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话有哪些比较有意思的谐音字(潮汕语言你知道什么是)

潮汕语言:你知道什么是“北字掠无蟛蜞”吗?快来挑战解释

在潮汕地区,年轻人对某些事情持有不同意见想作解释时,上了年纪的老人总会说“校生人(指年轻人),鲁北字掠无蟛蜞出”。那么“北字掠无蟛蜞”是什么意思?下面“潮汕人爱潮汕”来说一下个人的见解。如果你有不同的解释,欢迎留言讨论。

北”,也有部分人写成“识”,意思:识别。“北字”指认识字,泛指有文化、有知识的人。

“蟛蜞”(有的地方写成“磨蜞”)是蟹的一种,潮汕地区江河沼泽岸边的泥洞、石缝里时有可见。在空港区炮台、地都镇一带的咸草滩以及沟渠里,也常有其身影出没。个子比“大闸蟹”小,全身深褐色。脚钳较大,内侧嫩白,外呈褐红,尤为醒目。

潮汕话有哪些比较有意思的谐音字(潮汕语言你知道什么是)(1)

“北字掠无蟛蜞”指人做事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或瞻前顾后,读死书、认死理,最终一无所获、一事无成。

“北字掠无蟛蜞”的来历在潮汕有二个版本。

版本一:从前某村有个老秀才,虽满腹经纶,却无计营生。看到村里一些群众常到海边捉蟛蜞卖钱,他也放下架子,背个鱼篓来到海边涉猎。海边蟛蜞的确非常多,但人一趋上去,它们便纷纷逃入大堤的石缝里去。老秀才便追上去,正待举锄欲挖时,忽见大堤上赫然写着官府告示:“严禁毁堤捉蟛蜞”,不觉就住了手,心想:对啊,蟛蜞事小,毁了堤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不但自己不敢挖,而且使劲说服别人停止挖堤。但村民们都不识字,也无功夫听他劝说,只一个心思挖掘。结果,秀才一只蟛蜞都捉不到,而村民们却捉得挑不完,于是人们便说:北字掠无蟛蜞出。

潮汕话有哪些比较有意思的谐音字(潮汕语言你知道什么是)(2)

版本二:康熙年间,清政府为了对付郑成功的复明活动,遏止海上武装力量与沿海民众的联合,实行了消极的靖边政策——海禁。

当时潮汕沿海居民被内迁五十里。整个韩江三角洲的饶平、澄海、潮州人民,皆在迁徙之列。沿海地带,划地筑堤为界,限期迫迁,边民越界出海捕捞者杀。

告示出后,识字怕死的人不敢越界到海滨谋生;有些不识字的深夜照样越界,捕了鱼虾蟛蜞,卖了钱,勉强度日。这样,识字的反倒吃亏。于是,这句话就这样传开了。

潮汕话有哪些比较有意思的谐音字(潮汕语言你知道什么是)(3)

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一种版本,大家觉得“潮汕人爱潮汕”的解释如何? 因为潮汕文化博大精深,我的解释不一定准确。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