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怎样的情感(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怎样的情感(杨花落尽子规啼)(1)

春风大起来了,噪鹃一叫,春暖即到。每每晨起都能听到它的声音,叫的人心生忧愁,苦哇苦哇苦哇。带着些许悲凉,深深地没入春草之中。

相比噪鹃的直白,我更喜欢儿时听到的田野里杜鹃的叫声,布谷布谷,一声一声,缓慢清透,虽然声音不大但很有一种悠扬,带着淡然凄美的感觉。

不禁想起“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飘零,子规啼血,李白将愁心赋予月色,伴着王昌龄一路远去。这是春愁亦是友情,那些说不尽道不明的幽长的牵念,从开满城的杨花开始,由远及近。

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怎样的情感(杨花落尽子规啼)(2)

杨花其实就是柳絮,记得在北方故乡,因风而起的它被很多人所不喜,甚至厌恶。

人们赞颂柳树,它是春天的宠儿,从长安的灞桥一直开到临安的白堤,怒放着整个春天的绿意。

初生的柳枝上生出如雏鸟的小黄嘴一样的嫩芽,到了春深之时才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从月儿初上鹅黄柳到烟笼十里堤的绿雾渐浓,从来都不缺欣赏的目光和赞颂的辞章。

但作为柳树的种子,柳絮就没有那么幸运,每年春天,它就像开在树上的蒲公英,春风渐起,就要去寻找栖身之所。

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怎样的情感(杨花落尽子规啼)(3)

因为真正成为柳树的过程总是漫长而艰难的,所以柳树会生出成倍的子孙,它们落在路人的头上肩上拂之不去,携带的花粉细菌还会引发过敏生病等。

多情总被无情恼的它大概是每年春天人们避之不及的麻烦。

而在古代,它更多地代表着某种浪漫和美感,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故事和诗,在那些人眼里,它是纯白的温暖和悲情的烂漫。

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怎样的情感(杨花落尽子规啼)(4)

  • 咏絮才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判词有一句是:“堪怜咏絮才”,咏絮之才一般代指女子诗才。

咏絮才源于一个东晋的故事,谢太傅(谢安)在一个寒雪日召集后辈儿女讲文论道。

忽然雪花骤急,他微笑着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他的侄子:“撒盐空中可以比拟。”侄女却道:“不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了大笑表示赞许!

才女谢道韫将雪之轻盈、洁白比作因风而起的柳絮,真是别致而又贴切。才华可见一斑,并不逊色于男子,且更胜一筹。

从此这个世界上就有了谢道韫的故事,而不是单以谢安的侄女,王羲之的儿媳和王凝之的妻子而存在和示人。

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怎样的情感(杨花落尽子规啼)(5)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枝上柳绵吹又少,柳絮离开柳枝,四处纷飞而无所停驻,就像内心,也像这飘零的身世。

看似轻松美妙的暮春之景,残红青杏燕子绿水佳人,好一派风光。

有秋千帮助,一墙之隔的两人却无缘得见又让词充满了想象和错位。

多情却被无情恼,天涯何处无芳草,其实苏轼是在借这些表达自己抱负不能施展,屡遭磨难,备受冷眼的悲感,唱哭了朝云,唱红了眼眶。

据说朝云逝去后苏轼再不复听此词。世事无常却有一位红颜知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冰冷的朝堂和世事无常,朝云像一道生命的亮光照彻了苏轼晚年的悲伤。

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怎样的情感(杨花落尽子规啼)(6)

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怎样的情感(杨花落尽子规啼)(7)

柳絮的故事总是带着一些淡淡的哀愁,但也充满了春天鹅黄柳绿的温暖和浪漫。

在故事里渐行渐远,在人间里错身擦肩,也许那些给我们带来回忆的事物正是因为带有了人世的温度,才显得那样可贵和难忘。

无尘和你一起找寻文化背后的小确幸,在古典文化世界里体味美好,在琐碎生活中捡拾点滴的温暖!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字为原创,特此声明。

#春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