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 集中居住共治共享

7月的泖港大地,浦江潮水奔腾不息、万亩泖田绿意葱茏、排排民居粉墙黛瓦……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跃然于眼前。近年来,泖港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引导村民协同共治,大力厚植乡风文明,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探索出了一条乡村善治新路径。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泖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建春说,泖港镇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坚持自治、德治相结合,推进乡村治理精细化、网格化、多元化。

上海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 集中居住共治共享(1)

农民集中居住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黄桥村是全市首个以整村规划来设计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村。目前,黄桥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农民宅基改革“双试点”基本完成,在最大限度保留乡村肌理、乡愁记忆的基础上,形成了“北林、中田、南园”的总体布局,477户农民房建设工程已全部竣工交付。与此同时,泖港在“黄桥模式”基础上因地制宜打造的第三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曹家浜村和曙光村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散落的自然村归并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泖港镇在黄桥村先行试点“党建引领 物业委托管理 村民共同参与管理”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建立乡村治理积分制,探索村委会、村庄管理自治委员会、第三方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共商共治,共推乡村治理长效化、精细化管理,努力形成农村多元主体自治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上海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 集中居住共治共享(2)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的基层组织是乡村治理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泖港在乡村治理中不断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创设家庭农场“田间课堂”“泖田党群微家”等平台载体,打造党建示范走廊,形成腰泾村“白鹭诗社”、家庭农场“泖农绿洲”等特色党群服务站点,推动党建引领自治共治。泖港成立区内首个乡村创客联盟党支部,整合家庭农场党支部、商会党支部等资源,发挥本土乡贤、乡村创客等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此外,泖港还将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集群,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养基地”,有针对性地将公益服务项目送到群众身边。

上海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 集中居住共治共享(3)

乡村治理离不开“文化力量”,泖港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站、点为平台,组建了61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和常态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同时,泖港镇积极打造融媒体分中心和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实现志愿服务和融媒体工作区、镇、村(居)三级线上互动、线下互联。此外,该镇还依托薛文淑红色精神、南三村剪纸、黄桥村楹联、朱定村盘扣等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教育主题活动,传承弘扬优秀乡土文化,让群众共享农村幸福家园。

“泖港将继续大力推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以基层社会治理为支撑,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黄建春表示。

■记者 韩海峰 文 泖港镇供图

■文字编辑 杨露 秦天

■栏目责编 王红霞 ■ 栏目主编 周样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