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编教材的相关信息阅读(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文化常识汇总)

关于统编教材的相关信息阅读(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文化常识汇总)(1)

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

1.《论语》:成书于战国前期,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2.孔子,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后世将其与孔子合称为“孔孟”;除此以外,儒家的圣人还有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子思、后圣荀子。

3.士: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在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之下、庶民之上,处于贵族的最底层。

提出“士”的理论标准的是孔子。“士”和“君子”的概念有时基本上是重叠的,若细分,则“士”的德行修养要比“君子”略低,也可以说“士”是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

春秋战国时期是“士人”的形成期,当时群雄割据,战乱频繁。诸侯贵族,如春申君、孟尝君等,都以“养士”为时尚,最多时可达数千人。士则靠自己的一技之长依附于贵族,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  

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的士人和官吏的统称。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社会上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在宋代,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士人纷纷应举,经科举起家而得官职,成为士大夫。

《大学之道》

1.《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位居“三礼”之首,是“五经”之一,也是“十三经”之一。

3.庶人:平民,百姓,无官爵者,具有自由身份的劳动者。周代统治族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大部分庶人居于城郊,耕种贵族分给的土地,承担着沉重的义务。在一定条件下,庶人有可能转化为贵族等级成员,如以军功晋升为士﹑大夫等。史籍中也常见夺官的官吏及削籍的宗室被免为“庶人”的记载。唐以后,庶人一词使用渐少,逐渐为“民”“百姓”“黎庶”“庶民”等所取代。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也指已逝的前代君主。

2.孺子:幼童、小孩子。也可指天子、诸侯、世卿的继承人;古代贵族的妾;或者小子、竖子,含藐视轻蔑意。

3.乡党:①指乡里、家乡,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②乡亲,同乡之人,乡族朋友。

4.四海:一般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多将五湖四海联系一起,喻指全国各地,天下;也可指世界各地。

《老子》四章

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2.《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3.古代作为载车部分供人站或坐的车厢叫“舆”。古代车轮由辐、辋、毂组成。毂,车轮的中心,有孔的圆木。辋,车轮的边框。辐,车轮的辐条,是一根一根的木棍,用来连接辋和毂,一般每个车轮有三十根辐。车轴,一根横梁,上承车舆,两端套上车轮。轼,车前的横木,车前供人扶、供人踩、供人瞭望的杠子。辙,车轮压过的痕迹。

4.户牖 :门和窗。户,本指单扇的门,后亦用以作门的通称;牖yǒu,窗户。

5.室:本义是供人居住寝卧的房间,后来具体是指堂屋后面正中的那个房间。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再后来具有房间性质的场所,都可以称作“室”。

《五石之瓠》

1.《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2.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3.觚:觚字古与“瓠”通,即葫芦。古人常用葫芦壳当作瓢盛水浆,当然也可以盛酒,故被作为盛酒器具。樽,指古代的盛酒器具,下方多有圈足,上有镂空,中间可点火对器中的酒加热。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觥(gōn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卮(zhī ),一种圆筒状的有把手和三个小脚的饮酒器,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爵,是一种酒器,爵身前有流(倾酒的流槽),后有尖状尾,杯身下有三足。

《兼爱》

1.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2.显学:盛行于世而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隐学,冷僻之学,与显学相对,是离现实较远、不那么为世人瞩目的学问。

3.圣人: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封建时代对帝王的尊称。

4.在古代汉语中,“疾”是症状比较轻、表层的病,“病”则是重病。

5.古代汉语中,把偷东西的称为“盗”,抢东西的称为“贼”。“盗”的本义是盗窃、偷东西。“贼”本义为损坏,也可以引申为杀害,指犯上作乱的人或杀人越货的强盗。

6.各诸侯封地叫“国”。卿、士大夫的封地叫“家”。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无衣》

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雅》即正声雅乐,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分《大雅》《小雅》。《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2.《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进犯的军中乐歌。表现了秦国人民团结友爱、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昂扬斗志。

3.袍:古代外衣。泽:古代内衣。袍泽指军中的同事。袍,长袍,类似于斗篷;泽,贴身穿的衣服;裳,指男女穿着的下衣,通常指代“衣服”。

4.戈: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头,直而尖形,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戟:是戈和矛的合体,也就是在戈的头部再装矛尖。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甲兵:铠甲和兵器,泛指武器装备,亦指军队,也用作军事的代称。

5.汀:水边平地,小洲。渚:水中小块陆地。浦:表示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

《春江花月夜》

1.捣衣: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2.鸿雁:本是大型候鸟,因其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探知实情,声言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在某泽中。单于不得已,交还武等九人。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鱼传尺素:相传古时用绢帛写信而装在鱼腹中传给对方,后来改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装书信,于是,就形成了“鱼传尺素”这个成语。“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将进酒》

1.《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七言歌行。将,请;进酒,饮酒。

2.钟:古代打击乐器。铜制或铁制,悬挂于架上,以槌叩击发音。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

钟鼓:钟和鼓。古代礼乐器。借指音乐或权贵人家的音乐。

钟鼓馔玉:指鸣钟鼓,食珍馐。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3.斗酒十千:是化用“陈王”曹植作《名都篇》中“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一句。曹植的“美酒斗十千”,是夸这酒好,一斗值钱十千。斗:盛酒器,也指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江城子》

1.《江城子》:是一首悼亡词,作于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发对亡妻的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

2.乙卯(mǎo):采用的干支纪年法,指北宋熙宁八年。

3.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