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戒毒执法质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

为进一步推进政治建警、从严治警,提升干警职工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结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广泛深入开展全员全警家访,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掌握干警职工思想状况和家庭情况,真正把爱警暖警惠警政策落到实处,激发干警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防范化解队伍管理中的风险隐患,推动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为做好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提供了坚实保障。

提升戒毒执法质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1)

突出“细”,精心谋划部署。省戒毒管理局按照“全员覆盖、分级负责、领导下访一级”的原则,精心谋划部署,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推进步骤,制定全员家访活动方案,明确“五个方面”的家访内容,印发家访工作指南,从“六个方面”对如何开展家访工作给予提示引导,制定统一家访《登记表》,明确“面对面、心交心”家访形式和“九个必访必谈”谈心谈话要求及思想政治工作“十要十不要”,切实提高家访工作效果。各强制隔离戒毒所结合实际,细化家访计划安排表,明确家访名单和具体任务,分层分组深入开展家访和谈心谈话活动。局、所两级党委班子成员主持召开干警职工座谈会,向干警职工家属介绍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带头开展谈心家访,诚恳征求意见建议,发挥良好示范作用,有力推动了家访活动深入开展。

提升戒毒执法质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2)

把握“实”,增强实际效果。家访过程中,在与干警职工本人谈心交流的同时,积极向干警职工家属报告本单位、部门工作情况,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干警职工的社交圈、生活圈和家庭困难,掌握干警职工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生活作风和家风家教情况,同时感谢家属们对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针对一些家属对干警职工长期封闭执勤备勤等情况不甚理解等问题,均一一进行解释,消除思想顾虑。省女强制隔离戒毒所、省新周强制隔离戒毒所、西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印制《致干警职工家属的一封信》,以“暖心家书”敲开干警职工的家门。省宝鸡强制隔离戒毒所结合中秋、国庆节日,把工会慰问活动与家访工作紧密结合,让家属们既体会到“心灵家访”的“暖”、又体会到“慰问家访”的“实”。省榆林强制隔离戒毒所针对干警职工封闭执勤备勤工作忙、暑期小孩无人照管的实际,成立“警宝托管班”,帮助干警职工解决后顾之忧,把工作做到心坎上。

提升戒毒执法质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3)

注重“活”,拓展形式方法。各单位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针对干警职工队伍教育管理、促进作风转变、落实爱警惠警措施等共性问题,主动邀请家属集中座谈交流,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针对部分干警职工家属不在本地的情况,积极通过电话、云视频等形式进行家访,向家属们报告干警职工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省汉中强制隔离戒毒所在青年干警中开展了“走访听意见、慰问聚警心”活动,通过真心“问”、耐心“讲”、认真“听”、细致“做”,积极探索青年干警教育管理新路径。省虢镇强制隔离戒毒所为全体干警职工购买互助保险,建立起排忧解难的健康防线,得到干警职工的认可。省渭南强制隔离戒毒所对家访工作中掌握的困难干警职工家庭,开展帮扶慰问。省长安强制隔离戒毒所制定党委班子成员“上门必访”清单,对患病住院干警职工及家属做到应访尽访,体现了暖暖的真情厚意。省延安强制隔离戒毒所实事求是倾听干警职工家属意见建议,成立志愿服务队,帮助封闭执勤值勤干警家属解决家庭困难。省枣子河强制隔离戒毒所把家访范围扩大到部分退休干警职工,多措并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提升戒毒执法质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4)

着眼“长”,推进常态落实。家访工作是一项持续性、长期性、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局所两级坚持把家访工作作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落实爱警暖警惠警措施,努力使“谈心家访”成为凝聚警心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拓宽干警职工教育管理的有效渠道。家访期间,全系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完成1400余名干警职工及家属谈心家访,共征求干警职工家属合理化意见建议125条,各单位对家访中干警职工家属反映的意见建议登记造册、分类梳理,逐项给予回复和解决,建立家访工作台账档案,对重点人员、重要问题等特殊情况按期回访,健全家访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家访工作常态化落实。全系统通过家访建立了干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重大疾病摸排等制度措施,按照“一人一事”原则,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谈心家访活动,阶段性了解干警职工工作、生活、心理等情况,掌握干警职工在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有效纠正和解决一些倾向性、苗头性思想问题,做到防微杜渐,主动化解。通过全员全警家访,拉进了单位“大家庭”和干警职工“小家庭”的距离,架起沟通交流的“连心桥”,及时纾解思想顾虑和家庭压力,倾心解决后顾之忧和矛盾困难,让全系统广大干警职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厚爱和温暖真情,增强了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凝聚起推动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