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蝈蝈罐(葫芦蝈蝈罐)

【葫芦•蝈蝈罐】

蝈蝈葫芦,是蓄养鸣虫的最佳虫具之一,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始于唐、宋时期,盛于明清;实物有据可证最晚可至清康熙年间。现存世量最多的范制官模、蝈蝈葫芦当属道光年间丰泽园所制。

玉蝈蝈罐(葫芦蝈蝈罐)(1)

品名:连中三元 材质:葫芦橄榄

尺寸:10.5*6cm

蝈蝈葫芦罐,以型制分为范制与本长两种。顾名思义,范制即是把葫芦的幼时装入事先制好的木模或石膏模里,人工迫使葫芦按模具的形状成长。因为虫害,品种,施肥,浇水,天灾等原因,好葫芦成功率很低。本长则是不加人工限制,天然长成的,形状符合要求的葫芦,这样的葫芦皮质好的更少,价格更贵。

玉蝈蝈罐(葫芦蝈蝈罐)(2)

蝈蝈葫芦罐,品质不同价格有着天壤之别。葫芦皮厚,皮色干净,无斑点疤痕,脐儿正且顶尖,形状饱满,不亏翻儿为上品,若有一项在玩家的眼中不如意,价格就会大打折扣。

玉蝈蝈罐(葫芦蝈蝈罐)(3)

范制蝈蝈葫芦以形分类,可分为花模与素模,俗称花货与光货。花模图案品种繁多,题材丰富,花纹则龙凤麒麟,吉祥图案之外,山水,园林,人物,花鸟,走兽虫鱼,无所不有。

玉蝈蝈罐(葫芦蝈蝈罐)(4)

素模:葫芦表皮光洁的称为素模。形状也很丰富多彩,端肩鸡心、松脖鸡心、棒子、油瓶、柳叶、木瓜肚、玉簪棒等等一一。

玉蝈蝈罐(葫芦蝈蝈罐)(5)

花模:就是模具上本身带有图案,在葫芦的葫芦皮上自带一些图案。同样有糠胎,瓷胎之分。但糠胎多质地松软,图案不清。如果图案清晰,无疑是花模里面的极品。

玉蝈蝈罐(葫芦蝈蝈罐)(6)

蝈蝈葫芦,以质地分可分为糠胎、瓷胎。糠胎葫芦质地松软,蝈蝈鸣叫时,能与葫芦发生共鸣,发出的声音浑厚低沉,具有较强穿透力而不刺耳,故广受老玩家青 睐。但葫芦包浆上色慢,不结实也是一大遗憾。瓷胎葫芦则正相反,壁厚结实,上手后很快包浆,甚至只需三五年就会发红,令人爱不释手。

玉蝈蝈罐(葫芦蝈蝈罐)(7)

使用和保养

新蝈蝈葫芦上手把玩之前,要先把葫芦表面用干净的湿布擦拭一遍,晾干。然后用干布蘸少量核桃油在表面轻涂一遍,放通风处晾干即可上手盘。然后可以不定期的涂适量的核桃油,这样可以使葫芦变色快。夏天不养虫时,要把葫芦里面清洗干净,晾干,用布包少许花椒放到里面,既能防虫蛀,又不影响冬天养虫。千万不能放樟脑球,杀虫剂之类的化学品,因为蝈蝈也是虫。

玉蝈蝈罐(葫芦蝈蝈罐)(8)

品名:平步青云 材质:葫芦橄榄

尺寸:10.5*6.5cm

蝈蝈葫芦,注意:“要打开盖的话一定要一手握紧圈,一手拧盖,千万不能握着葫芦拧盖,那样容易把葫芦拧碎”。

当年的新葫芦最好不要上手,因为新葫芦貌似干了,实际没干透,还有很多水分,葫芦的毛细孔是张开的,如果马上上手盘的话,手上的脏东西很容易透过葫芦的毛细孔浸到葫芦皮下,颜色就比其他表皮深,形成阴皮,那就不好治了。隔年的葫芦已经彻底干透,毛细孔已经收缩闭,上手的话就不会盘脏。

玉蝈蝈罐(葫芦蝈蝈罐)(9)

不过盘脏的葫芦想治的话也有招儿,就是用双氧水泡,您可以视葫芦脏的程度自己掌握时间长短。这样泡过的葫芦,俗称“下过水”,葫芦颜色会发白,需要暴晒一两个夏天才能赶上天然葫芦本色。顺便提醒一句,配好口的葫芦千万不要晒,不管红木黒木,是木头久晒必裂!

玉蝈蝈罐(葫芦蝈蝈罐)(10)

蝈蝈葫芦,是为冬天在家饲养蝈蝈而准备的。冬天,把蝈蝈放进葫芦中,在大雪纷飞的严冬揣在怀里,聆听着蝈蝈的叫声,别有一番情趣。

玉蝈蝈罐(葫芦蝈蝈罐)(11)

收藏的葫芦有以下6种:

一、范制葫芦,是将幼小的葫芦纳入刻有阴纹的模子中,待葫芦木质化后取出。

二、勒扎葫芦,也就是葫芦在生长时人为改变其形状。

三、烫画葫芦,即利用灼热的工具在葫芦表面的木质层上烙烫出焦枯痕迹形成图案。

四、押花葫芦,就是用坚刃的工具,通过按押在葫芦上产生浮雕般的花纹。

五、针刻葫芦,就是以针尖在葫芦上刻画出各种图案。

六、刀刻葫芦,即以刀刻葫芦,或浅刻阴文花纹、或雕刻图案。

小结:玩友们冬季寒冷注意保暖顺便也给蝈蝈安个暖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