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能应对就不容易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

世故根本是个信赖不足的问题。你和爸妈很世故吗?和一起刷假牙20年、相扶上下楼15年的老伴儿很世故吗?

1

上大学那阵儿,开始流行“素拓”。某次班会请了长于此道的学长学姐带大家玩儿。

其中一个游戏是随便叫一个同学上讲台,全班其他人随时站起来点评他:好的坏的都能说,一直把他说得听不下去而央给另一个同学顶上。规则大概听完我便往手心啐吐沫,觉得不论评价谁都有话可讲;扫旁边人,也是这个状态,眼睛里就仨字儿:说死你。

第一个人上去了……第二个又上去……

我渐渐发现这个游戏并不好玩。舌头在嘴里自尽了吗?一句机灵话儿都弹不出来。男的上去,大家都说:帅、勤奋、朴实、热心肠。憋出的难听话也不过“爱打游戏”、“上课看课外书”云云。女的上去:漂亮……漂亮……漂亮……再扫其他人,他们和我一样既失望又莫名其妙。

怎么不会说人话了?幽默俏皮何在?大大咧咧哪儿去了?连几个平时一句不带三个梗就不会说话的伙计也绷紧胸膛——仿佛那上面挂着盘子般大的勋章。台上可是老熟人啊!兴许昨天还趁他洗澡把他内裤扔垃圾桶里,跟他客气个啥?——讲台上的人也一律特别识趣:听几句吉祥话儿就哈着腰下台,换下一个被赞美。

2

“世故”像长了八只钢爪,狠狠扎进每个人的心里,把它瘙麻木了——随便什么场面,妥妥混过去交差。二三老友是世故不起来的,除非特别需要。但把他们投入一个更大的话语环境,周围人可能也认识,但无法确定两两之间存在绝对的信赖关系,所有人便自动世故起来。说得好听点儿:变得周全、懂事。

甚至我假设一种极端情况:全班30个人,29个都是生死之交,随便可以牵手炸碉堡那种关系,但只有一个插班生和大家伙并不非常铁。如果这30个人到齐张罗一场我玩儿过的那个游戏,大家也会变得客客气气而完全达不到对游戏效果的预期。

可以想象:那29个人两两都是瓷器,好得像一个人,插班生便成为这个群体公共的他者。他者虽就一个,他的影子却塞入每一对瓷器之间,29个人都觉得被他者盯上了——注视着。两人之间构建信赖可以握手,三人握手则好似一起转一只方向盘。四人呢?更多人呢?他者若多于一位,像当初我们那场班会,又有学长学姐而大家伙之间也并不能说都亲密无间,转的方向盘就越来越大。乃至十人一起转、百人一起转,痛苦地想相信彼此,痛苦地想把自己托付出去了事,唯见痛苦而已。是的,那方向盘就是世故;它的大小,就是世故——亦即周全、懂事——的程度。

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能应对就不容易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1)

江湖有多大,张大帅的方向盘就有多大。

3

所以,其一,世故根本是个信赖不足的问题。你和爸妈很世故吗?和一起刷假牙20年、相扶上下楼15年的老伴儿很世故吗?

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能应对就不容易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2)

互相信赖如白头偕老的夫妻,世故得起来吗?

其二,世故表现即每个人在面对他者时谋求信赖的状态。若不想谋求信赖,则直接撕破脸,把那个插班生打死了事,根本不劳世故费心。可以说:它是人类高度文明的结晶,包含着对软性的社会道德和硬性的国家法律的高度认同。

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能应对就不容易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3)

人情世故远好过打打杀杀。后者无法维系哪怕最低级的文明社会。

其三,世故的对象——即他者——的结构越复杂,越只流于世故,而难结成真正的信赖。“他者的结构”最起码有质量和体积两个属性。所谓他者结构的质量,比如那个插班生是三岁小孩儿,一起吃吃糖、做做游戏,顶多再夸他几句,并不耗费多少世故的能量,达成信赖很容易啊。可如果是顶级官二代加富二代,则唯恐哪句马屁露出马粪味儿,建立信赖是极难极难的。而所谓结构的体积,比如有一堆插班生,搞定了这个还得取悦那个,过程之漫长,费心之浩大,累得你祈祷下辈子还是做回猩猩——不痛快了直接互相扔香蕉的好。

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能应对就不容易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4)

大型人情世故现场。

以此便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春晚主持人只能说那种火树银花普天同庆的话。一方面,他者的体积在那里啊!十几个亿,照顾得过来吗?另一方面,他者的质量也大得惊人:政治界、经济界、思想界、普通吃瓜界都在看着:你不得保证绝无纰漏?

4

达成信赖以前,世故之为世故,就是对人本心的桎梏。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化的全过程,莫名其妙进入你的灵魂和血液,指挥你做出荒诞的事、虚伪的事、怯懦的事、愚蠢的事。受制于世故,当然比受制于暴力而肉体精神被打包消灭了强,但人仍然是不自由的——在通往觉悟、真诚、勇气、明哲的路上沟壑纵横。一辈子做啥都行就是开罪人不行,到头来啥也没做,啥也不可能做得成。

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能应对就不容易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5)

老舍《离婚》里的张大哥:一辈子左右逢源,但啥也不成。

不否认世故的文明价值,它是由人心向善的一面而来的:背暴力之道而驰,修掉人性背后蛮横粗糙的刺。也不可能,且不应该大面积消灭它。“不可能”在于人总要面对他者,世界不是你和夏娃俩人的夫妻店;“不应该”在于相对暴力,它是比较不坏的办法。但我们总可以防范世故的无限蔓延,总可以为自己的生活隔出一些澄明的角落,总可以把腰杆偶尔放直了歇一歇。是的,别看站直了累,它可以疏通因平日哈腰而拴住的尊严。

5

最后:如何偶尔破一破世故的题呢?

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能应对就不容易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6)

江湖儿女内心独白。

其实简单,就是自己主动站出来相信别人。我之所以周全他,是我不相信他,担心伺候不好他明里暗里给我一嘴巴子;那我不周全他,自然在于我相信他,相信他能做到正派、豁达。遥想当初开班会,如果我能主动站起来调侃那些站在台上的人而不怕他们忌恨我,相信马上有第二个说人话的出现,然后第三个、第四个……世故并非铁板一块,是我们都不去打扰它,生生把一层窗户纸供成了铁板。

尽管我们多数人打破一次世故就要马上回归世故,总好过天天别扭着却早就忘了:到底谁的问题、哪儿的问题。

初稿写于诺丁汉Raleigh Park

改定于北京家中

2021年10月29日星期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