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期(什么时候是备孕的最佳时间呢)

备孕和年龄

虽然有个体差异,但专家普遍认为,20来岁、20出头是最佳生育年龄。每个女性一生会产生100-200万颗,青春期是30-50万颗,但在生育期,卵巢释放的卵子仅有300颗。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和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也会慢慢退化,染色体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更高,孕期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更高,这些都是生理上就决定了的。

对于女性来说20岁的时候时间是在你这边的,生理条件也是,只要做好要孩子的准备,你的身体是准备好的,而且一般来说,在较短的时间就能实现。

30岁的时候要分前半段和后半段,过了35岁之后叫“高龄产妇”,虽然不全然,但30岁的女性在这十年中,身体条件和生育力都是下降的。如果30岁的女性想要孩子,而且想要不止一个孩子,最好不要等太久。

40岁之后,怀孕的难度就更大了,一般来说,35岁“高龄”是一个年龄界限,很多妇产专家认为真正的“危机”是在40岁之后,因为从这时候开始,生育力是极速下降的。

备孕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期(什么时候是备孕的最佳时间呢)(1)

女性年龄和生殖功能对比曲线图

不过,要孩子也不单单是个生理问题,在不同的年龄备孕各有其优缺点,年轻占有生理上的优势,年纪越大心智就会越成熟,更有人生阅历、经验,工作更稳定,经济条件也更有保障。

男性与女性的生育“生物钟”

的确,说到生育年龄大多数人都会强调女性的。生孩子的“任务”,目前来看确实主要是女性来完成的,但在生育能力这个生理问题上,男性的“生物钟”也是在滴答声中流失的。

美国的《怀孕与不育》( Fertility and Sterility)杂志曾经刊登过一项研究,研究者询问了2000位女性,得出她们花了多长时间怀孕成功的报告。年龄≥35岁的女性,丈夫年龄≥45岁的比丈夫年龄≤25岁的怀孕时间长5倍;女性年龄≤25岁,丈夫年龄≥45岁的丈夫怀孕时间是丈夫同龄夫妻的4倍。

也就是说,男性的年龄是独立于女性年龄之外的因素男性和女性相同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面临雄性睾酮激素/雌性激素下降,生育能力下降,染色体问题发生几率上升的问题,只是男女生育“生物钟”截然不同。

女性的卵子数量在出生前就已经“设定”好了,在胎儿离开母亲的子宫之前,这个数量就已经开始大量减少了,到更年期,大多数卵子已经没有了。女性的卵子不仅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少,异常卵子几率也越来越高。

男性的精子是可再生的,而且是终其一生的,生育能力会随着年龄有下降,但精子浓度并没有什么损失。可以说,对于男性,要孩子在生理上没有什么年龄限制,这就是女性过了45岁,99%的人都不能再生育而男性60岁还有生育能力的原因。当然,一直能够产生精子并不能一直保证质量,而精子质量是跟年龄有关的。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30-50岁的男性,精液量平均降低30%,速度至多可降低37%,精子畸形的发生率高五倍。

不过也有人表示,虽然男性女性的生理情况还是不可同日而语。就拿激素水平来说,50岁以上的男性睾酮激素低的概率只有15%,而女性50岁以上雌激素低基本就是100%会发生的事。

与男性年龄有关的基因异常

一直以来,研究者都认为侏儒症等基因畸形问题与孩子父亲的年龄有一定关系,但学界并没有过多关注,因为这样的病例比较罕见。

近年来,有临床试验表明父亲的年龄与一些基因异常的问题关系更大,比如唐氏综合征和精神分裂症。总的来说,如果男女双方年龄都大于35岁,风险就会更高些,在过去的20年,超过35岁才要孩子的人可是多了两倍不止,人群基数就要大不少。

35-39岁的女性、丈夫如果大于35岁,生有唐氏儿的几率要翻一倍。来自男性的年龄风险对于35岁以下的女性通常问题不大,因为卵巢有内置机能可以修复精子传递过来的有损伤的DNA,而这层“保护网”会在女性35岁之后慢慢瓦解。另一方面,25岁的男性5%的精子中有基因损伤,35岁就是20%了。

男性体重与生育能力

两者是有关系的。超重会导致男性不育,男性的腰围和睾酮激素也是成比例的,因为脂肪细胞会破坏男性的睾酮激素,腹部脂肪细胞的破坏力尤其快速,内脏脂肪比其余脂肪被分解成雌性激素的速度要快很多,会抵消睾酮激素。

其次,超重的男性通常生活状态趋于“静止”,不爱运动,健康问题也会比较多,比如心脏病的发生几率也会比普通人高出不少。

有国外的数据显示,不孕症中,男性的问题占40%,女性的问题40%,剩下20%就是与夫妻双方都有关的问题或是某些不明因素导致。有一个观点值得思考,因为男性不孕症更容易探明和治疗,因此很多欧美国家建议如果夫妻双方觉得有疑问,男性先做检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