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电影的视觉语言分析(电影我的姐姐愿所有思考和讨论)

一、影片整体评价

整部电影就像一篇散文诗、舒缓、流畅、高度生活化、情感细腻真实。这种真实和动人心弦让笔者想起曹禺先生的话剧《北京人》。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几部戏剧中,《北京人》无疑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当然不是说《我的姐姐》在艺术成就上已经达到《北京人》那样的高度,而是《我的姐姐》作品本身的那种真实、悠远、细腻,让观众不得不赞叹主创人员的功力。如果说你能在大师是枝裕和的作品中,从床前桌上细枝末节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实美好,那么,在电影《我的姐姐》中真实的场景、细腻的表演,你可以沉浸式的体验到,亲情的爱与恨、温情与羁绊、摆不平的麻烦,却撒不开的手。相爱相杀、爱恨交织,羁绊前行却又不时有一个意外的惊喜。这些场景生活中每天都上演,但真能搬上屏幕,平静中戏剧冲突暗流涌动随时爆发,是十分不容易的。

我的姐姐电影的视觉语言分析(电影我的姐姐愿所有思考和讨论)(1)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官方海报

二、“重男轻女”冰冻三尺,非一片可化。

影片中的事情和情境,真正的问题在于“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上。这不是一代或几代人存在的问题,更像是千百年存在的问题,问题严重到笔者自身是女性对于“重男轻女”而言已达到心理默认的地步。说到“重男轻女”这个问题,笔者的姥姥家感觉也算是登峰造极了,姥姥20世纪30年代生人,如今已年过90,当年跟姥爷那是不生儿子誓不罢休的。命运就喜欢跟你作对,左一个右一个,连生6个女儿也没有偃旗息鼓,闺女多到,跟电视剧《家有九凤》里一毛一样。简直要绝望了,第七个孩子是儿子,那就见好就收吧。no,老俩口还要生,理由奇葩极了,一个儿子不够用,再生一个,两个儿子,父亲一个、母亲一个。生多少闺女跟不存在一样,只有儿子是“活人”。简直了。而且当时的情况是,姥姥从不满20岁就开始生育,到第七个孩子也就是第一个儿子,已经40出头了,一个女人,40出头的年纪,一半的人生都在生育、操持家务、维系生存,真的,笔者写到这里,感觉姥姥真的是女神。她从心理和生理上要承受和付出多少呢,没法想象。就这样了,还想再要一个儿子。建国以来,姥姥、妈妈、我,三代女性,其实是一代比一代幸福的。现代女性啊,真的已经很幸福了。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自主权,但个别极端案例也是难免存在的,这要看地区、经济和文化程度。

我的姐姐电影的视觉语言分析(电影我的姐姐愿所有思考和讨论)(2)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官方剧照

三、女性牺牲命运的困境

安然的姑妈传统思想牺牲品的典型代表,操持家庭、默默付出,甚至将照顾家人、无私付出视为人生的功课。影片中两代女性,对于“姐姐”身份的思想沟通,是全片的一个情感高潮。简单、直白、淳朴、真挚。两人对于弟弟的抚养,从家长式的压制、开始理解、到最终和解,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从首要任务是把你弟弟好好养大,往姐姐脸上泼茶,有时间就带米面粮油去看望姐弟顺便做饭,姑姑真的是一边唠叨,一边像父母一样实实在在的照顾姐弟,医院里无助的姑姑,到阳台最终的和解。其实姑妈对于弟弟的事情,内心是纠结的。因为自己要照顾卧床的丈夫,她实在是没有照顾弟弟的能力了,但真的让安然照顾弟弟,就走了自己的老路,其实姑姑真实的内心是不希望安然活成自己的样子的,牺牲了自己的理想跟前途。姑姑真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所以,姑姑谈起自己去俄罗斯做生意的经历,最后谈话内容落在“套娃”上,姑姑说:“其实哈,套娃也不是就非要装进同一个套子里的。”这是一语双关,既表明姑姑并不希望安然重蹈自己的覆辙,也预示安然不一定会走姑姑的老路,无论是否真的要照顾弟弟,不一样的思想可能走出不一样的人生。其实对于姑姑那一代人,为家庭牺牲真的是很普遍的事情,接着笔者之前提到的6个姨,就因为她们是姐姐,早早就上班养家,工资上交跟着父母养弟弟,甚至到各自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老家的父母还希望,姐姐们能接济弟弟们,弟弟做生意赔了,希望姐姐们凑钱给弟弟补上亏空,最大的姐姐70了,还得接济50的弟弟,那姐姐就是姐姐,从第一天是,一辈子都是。长姐如母,舅舅就那么轻松,前半辈子有父母,后半辈子有姐姐。

其实“重男轻女”这个观念是不分姐姐妹妹的,就像电视剧《欢乐颂》里樊胜美是妹妹,就因为是女孩,也得照顾接济不成气的哥哥跟嫂子。其实,男性有男性的优势,女性有女性的优势,不存在性别优势的问题,更不希望性别之间相互攻击。笔者希望看到的是性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我的姐姐电影的视觉语言分析(电影我的姐姐愿所有思考和讨论)(3)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官方剧照

4、演员及表演

随着《我的姐姐》热映,评论张子枫的文章有很多,笔者在此不做赘述。有人说张子枫会不会是下一个周迅,笔者认为,就这个角色而言,张子枫戏胆之大、角色选择之勇敢,其实是超越周迅的。对于女演员来说有一个职业魔咒,30以后接戏荒容易遇到职业瓶颈,关键在于从少女形象的转型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市场与需求的问题。因为观众总是更偏爱少女的一切,不论脸、身材、体态、还是气质。所以,一旦一个女演员“小花”的形象深入人心以后,为了保持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女演员只能拼命保持自己的少女感,来喂养观众的喜好。其实这才是,女演员难以转型的根本原因之一。

看《乘风破浪的姐姐》最犀利的评论是,“一群打着乘风破浪勇于挑战、突破自我的姐姐们,没有给观众呈现她们所属年龄段应有的美丽和魅力。而是,用唱跳挥汗如雨披荆斩棘的表演,告诉观众,无论几十的姐姐都能活得像20岁的姑娘。”无论姐姐多努力,其实追求的目标是要像“少女”,这本就已失自我了。女人的一生每个阶段的美都非常有特点和魅力,这才是最珍贵的地方。再想想近期几部电视剧,40 的女演员演15 少女的翻车现场,笔者对于这些演员是十分尊敬的,举例只是想说明问题。笔者认为这不是演员的问题,是资本和市场导向的问题,希望小花演小花,女王演女王,多给新人一些机会。

与其相比,张子枫即使是在正值少女的时代,就勇于打破甚至是毁掉少女的形象,从造型和角色上勇于突破、勇于转型。真该为她的这种勇气而赞。例如电影《立春》,蒋雯丽老师为了扮演好一个小县城的音乐教师,不惜毁掉自己一贯美丽的人物形象,增肥20斤,龅牙、脸上黑斑、疙瘩,近乎毁容式的人物造型设计,从妆容、体态到举止,虽然破坏了自己一贯美丽的形象,但是却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当然在此并不是说,美女就一定要扮丑,而是想说明,好演员是演谁像谁,这是塑造人物,而不是演谁都是自己。相信张子枫这种勇于挑战角色、勇于创新的勇气,最终将成就她的演艺事业。

我的姐姐电影的视觉语言分析(电影我的姐姐愿所有思考和讨论)(4)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官方剧照

姑姑的扮演者朱媛媛老师,一个细节、一个动作、一次谈话,把生活的拮据、无助、姐姐、姑妈、母亲演绎的真实、可亲、让人心疼。一个细节,倒完咖啡,下意识地迅速吮一下杯口残留的咖啡,这一看就是一个习惯性的动作,透露出拮据的生活的真实原貌。一个动作,夜深人静姑妈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不是坐,基本是摊在椅子上,无依无靠身心疲惫的样子,那一刻,你仿佛能看到生活的一切都在透支她的精力、活力和热爱,特别让人心疼和怜爱。不禁想起上映不久的《送你一朵小红花》,朱媛媛老师饰演的妈妈,这两个角色有相似却不同。都是生活不易,《小红花》里的妈妈,人物感觉更明亮,妈妈在努力用乐观的精神引导患病的儿子继续前进,这是一个好妈妈的最珍贵的闪光点。而《姐姐》里的姑妈,更多的是无奈与妥协,就像姑妈跟姐姐在阳台谈心和解的那段戏一样。姑妈向姐姐袒露心声、理解、和解、疗愈了自己。

我的姐姐电影的视觉语言分析(电影我的姐姐愿所有思考和讨论)(5)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官方剧照

对于男性角色而言,无论荧幕还是荧屏,急需真实、丰富、正面的男性角色的建立,重塑新时代男性形象,男演员们加油吧。

目前男性角色要么硬汉(《战狼》)、要么高富帅假大空(《我的前半生》贺涵像上帝一样的男人首先不是人,其次不存在)、要么坏、要么渣。例如《三十而已》史上最糟心姐夫天团,海王担当梁有财、出轨担当许放炮、人间老公陈养鱼、踢馆担当钟暖男,男性形象集体坍塌,新时代的新男性形象是时候重塑了。各种各样的新女性如雨后春笋,都在坚强独立的飞速成长,唯有男人还在“顶天立地”的原地踏步。

《姐姐》中舅舅的角色,除了缺一点阳刚之气,没毛病,但这个角色着实为影片增添了喜剧色彩,与《误杀》里扮演的男主反差很大,非常喜欢。最喜欢舅舅(肖央饰演)在排练场练舞那场戏,其实是想默默地看着女儿(教练),一个不成器的父亲,并不影响父爱的输出。这个角色其实既滑稽搞笑又惹人怜爱。那件皮夹克,是父亲身份的象征,姐姐起初是不允许舅舅穿的。是因为在安然心里看来,舅舅不能担当父亲的重任,直到决定让舅舅带弟弟才同意让舅舅穿爸爸的皮衣。果然不出所料,舅舅带弟弟完全放任自由,直接把5岁的弟弟带上麻将桌,安然大发雷霆从舅舅那里带走弟弟。舅舅看上去更像是中年版的弟弟,反正是也没咋长大。但角色很讨喜。

我的姐姐电影的视觉语言分析(电影我的姐姐愿所有思考和讨论)(6)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官方剧照

其实整部影片看下来,姐姐是悲剧的人生,弟弟又何尝不是呢?弟弟,来到这个世界,也是父母给他的人生选择。弟弟,2016年出生,直到影片上映还不到6岁,演技了得,长江后浪推前浪,弟弟的扮演者比张子枫出道还早2年,简直了,看到了男版小张子枫。但很显然,弟弟的一些戏还是不太像孩子,儿童创作者确实缺乏,还是有一点小大人。类似于“可是,姐姐,我只有你。”虽然扎心,但感觉5岁孩子,不这样说话。那首诗就更别说了,有一点扯了。

我的姐姐电影的视觉语言分析(电影我的姐姐愿所有思考和讨论)(7)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官方剧照

5、她时代、她力量、她经济以及性别力量均衡发展

编剧、导演、摄影师、剪辑师均为女性,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女性视角的作品。电影《我的姐姐》编剧游晓颖的作品有《相爱相亲》。电影《相爱相亲》是由张艾嘉执导,张艾嘉、田壮壮领衔主演的亲情电影。编剧游晓颖凭借此片获得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导演殷若昕,在《我的姐姐》之后马上还有一部名为《再见,少年》的影片与观众见面,也是张子枫领衔主演。影片讲述了在千禧年(2000年)社会转变背景下,发生在南方小镇上的一段消散的少年友谊的故事。

我的姐姐电影的视觉语言分析(电影我的姐姐愿所有思考和讨论)(8)

电影《我的姐姐》导演殷若昕

剪辑师是电影《推拿》、《我不是药神》的朱琳,摄影师是《过春天》的朴松日。除了编剧以外,导演、摄影师、剪辑师以前都是男性偏多,而今,女性在这些行业不仅是崭露头角更是夺奖能手。前不久中国女导演赵婷凭借《无依之地》拿奖拿到手软,除了2021年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奖以外,笔者根本无法数清楚究竟获得多少国际大奖。

我的姐姐电影的视觉语言分析(电影我的姐姐愿所有思考和讨论)(9)

电影《我的姐姐》编剧游晓颖

近些年来是女性力量集中爆发的时期,除了影视娱乐以外,外交官华春莹、美女翻译天团,张璐、钱歆艺、张京、姚梦瑶等,新冠疫苗研发女科学家陈薇女少将等等。各行各业优秀女性层出不穷。笔者为止敬佩、赞叹。希望能用文字让她们的名字和事迹名垂青史。

她时代、她力量,引发她经济,围绕女性的经济时代正在以爆发式的速度增长。美丽、魅力、知性、独立越来越成为女性的代名词。但就像笔者在谈到希望正面、真实的男性角色需要重新塑造一样,笔者希望看到的是性别彼此欣赏、需要、互补、合作,而不是谁强谁弱的局面。希望性别能量、力量均衡健康的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