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字后的人设 招弟们改名的背后

改名字后的人设 招弟们改名的背后(1)

□李珂(重庆大学)

近日,女孩芃芃改名的经过再度登上热搜。一位因名叫“招弟”而感到自卑的女孩芃芃,在历经严格的改名流程后,终于在她20岁的夏天改掉了名字。像芃芃一样叫“招弟”“招娣”的女孩,仅某一个省份就超万人。“招弟”们需要应对来自同学、老师和亲人们的压力,不少人甚至是在旁人的嘲笑中才明白了自己名字的含义。名字带来的“不好的印象”从学校一直延续到社会。(11月8日 澎湃新闻)

在小时候的玩伴里,我们总能找到一两个名字里带“弟”的。由于幼时的无知,我们并没有理解这个名字背后的深层含义。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观念的注入,我们才逐渐意识到自我所有的符号被冠以了对他人的期待。由于这种期待所带来的自卑,贯穿了她们人生当中许多重要的场合。从拥有名字的那一刻起,“招弟们”仿佛就被否定了自身的价值。

据统计,以国内某省为例,叫“招弟”或“招娣”的人数超一万,20岁以下的就有380人。取名字,作为迎接新生的一个仪式,对于中国百姓来说,一直以来都很重要。新生儿的名字,往往代表着长辈对他们的期许,名字中带有的美好祝愿是父母给孩子们的第一份礼物。然而“招弟们”的名字,却是父辈们“重男轻女”观念的潜移默化。父母们通过这种给女儿们取带“弟”的名字,来祈求给家庭带来男丁。也就是说,从出生开始,“招弟们”的价值就被固化了,她们获得的不是美好的祝愿,而是父母借自身的名字隐晦地为“弟弟们”许下愿望。

用带有色彩的符号,固化了女孩们本身的价值,这本身就是一种应当被废除的陋习。伴随着“招弟”类名字的泛滥,这类符号将“重男轻女”的思想带到了社会。名字被不断提起,符号的重复加剧了潜意识中对自身价值的否定,宛如一个沉重的枷锁,带给她们不断地自我怀疑和无止境的自卑。当这种符号赋予的观念与社会中的刻板印象结合时,更是给“招弟们”带来了无穷的压力。

不只是“招弟”,还存在更多符号枷锁。赋予个体“重男轻女”、歧视生理缺陷、歧视外貌、歧视少数民族的名字、昵称等,都是对个体的固化。年轻一代,自我意识已然觉醒,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由于歧视性名字带来的烦恼,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自卑,对于个体发展有诸多弊端。改名对于她们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是对歧视性思想的抵抗,更是自我价值的意识重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对于“招弟改名”事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改名审查对她们的约束,更看到了符号对她们个体价值的固化和封锁。但是,符号并不能概括一个人的全部,个体应该跳出桎梏,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充满意义、多姿多彩的人生。希望更多的“招弟们”能够摆脱他人无理的期待,活出自己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