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精神可以开展什么活动呢(翟元斌吴东炬)

学习雷锋精神可以开展什么活动呢(翟元斌吴东炬)(1)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学雷锋活动也是这样,提倡全民学雷锋,要求人人都以雷锋为榜样,走雷锋成长的道路,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普遍性的要求,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光强调这一方面,局限于一般号召是不行的。还要强调另一方面,注意层次性,即提出具体要求,实行分类指导,规定或要求不同层次的人学什么,怎么学。没有这样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出现每个公民都认真学雷锋的自觉行动,整个学雷锋活动就不会深入持久,富有成效。

反思60年学雷锋活动的经验教训,其中一条就是有时只强调普遍性,忽视特殊性,没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的人和不同对象,提出统一的学雷锋要求,没有重点,不分层次,大哄大嗡,“一锅煮”、“一刀切”,其结果是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收效甚微,影响了学雷锋活动深入健康的发展。因此,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一定要汲取忽视层次性的教训,在注意广泛性的同时,突出层次性。这是搞好学雷锋活动的基础。

学雷锋活动要紧密联系实际,讲究层次性。这是由诸多因素要求和决定的。

第一、学雷锋活动主体具有层次性

现阶段人们道德觉悟本身具有层次性,要求学雷锋活动体现群众性与先进性的统一。目前我国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人们的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再加上地区发展不均衡,也决定人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道德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现阶段道德构成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社会公德,二是社会主义道德,三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前两个层次道德具有比较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而共产主义道德觉悟主要表现在部分先进分子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身上。这就要求学雷锋活动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分层次提出不同要求、既要考虑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程度,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够做到;又要考虑先进分子的思想水平和觉悟程度使他们率先前进,成为学雷锋的榜样,对社会形成感召力和号召力,把群众性与先进性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雷锋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本身就具有层次性

不同觉悟层次的人们可以在不同的起点上成为学习雷锋活动的实践者。雷锋精神是由五个层次构成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思想体系。这里既有社会主义道德又有共产主义理想信仰,既有职业道德又有人类共同遵守的公共道德。这正是学雷锋活动具有群众性基础的原因。不同思想起点、不同觉悟水平的人们都可以在雷锋精神中找到自己学习的坐标和实践雷锋精神的出发点。

第三、根据层次性的原则,要依据不同层次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雷锋活动分层次地进行

一是聚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是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同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这是学雷锋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这个目标,须臾不能偏离。

二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此前提下把握和处理好价值共识与价值多元关系。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即“价值共识”。所谓"价值共识",就是对不同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积极合理因素的某种认同,它所体现的是价值的一元性和统一性,表现出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价值多元",是指价值在一定社会的不同主体、不同领域、不同空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价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价值共识与价值多元理应相辅相成,多元价值需要价值共识来整合和引领。没有价值共识的引领,多元价值就无法得到提升.最终会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但价值共识并不否定价值多元,价值多元是价值共识形成的基础,没有价值的多元就没有真正的价值共识。不仅如此,多元价值的冲突与交融还是价值共识不断进步发展的动力。

三是坚持学雷锋目标和要求的层次性,努力为"先进性"的发挥打造坚实的"广泛性"基础

道德具有理想性,这是道德的激励功能之所在。但是,任何现实的和有感召力的道德,一定要立足于现实社会生活,合理而有效的道德要求总是既"顶天"又"立地",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

道德因为有了理想才能超越和引领现实,又因为有了现实基础,才使道德理想之实现成为可能。道德理想与现实基础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在同一时期的不同道德主体之间,道德要求和道德品质的层次必然是不同的。同时,公民道德发展还应当遵循由层次性所决定的递进规律,遵从由知到行、由行之偶然到行之必然的道德发展的递进性。

一方面,我们要设立崇高的道德目标,选树可歌可泣的道德典型;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将道德目标单一化、理想化,避免将最高境界的道德视为道德的唯一存在,把只有少数道德楷模能够做得到的看作是所有普通群众都应当做得到的。

我们既要坚持用高层次的道德风范来引领社会,又要善于用大众化的道德准则来规范公众;既要鼓励涌现更多的道德模范,又要注重提高广大群众的基本道德素质。唯有使广大群众的基本道德素质有了普遍提高,更高的道德要求才有践行的基础。应尊重道德由低到高逐步提升的规律,渐次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

学习雷锋精神可以开展什么活动呢(翟元斌吴东炬)(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