹死马嘴角流出的白沫。他的确病了。 这种可怕的病,已折磨了他十几年,每当他被逼得太紧,觉得再也无法忍耐时,这种病就会突然发作。 他从不愿被人看到他这种病发作的时候,他宁可死,宁可入地狱,也不愿被人看到。但现在他却偏偏被人看到了。 他紧咬着牙,用刀鞘抽打着自己。 他恨自己。一个最倔强、最骄傲的人,老天为什么偏偏要叫他染上这种可怕的病痛? 这是多么残忍的煎熬折磨?” ——《边城浪子》

变态人物也是古龙中的一大特点,他的小说可能也是沙发认识心理变态的最早契机,我最后走上心理学的专业道路应该也有他老人家那么一点点影响。他尤其喜欢写SM爱好者,像《陆小凤》中的宫九,《流星蝴蝶剑》中的高老大,以及《绝代双骄》中的魏无牙等,并且喜欢近距离描写这些人的发作现场,给与读者更直接的冲击。

没有人虐待他,他为什么要自己虐待自己?看见陆小凤进来,他虽然也吃了一惊,但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痛苦与渴望,已使他完全失却了理智。 他又在低呼:“鞭子……鞭子……” 床头的木架上果然挂着条鞭子。 “用鞭子抽我……用力抽我……” 陆小凤看见了这条鞭子,却没有动手,只是冷冷的看着。 这个人也在看着他,眼睛里充满了乞怜和哀求。 “求求你,快……快拿鞭子!” 陆小凤坐了下来,远远的坐了下来。 现在他已想到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宫九,他知道这世上有的人就是喜欢虐待自己。 自虐虽然是变态的,却也是种发泄。 ——《陆小凤》,宫九的自虐现场

当然古龙笔下有趣的人物更多,除了香帅小凤,还有《绝代双骄》的小鱼儿,《大人物》的田大小姐和杨帆,《七种武器》的丁喜,我个人最喜欢的女角色,出自一篇不那么广为人知的中篇《碧血洗银枪》的大碗。大碗出场的那一段描写,即使在很多年后想起,也能莞尔一笑。

这女人总算还是个人,总算想起了自己的遭遇,所以才问道:“我刚才好像已经被埋在雪堆里,是不是你救了我?” 这还像是句人话。 马如龙道:“是的。” 想不到这女人又叫了起来:“你既然救了我,为什么不把我送到城里去找个大夫?为什么要把我带到这破庙来?” 她的声音更尖锐:“你这种人我看得多了,我知道你一定没有存好心。” …… 所以他只有缓缓叹了口气,道:“我没有送你去找大夫,只因为我已囊空如洗。” 这女人冷笑道:“一个大男人,怎么会混成这种样子,穷得连一文都没有,一定是因为你好吃懒做,不务正业。” 马如龙又懒得理她了。 这女人却还不肯放过他,还在唠唠叨叨的骂他不长进,没出息。 马如龙忽然站起来,冷冷道:“这里的枯柴,足够你烧一夜,等到天亮,一定会有人找到这里来的。” 他实在受不了,只好走。 这女人却又尖声嚷叫起来:“你干什么?你想走?难道你想把我一个孤苦伶仃的弱女子,抛在这里不管了,你还算什么男人?” …… 马如龙又慢慢的坐了下去。 这女人又问道:“现在你不走了?” 马如龙道:“我不走了。” 这女人居然道:“你为什么不走了?是不是又想打什么坏主意?” 马如龙居然笑了。 他实在忍不住要笑,像这样的女人实在少见得很,想不到他居然在无意间遇到一个。 ——《碧血洗银枪》

这可能是沙发第一次见识如此生动的杠精,为日后成长为一名现实生活中的杠精起到了启蒙作用。

这些丰富的人物所演绎的故事,往往也是无奇不有,常常情节反转很多,在真真假假中变幻莫测,但古龙的故事更打动人的则是人物之间的关系。

古龙自己是个性情中人,“仗剑江湖载酒行”,所以他笔下的友情往往让人热血澎湃,荡气回肠,爱情则让人刻骨铭心,撕心裂肺。

古龙的江湖大侠(还有一个江湖叫古龙)(2)

金庸小说中的友情,总有些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友谊往往是建立在彼此欣赏之上,比如令狐冲和向问天,胡一刀和苗人凤,是一种价值观的共识,世界观的一致,说起来,韦小宝和康熙可能算是金庸笔下最突破他友谊范式的一对了。

古龙对朋友的定义则更江湖气,两肋插刀,“兄弟如手足”。惺惺相惜的兄弟李寻欢和阿飞,两小无猜的损友楚留香和胡铁花,生死之交的知己陆小凤与西门吹雪,命运捉弄的双胞胎小鱼儿和花无缺,都有着读者向往的友情。而古龙对朋友的重视,几乎在所有的作品中都能反映出来,往往看的人热泪盈眶。

“你把我当朋友,我不能让你丢人。” “朋友。” 多么平凡的两个字,多么伟大的两个字! 对这两个字.朱云最后下了个结论。 “现在我才知道,无论多高深的武功,也比不上真正的友情。” 人世间若是没有这样的情感,这世界还成什么世界?人还能不能算是人?——《七种武器》

金庸的爱情细水长流,日久生情,郭靖和黄蓉,小龙女和杨过,乔峰与阿朱,而古龙的爱情轰轰烈烈,一见钟情居多,浪子萧十一郎和大家闺秀沈璧君的爱情缠绵悱恻,杀手孟星魂和小蝶的爱虐恋情深,悲剧英雄傅红雪和妓女翠浓的爱有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哀伤。

“那位姑娘若是瞧见他这模样,不知道还能不能忍心离开他?” 掌柜的心里暗暗庆幸,自己这一生中还没有为情如此颠倒,如此痛苦,现在又幸而过了为情颠倒的年纪。 他却不知没有经历过这种情感的人,人生中总难免有片空白,这片空白正是所有其他的任何事都填不满的。 “道是不相思,相思令人老,几番几思量,还是相思好…” ——《萧十一郎》

总之,古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更加随性,更加多变的武侠世界,在这里,英雄可能懦弱可能好色可能懒惰,女人可能高雅可能放荡可能邪恶,而这个世界,真实又迷人。

简洁、意识流的文字

“武侠小说中的动作的描写,应该是简单,短而有力的,虎虎有生气的,不落俗套的。小说中动作的描写,应该先制造冲突,事件的冲突,尽量将各种冲突堆构成一个高潮。”——古龙

沙发从小就个武侠小说家的梦想(当然它到现在还是个梦),每当想到武术动作的描写,就感到森森的绝望,因为我自知绝对无法写出金庸那种优美的动作描写,但古龙开辟了另一种写法,以意境来替代招式本身。

“天上地下,从来也没有人知道他的飞刀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发出来的。刀未出手前,谁也想像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天上地下,你绝对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 ——《边城浪子》

早期的古龙,还在中规中矩地沿用传统的文风,学着像金庸那样讲故事,到了中后期,开始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文风易发简洁,往往就是一段对话,几个短句,说明一个人物,烘托一种气氛。

叶开道:“你从不用剑鞘?” 路小佳道:“至少没有人看过我用剑鞘。” 叶开道:“为什么?” 路小佳道:“你猜呢?” 叶开道:“是因为你不喜欢剑鞘?还是因为这柄剑本就没有鞘?” 路小佳道:“无论哪柄剑,炼成时都没有鞘。” 叶开道:“哦?” 路小佳道:“鞘是后来才配上去的。” 叶开道:“这柄剑为何不配鞘?” 路小佳道:“杀人的是剑,不是鞘。” 叶开道:“当然。” 路小佳道:“别人怕的是剑,不是鞘”叶开道:“有道理。” 路小佳道:“所以剑鞘是多余的。” 叶开道:“你从来不做多余的事?” 路小佳道:“我只杀多余的人!” 叶开道:“多余的人?” 路小佳道:“有些人活在世上,本就是多余的。” ——《边城浪子》

顺便提一下,后来的温瑞安把古龙的这种简洁画风发展到了另一个丧心病狂的地步,体会一下下面这段:

除了—— 这颗: 及时 飞 来 的 石头! 这一颗石头,很小,是一颗小石头。 一颗小小小小小小小小的石子。 …… 他们着的都是石子。 同一粒石子。 发射(只一枚)石子的当然是同一只手。 同一个人。 他当然就是王小石。 ——温瑞安《说英雄谁是英雄》

感受一下还没有电子书的年代,整整一页这么大的信息量什么感觉,心疼一秒我的书钱。

古龙的文字也充满幽默的见解,常常会在作品出冒出一些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小时候沙发曾经有一本《古龙名句》,汇总了古龙小说中的经典名句,时不时翻出来背一下,立马觉得小小年纪的自己对人生有了相当深刻的理解。

每个人这一生中都难免要做错几件愚蠢的事,若是人人都只做聪明事,人生岂非就会变得更无趣了。 ——《多情剑客无情剑》美人迟暮,英雄末路,都是世上最无可奈何的悲哀。 ——《多情剑客无情剑》一个人的内心如果充满了自卑,往往就会变成一个最骄傲的人。 ——《英雄无泪》若是真的能完全把握机会,一成机会也已足够。 ——《流星蝴蝶剑》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永远陪着另一个人。人与人之间无论相聚多久,最后的结局都是别离。不是死别,就是生离。 ——《天涯明月刀》不如人意的影视改编

如果说金庸的影视改编可以看成是通向金庸武侠世界的捷径,那古龙的影视改编则是一道任意门——鬼知道你会看到什么。

与金庸的83系列,95系列,甚至张纪中系列这些一代代成功不断演绎翻拍不同,古龙的小说非常难改编成功,但这其实不怪影视工作者,而是古龙的小说,太意识流,他有太多故事的留白,大段篇幅是在气氛的渲染和逼格的营造,以至于每一部被翻拍成的影视作品,都成了一部同人作品。

以沙发的标准,除了郑少秋版的楚留香系列勉强合格之外,其他甚至称不上是古龙作品。

古龙的江湖大侠(还有一个江湖叫古龙)(3)

提起楚留香,有一部神剧不得不提,那就是《楚留香后传之西门无恨》,这里就不贴图了,据说是女主自己掏钱演玛丽苏少女跟帅哥搭戏,可谓粉丝届的王者玩家,传说中的“西门大妈”,非常辣眼睛。

印象比较深刻的古龙电影是《新流星蝴蝶剑》,但比起梁朝伟/杨紫琼/王祖贤/林志颖/甄子丹这个组合,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李宗盛作曲作词的主题曲《爱是流星》(本文开头那首),“如果失去是苦,你还怕不怕付出,如果坠落是苦,你还要不要幸福……好多事情当时一点也不觉得苦,就算是苦我想我也不会在乎”。

古龙的江湖大侠(还有一个江湖叫古龙)(4)

新加坡曾经拍了一部结合《流星蝴蝶剑》和《笑傲江湖》(确切的说,是《东方不败》剧情)的连续剧《莲花争霸》,听起来囧囧的设定和名字,竟然还意外地有点好看。

其他的有几部影响力比较大,《小李飞刀》《武林外史》(注意不是武林外传!)《绝代双骄》《萧十一郎》,我更愿意把他们看成原创武侠,除了主角名字和部分设定外,其他都是编剧自我放飞的结果,古龙feel荡然无存。

古龙的江湖大侠(还有一个江湖叫古龙)(5)

古龙的江湖大侠(还有一个江湖叫古龙)(6)

古龙的江湖大侠(还有一个江湖叫古龙)(7)

更像同人作品的古龙电视剧

与金庸的小说每几年就翻拍一遍的热闹景象相比,这两年几乎没什么古龙翻拍了,而且评价普遍偏低。

然而,即使过去的尝试都是令人挫败的,但沙发仍然期待未来,有作品能再现出古龙武侠世界的精髓和感觉,传播给更多的90后、00、10后们。

如果说,金庸是一个让我们尊重的长者,古龙则是一个可以一起共饮一杯的酒友;金庸让我们知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古龙向我们展示了至情至性,快意江湖。

有一种武侠,叫金庸,还有一个江湖,叫古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