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

行书书法相对于楷书来说,在书写速度和用笔上都有所不同,书写速度加快,用笔也不像楷书那样笔笔逆锋,笔笔回锋收笔。但是,行书也有行书的特点和规律,学习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行书的用笔具有灵活性、伸缩性、多样性,了解这些特点,写起来便自然多了!

用毫得当

行书用笔,一般以只用毫之全锋的三分之一为度,最重的按笔也不宜超过二分之一。这样,行笔时即按得下,又提得起。当然,这并不绝对,喜用短锋笔和长锋笔作书的人,往往不受此限制,或用全锋、或用锋尖,只要掌握得当,做到梁巘 《评书帖》中所要求的那样:“用笔宜着实,又要跳得起,不可使笔死捺在纸上。”若用小毫写大字,就会捉襟见肘,形同枯槁。字的肥瘦,亦往往与用笔的大小、深浅有着密切的关系,用笔毫太过,则笔画就会刻板、扁平、浮薄而失天机。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1)

行笔迟速得宜

行书行笔速度,不可一概而论,应该说或迟或速兼而有之,还须视通篇之需要,虽系一字,即可快疾如风,又可迟同逆舟。因而,行书行笔之迟速不可只以中速而论,更不可以加速急书为是,应静气平心,乘心遣毫,一抒情致为佳。清人《书法秘诀》中提出:“能用笔便是大家名家,必笔笔有活趣。”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2)

笔笔送到

行书在用笔上必须做到“笔笔送到”,所谓笔笔送到,就是在一个笔画运行的过程中,要使笔锋到位,不能笔肚到了笔画末端,而笔尖才到中途即挑出或折出。这是行笔提起的关键,这笔笔送到的功夫来源于楷书笔法的功底,不然送不到位,笔画质量就差。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3)

欲横先竖、欲竖先横

横画、竖画的起笔不论藏露,都与楷则原理一致。横画中不承上画的露锋起笔,尤须注意,不使尖笔过多,以防笔画的单薄刻削,要使起笔处丰满厚实。竖画的落笔先要向右切入,再按转直入,以防过于尖刻之病。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4)

牵丝不粗

姜夔在《续书谱》中提出:“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如果画与画、字与字的萦带荦丝粗了,就会有喧宾夺主、连绵缠绕之嫌。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5)

转锋如筋

转锋是以腕转动运笔,使锋毫环转写出不带棱角的线条,即“转以成圆”。如写“也”、“为”、“得”、“而”等字的主笔或钩笔,转锋要达到如筋环一样的效果,具有立体感。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6)

纵笔展放

即要大胆濡墨落纸,尽情挥洒纵横,这样可收到气势奔放、笔姿灵动的艺术效果。古代祝允明、徐渭、陈道复及王铎、傅山、张瑞图等人善用此法。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7)

搭锋变化

搭锋即上一字的尾笔紧接下一字首笔的笔画,要注意出锋的变化,一篇之中,尽量不能类同出现。搭锋在一幅行书作品中,能起着变换姿态、产生节奏增加变化的作用。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8)

接笔轻捷

在字的结体布白中,各种笔画之间有的左右相接,有的上下相接,有的交叉相接,均具一定的“接缝”位置和写法,因为相接处不宜施重墨,多采用轻捷尖笔相接,所以又称“尖接”,用笔需轻捷灵巧。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9)

围笔流畅

在书写某些字时,采用小盘绕和大回环的笔法,如“帝”、“带”写成大小回环,将“国”的外包围结构写成大回环形,都称作围笔或回笔。写此笔画均须掌握锋毫的顺行变换,以求收到线条劲健、畅达流便的效果,此法多用于行草书。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10)

翻笔生动

就是运笔过程中,按照体形所需改变前进方向,采用翻转笔锋继续疾行的一种动作。多用于方笔的转的处,并与折笔相互配合应用,以翻笔画出棱角,避免出现僵滞的笔病。翻笔法较难掌握,应多加练习、体会。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11)

顺应自然

即用笔不能故作抖颤。书法的高妙在于人力使然中体现自然,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自然就是人尽自己的本质力量顺应自然条件之性,所以技法运用的意义与价值正在于书法创造中体现的自然。用笔老辣,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一种标志,并非故意造作可为。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12)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13)

行书的基本特点:

1、书体流畅。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楷书的书写,草书的慢写。

2、笔法简洁。行书的笔法相对于楷书来说,其特点表现在运笔过程中的简洁性、快捷性,但并不是说写行书就是随意性。行书的书写是建立在楷书基本功的基础上而来的。也有人认为,不写楷书直接学习行书,笔者认为没有严格要求。

3、章法自如。这里说的章法既有整篇也有单字的章法。整篇来说,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字的大小,单字结体也可以调整笔画大小,这些就是行书的自如性的特点。

4、可变可省。可变,即是可以变化之意,在连续出现几个相同字形或偏旁时,可以改变为不同的写法。可省就是某些偏旁可以省略写法,但必须符合规律要求。

5、点画连号。在行书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点画的连带,通过这些连带,使行书显得更加行云流水。

6、方圆交替。行书以圆笔改变了楷书的方笔,但也有方笔,进而实现方圆交替,使字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变。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14)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15)

行书笔法特点:

1、中锋为主。在行书书写中,中锋用笔仍然是主要部分,这样的效果使书法更加饱满、入木三分。

2、藏锋为重。有时用在起笔上,但更多时用在收笔处,比如横画的收笔,使字更加稳重,消除了漂浮之感。

3、尖笔起笔。大多数情况下,都使切笔的方法,形成尖笔效果,更容易体现行书“自如”的特点。这其中也包括顿笔、提笔、压笔、按笔等多种笔法。

4、使转连贯。行书在遇到需要使转时,它的笔势必须是连贯的、一致的,要求书写者要有较好的笔控和驾驭能力,不能出现“断气”、”断笔“等现象。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16)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17)

行书的书写要领:

学习行书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否则会影响学习效果。

1、要掌握好行书的基本笔法。笔法是构成书写的主要因素,学习行书首先要从简单的笔法开始,在提、按、起、落、收、转等各个笔法上多下功夫,掌握要领,打牢基础。

2、熟悉点画的书写规律。行书的点画很多,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尽量多记、多练,为进一步书写提供能力。

3、多看多画。多看就是多看帖,看古人是怎么写的,包括点画、结体、字形等,加深记忆性的概念。多画就是在初学阶段,不要急于提笔书写,而是用手指对着字帖画,养成书写习惯。

4、加强对使转的单独训练。使转是行书最大的一个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使转就是行书书法的灵魂。要特别注意对毛笔的驾驭和控制能力,让使转保持连续性和气息的统一性。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18)

左垂点、竖点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19)

挑点和撇点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20)

左尖横和右尖横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21)

短横和长横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22)

曲头竖和左斜竖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23)

垂露竖和悬针竖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24)

平撇和短斜撇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25)

右点和左点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26)

长斜撇和竖直撇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27)

竖弯撇和斜捺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28)

两种横折的写法与应用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29)

竖钩和横折钩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30)

平捺和反捺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31)

两种横折弯钩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32)

竖折折钩和提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33)

横折弯和竖弯钩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34)

斜钩和横折斜钩

书法十大行规,作为书法人,不可不知,不可不晓。知晓既明,就应践行。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35)

不可诋毁他人的字

不可诋毁他人的字,尤其是公开场合。也许他真的写的不好,也许你真的懂书法,对书法有几十年的研究,你可以选择沉默。要知道,每个行业都有混饭吃的人,毁人饭碗的事情做不得。如果你根本就没拿毛笔写过,或者坚持不懈的写过10年以上,你最好保持沉默,或者也可以赞美,还是不要发议论。那样很容易暴露自己的无知。眼低手必低,手低眼也高不到那里去。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36)

不可打价格战

同行打价格战,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这是各行各业的历史教训。要学会把蛋糕最大,做厚。所谓“好字卖不过破画”,书法的价格都是自己人拉下来的。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37)

不可自贬身价

狂妄自大、自我吹嘘固然不对,但妄自菲薄、自贬身价也是不行的。每个人对书法付出了多少自己心理最清楚。我的字就要卖那个价格,我明白自己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也许你不喜欢,甚至不屑一顾。买卖,毕竟你情我愿的事情,我不可强迫你买,你也不可强迫我卖。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38)

不可抨击官方

民不与官斗,是因为民斗不过官。书法的官方在哪里?在书协。在中国,书协是权力机构,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政府在书法行业的代言人。在中国这样一个官僚社会,书协的影响力、权威性远远超过任何民间机构。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我们这些喜欢书法的人又多了一条财路,他们功不可抹。他们才是真的懂得把行业蛋糕做大,做厚的人。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39)

不可误人子弟

自己几斤几两,自己最清楚。从事少儿书法教学,除了要有不错的楷书功底,还需要大学以上的文化程度,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教书育人,教育学心理学是必须学通的两门学科。书法学习,宜从楷书入门。楷书笔法丰富,实用性强,是学好书法的基础。篆书笔法相对单一,而且少儿面临认字的难题。隶书笔法较为随意,实用性不及楷书。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40)

不可公开行业秘密

行业的秘密,包括一些行业的黑幕。每一个行业得以生存必须以利益做基础, 行业秘密就是撬动利益的杠杆。杠杆一挥,利益就源源而来。到处公开行业秘密,砸自己的饭碗,断自己财路的事情不能干。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41)

不可轻易送人作品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书法作品必须送给懂书法的人。懂书法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能够看出自己临过哪里帖,学过哪几家,线条、结构、章法和气韵的内在特点如何。你送他一副作品,他在与别人交流时只会说你的优点,说的都是专业语言。你要是送给不懂书法的人一副作品,他最多说你的字好,好在哪里,说不上来。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42)

不可把比赛结果作为衡量书法的唯一标准

世界上最公平的比赛莫过于体育比赛,谁跳的远,谁跑的快,内行外行一眼就能够看的出来,但是体育比赛也有作弊的时候,其他比赛,特别是主观性强的书法比赛,就更不用说了。比赛的结果往往都是主办方权衡各方利益的结果。水平高不一定能得大奖,水平低也可以价值连城。俗话说“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切艺术水平的高低显得苍白无力。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43)

不可粗言俗语

书法是文人的事情。文人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文人学为人师、行为师范。我们喜欢书法,热爱书法,必须多读书,开眼界,谨言慎行,始终保持文人的形象。

杨普义书法的九大诀窍(行书的基本法则)(44)

不可把自己的书法太当回事

中国书法沉淀了几千年,历史上会写字的、善写字的人,数不胜数,可是真正流传下来的名字,也就数百人而已。书法表现出来的种种美都已经被古人玩到了极致 。自己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东西,在古人那里根本微不足道 ,只是自己没发现而已。以娱乐的心理对待书法或许少一些负担,多一些快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