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宋代的御史大夫)

关于宋代的御史大夫一职,在网上可见形形色色的说法——譬如“宋代没有御史大夫”“宋代不设置御史大夫”“宋代不任命御史大夫”“宋代的御史大夫只是虚衔”等等……这些说法里,有基本正确的,有基本不正确的,也有不完全正确的下面我就简单说明一下两宋时御史大夫的大致状况:,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宋代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宋代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宋代的御史大夫)

宋代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

关于宋代的御史大夫一职,在网上可见形形色色的说法——譬如“宋代没有御史大夫”“宋代不设置御史大夫”“宋代不任命御史大夫”“宋代的御史大夫只是虚衔”等等……这些说法里,有基本正确的,有基本不正确的,也有不完全正确的。下面我就简单说明一下两宋时御史大夫的大致状况:

宋代有没有御史大夫?

有。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在现代人看来,经常会觉得很是复杂。其复杂性的一大体现,往往就在于同一时期内的同一个(抑或极类似的)官职名,却可能分为几种不同的概念,一个个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宋代的御史大夫就是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宋代大致设置有三种“御史大夫”——

  1. 正员御史大夫,即真正的御史大夫
  2. 宪衔的最高一级,即“兼御史大夫”;
  3. 因事临时充摄,即“摄御史大夫”。

一、真正的御史大夫,容后再表。

二、兼御史大夫,也就是宪衔的最高一级。所谓“宪衔”,又称“兼官”,是一种加衔,从低到高分为“兼监察御史”“兼殿中侍御史”“兼侍御史”“兼御史中丞”“兼御史大夫”五级【1】。将这些风宪官(即御史台官)的官衔授予出任使职者或外任官,大约始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开始时,主要是为了提高受衔官员的职权与威望。后来,则又渐渐多了赏功等的用途。经五代时期以至宋初,宪衔因进一步地滥授而迅速贬值。

宋朝曾最接近真正的御史大夫一职的,恐怕要数司马光了——

“元丰五年(1082年),将行官制,上于禁中自为图帖定。未出,先谓辅臣曰:‘官制将行,欲取新旧人两用之。’又曰:‘御史大夫非司马光不可。’蔡确进曰:‘国是方定,愿少迟之。’王珪亦助确,乃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