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课本上最优美的10首诗(讲给孩子听诗仙李白的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讲给孩子听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南朝诗人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这首诗应该是创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清著名学人陈沆云:“忧禄山将叛时作。”(《诗比兴笺》)萧士赟云:“按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意思是说:李白这首诗作于安禄山将要反叛之时,诗中用月亮比作大臣,用太阳比用皇帝,诗中月盛而日衰,这就是李白在向世人表明,权臣安禄山将要反叛。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四句被选入小学课本,意思是说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白玉盘说的是白玉做成的盘子。瑶台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相关的传说

理解这首诗最好对中国上古传说有所了解。

1、羲和浴日。在大荒的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羲和就住在那里。相传羲和生了十个太阳。因此,她是人世间光明的缔造者。十个太阳挂在扶桑树上,每天轮流值班。清晨,羲和驾着龙车,拉着当天值班的太阳在天空中巡游,为大地带来光明。晚上,羲和又带着太阳赶回扶桑树,并在汤谷为辛苦了一天的太阳洗去风尘。

李白课本上最优美的10首诗(讲给孩子听诗仙李白的古朗月行)(1)

羲和浴日

2、常羲浴月。常羲、羲和都是上古天帝帝俊的妻子,羲和生了十个太阳,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每个月亮值班一个月,常羲也会在西方荒野为他们洗澡。太阳让人家有了寒暑冷暖,于是人们确定了四季。每晚的月亮都不一样,人们根据月亮的样子记日子。但是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周期相差十多天。常羲负责制定阴历月份,确保阴历月份能够与阳历的季节相协调,就是调和阴阳,因此,常羲被称为“女和月母”。

李白课本上最优美的10首诗(讲给孩子听诗仙李白的古朗月行)(2)

常羲浴月

3、后羿射日。古代神话中,太阳里有只三足乌鸦,古人就把“金乌”作为太阳的别名。羲和的十个太阳儿子每天轮流值班,时间久了,他们觉得非常无聊,有一次,居然一起跑了出来。十个太阳挂在天上,把大地给烤焦了,花草树木也凋谢殆尽,各种妖魔鬼怪趁机跑出来祸害百姓,眼看人类没有活路了。人间的帝王尧非常着急,日日向天帝祷告。天帝就派神箭手羿来解救人类。羿用天帝赐予的红色大弓,搭上白色箭,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在天上,让人间恢复了正常的日夜交替。之后,羿又杀了凿齿、九婴、大风、巴蛇、封豚等怪物,立了大功,被尊为“大羿”。后人讹传为后羿(历史上“后羿”指夏朝有穷国君主),又称大羿、司羿,五帝时期人物,帝尧的射师,嫦娥的丈夫。

李白课本上最优美的10首诗(讲给孩子听诗仙李白的古朗月行)(3)

后羿射日

4、嫦娥奔月。羿射死了天帝的九个太阳儿子,天帝很生气,便把羿革除神籍。羿带着妻子嫦娥下凡到人间。嫦娥本是神女,却被贬为凡人再也不能上天,十分伤心,甚至埋怨羿的鲁莽。羿不忍嫦娥如此伤心,跋山涉水,艰难地爬上西边的昆仑山,找西王母求得不死药。离开前,西王母告诉羿,这药两人分吃可以长生不老,但一个人吃会升天成神。羿高兴地回了家,告诉嫦娥这个好消息,还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只是,嫦娥太想回到天上当神女了,就趁着羿不在家时把药全吃了。然后,飞到了月宫。羿回来后,只能在桌子上摆上美食,遥望月亮,思念嫦娥。相传,这天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圆。老百姓知道后,十分同情羿,就在每年这一天,和羿一同遥祭身在月宫的嫦娥,这便是每年“中秋拜月”的来历。嫦娥到了月宫,发现这里清冷无趣,仅有一只终年捣药的玉兔和一棵桂树。直到多年以后,才有了因犯错受罚的吴刚,拿着斧头不停地砍伐桂树,桂树随砍随合,怎么也砍不倒。寂寞的嫦娥非常后悔,一人冷清地在月宫作神仙远不如人世间有人陪伴的生活,但回到人间的愿望已是枉然。在更早的传说中,嫦娥飞到月宫后变成了一只丑陋的蟾蜍,为她的自私付出了代价,月宫也因此被称为“蟾宫”,还有一种说法是,嫦娥变成了月精,每到月圆时化身玉兔为天神捣药以示惩罚。

描写嫦娥的诗篇有很多。如李商隐《嫦娥》诗云:“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白课本上最优美的10首诗(讲给孩子听诗仙李白的古朗月行)(4)

嫦娥奔月

相关的历史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先后历经八年,是唐王朝最大的政治事件,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李白课本上最优美的10首诗(讲给孩子听诗仙李白的古朗月行)(5)

安史之乱示意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