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究竟有多强(你所不知道的三星)

日前,三星电子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业利润为5.98万亿韩元,比上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13%TrendForce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也显示,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有所增长,占据27.8%的高份额,比2014年第四季度上涨3个百分点,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三星究竟有多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三星究竟有多强(你所不知道的三星)

三星究竟有多强

日前,三星电子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业利润为5.98万亿韩元,比上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13%。TrendForce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也显示,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有所增长,占据27.8%的高份额,比2014年第四季度上涨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年度旗舰机型GalaxyS6和S6edge在开售一周内的时间里,成为了其所有S系列和Note系列手机中销售最快的手机。根据《韩国日报》的消息显示,三星更新了对S6&S6edge的销售预期,认为销量年内将超过7000万部。

以硬件闻名

事实上,三星不仅在智能手机上表现抢眼,在电视、冰箱、洗衣机、显示器、打印机等家电、IT产品领域,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跟全球许多品牌厂商所不同的是,三星拥有极强的垂直产业链整合能力。作为半导体行业的龙头老大,三星已掌握主板、芯片、闪存等手机重要元器件的核心技术,并成为苹果等多家电子巨头的芯片供应商。近期,三星还向系统芯片发起冲击,新款手机GALAXYS6就采用三星自己生产的Exynos7应用芯片,这种芯片能利用更小的空间提供更强的计算能力。

此外,三星在屏幕、电池等元器件领域,都有非常强的话语权。从强势产品到强势的元器件,三星被贴上了硬件之王的标签。

软件实力不容小觑

事实上,三星在软件方面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近年以来,三星越发注重对“软实力”进行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约有40000名三星员工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占其70000名研发人员的57%。三星还通过主要投资策略与创新中心(SSIC)以及开放创新中心(OIC)进行投资,利用硅谷的人才。

2012 年,三星软件中心在韩国成立,作为全球顶级研发机构,此中心一直致力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软件项目的研发。此外,三星媒体解决方案中心(MSC)专注于为三星设备和几个关键的企业项目,如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家居、智能健康等提供丰富的内容和服务;KNOX、企业级移动安全解决方案,自2013年推出以来正在迅速采用,拥有超过300万活跃用户。

目前,三星应用商店SumsungGalaxyApps为Galaxy设备提供数百款独家应用,应用商店用户数已经超过1.3亿。此外,三星还提供查找我的手机、S健康、SamsungWallet等移动服务以及三星SmartSwitch、SideSync、Kies等PC软件,保证PC与移动设备之间数据的无线共享,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简单、更便捷。

在内置软件上,三星对其旗舰机型内的软件服务还进行了层次划分,支付服务、云服务以及新闻服务被定义为三星提供给用户的服务,三星对其进行了定制化开发。例如与GalaxyS6同时亮相的“搜狐新闻三星版”app,此定制版应用深度融合了三星的体验风格,其众多功能均是以GalaxyS6和S6Edge的特殊功能定制,为用户提供4G下优质的阅读体验。

并且,三星还为零售、酒店、金融、交通、教育、政府、安防、设计、建筑及医疗等行业提供商用解决方案与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推动办公与业务全面智能化。

布局物联网生态

提及三星的软实力,不得不提三星在物联网领域的动作。

年初,三星电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尹富根先生在CES展上发表主题演讲,提出了三星技术支持物联网的时间表:到2017年,所有三星电视将成为物联网设备,五年内所有三星硬件设备将均支持物联网。

作为物联网的一大尝试,三星还与宝马合作,推出了基于三星平板电脑的车载娱乐、手势操控系统,宝马展出的全新iRemote应用可与三星GearS互联,用户可通过智能手表寻找充电站,获取爱车状态与位置,远程遥控打开空调……

三星电子移动通信事业部总裁王彤这般介绍三星的物联网优势:我们在生态系统、操作系统等方面都实现了领先布局。尤其在生态系统方面,我们有非常强的优势。在我们的SmartThings生态系统这样一个开放性平台上,所有合作伙伴都可以在此开发自己的设备和应用。目前,SmartThings生态系统比其他任何平台兼容的设备都多。此外,我们的ConnectedFitness服务实现了智能手机、智能佩戴设备与健身器材的互联。

在物联网时代,硬件逐渐演变为人与设备连接的纽带,硬件的趋同性使得软件与内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未来,消费电子市场上的角逐将逐渐从“拼配置”向“拼用户体验”转变,在软实力方面这么拼的三星,无疑也将是物联网时代强而有力的竞争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