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抑郁症能让别人知道吗(浅谈抑郁症)

#头号解忧馆#感谢邀请,想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大家分享抑郁症的相关知识我是轻-中度抑郁症,经过三年的时间恢复到正常状态本文关于抑郁症的探讨,是基于非器质性,仅由思维、性格原因造成的,器质性需及时就医治疗所探讨的家庭,也是基于正常认知中的家庭,非正常不在讨论范围内,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得了抑郁症能让别人知道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得了抑郁症能让别人知道吗(浅谈抑郁症)

得了抑郁症能让别人知道吗

#头号解忧馆#

感谢邀请,想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大家分享抑郁症的相关知识。我是轻-中度抑郁症,经过三年的时间恢复到正常状态。本文关于抑郁症的探讨,是基于非器质性,仅由思维、性格原因造成的,器质性需及时就医治疗。所探讨的家庭,也是基于正常认知中的家庭,非正常不在讨论范围内。

抑郁症似乎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我自己也于四年前得了这种病。好了之后,我也在总结,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病。我觉得,有三个主要因素:完美主义、不能承担责任、与他人比较。下面分开来探讨。

完美主义:我国的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属性,决定了我们最重要的学生及青年时代,都在学习和题海中度过。在学校里,只要学习好,就是老师的宠儿,父母的骄傲,也是其他同学羡慕的对象。然而进入社会,却是另外一套生存法则。最近,我认识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除了一些理科技术型专业,其余的绝大多数专业,即使是重点大学的硕士,也只够我们过一个普通的人生的。而想要达到一个“逆袭”“花团锦簇”的人生,就要在社会这所熔炉里接着历练,这远非在学校里学习做题那么简单。

上学的时候,特别盼望像大人那样,不用写作业。而成了大人,才发现,原来最简单的,就是做作业。一个人想要成功,首先要具备出色的专业技能,这是敲门砖。然后,要有情商,逆商,会与人打交道;可以待人接物,化解冲突矛盾,达成团队合作。这就要求,会说话,反应快,逻辑思维好,甚至还要有化解冲突的幽默感,最后,可能还要颜值高,有好运气。千万别小瞧颜值的重要性,我见过太多的男女,就是因为颜值高,走上了重要的工作岗位,成为单位重点培养对象。异性带着车房倒追。他们有的品性佳,但多数都是普通人,共性就是颜值真的高。

看,社会的生存法则,和学校里完全不一样,甚至不是人力所能为也。而很多在学校里学习好的人,对自己就有很高的要求,而在青年期缺少的情商挫折经历,导致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如人,最终郁郁寡欢,蹉跎一生。

“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这种想法,本身就是极其错误的。我们不可能在一个自己满意的状态,做出一份完美的作品,因为完美是没有标准的,而生活中,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等我们做好准备,晋升的机会,可能就流逝了;等我们做好准备,心上人可能就花落他人怀了。与在学校里目标清晰的考试来比,真正的工作,生活,都是一边开始一边完善。用完美这个标准,最终的结果就是什么也做不出来,错失机会,甚至会因为标准高而严格要求其他合作者,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而达不到目标,又会进一步导致抑郁情绪,造成恶性循环。

不能承担责任:近几年,网上关于原生家庭的争论越来越热,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大意是孩子都在等父母的道歉。令我惊讶的是,居然高达几十万的点赞讨论。看,只要把失败,归咎于他人身上,自己就不会那么难受。孩提时代学走路摔倒,会觉得是石头凳子绊倒了我们,而不是说平衡或是姿势不对;爱人的离开,会归咎于对方变心,不知自己这块璞玉,而不会觉得也许是自己爱的方式不对,或是不够关心对方;职场中那就更不必说了,同事升职加薪,那必然是运气好,走后门,自己未遇到伯乐等等;而到了自己,那必然是自己应得的,实力出众,众望所归。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归因”效应,本身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可以让自己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但如果太过,就会造成无法承担自己的责任,不敢担责,就不会有进步, 更严重的,就会导致怨天尤人,不思进取。

看,只要把自己的不如意,都归责到父母身上,就可以减轻自身的诸多问题这一事实。可问题是,最民主和善的家庭,也无法保证能够养育一个真正心智健全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养大了我们,他们也是普通人,也要上班,还要在下班后照顾我们。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许不够完美,但是他们尽力了。

我隔壁办公室的同事,自己一口好吃的都不舍得吃,把像三文鱼这样的食物都留给了孩子,为了多挣些钱多做了很多工作,她爱她的孩子,可是这依然不妨碍在下班后孩子闹的时候揍几下娃的屁屁。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批评者算式,就是说:1条侮辱 1000条赞美=1条侮辱。看,明明有1000条赞美,而批评者,只记住了那1条侮辱。而且,就算我们知道了我们过去所经历的一些不愉快的事,也无法对我们的未来产生多么积极的影响。我们等来了父母的道歉,难道就能改善人际关系,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不,我们需要做的是,知道自己的问题与不足,然后改正它,塑造更适应社会的行为方式。

我觉得,在改善抑郁、躁郁等神经质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应该是最难的。我们要打破之前自己所塑造的思维方式,将深藏在潜意识里的怨气与不慢发泄出来,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强烈的求生、变好的意念。我的这个过程,也是极其惨烈,多次与家人发生争吵,砸坏了很多东西,我妈被气到住院,我连自杀的方式和地点都想好了。

所幸我家也是有福之家,福气不绝,激烈的爆发后,我的一切都变好了。和之前判若两人。那些困扰我的想法,消失了。从原来的急匆匆,躁兮兮,变得缓而端正,也能幽默的化解工作中的冲突。即不委屈自己,隐藏自己的需求,也不伤害同事关系,半真半假,半认真半开玩笑的面对冲突。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要求父母的道歉,而是要自己负责自己的人生。要识别自己不当想法,释放深藏的压抑,寻找合适的发泄方式,用更适宜社会的行为代替原来的旧方式。

3.与他人比较:各路高考学子们,也都完成了开学报道,要开启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了。网络上又流传出,什么进了一所大学,坐在一个班里,穷人也和富人家的孩子,在眼界格局上天壤之差。对于这种话,我真的是无语了,这就好比,我非要和马云,奶茶妹妹的孩子,比职场发展。我好朋友家的孩子来北京上初中,在一堆豪车华服里,毫无疑问 ,我们朋友是最穷的一个。我跟朋友说,跟孩子说,再贵的鞋子,也是要穿在脚上的,再华贵的衣服,也是用来穿的。咱们也什么都不缺,家里干净又舒适,你做饭也好吃,可以让孩子请同学来家里做客,大大方方交朋友,不用自卑。

几年前,网络上有篇文章,叫《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充分说明了普通人家孩子的奋斗及社会阶级的差异性。这里面,又有辛酸,又有希望。我们无法选择各自的出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过自己的一生。我们虽然奋斗了18年,可是,不是可以坐在一起喝咖啡了吗?我们再奋斗奋斗,我们的孩子 ,或者我们的孙子辈,就能过上我们理想中的生活。我们比不了马云、奶茶家的孩子,但是我们跟过去的自己比,已经好太多了,已经具备选择人生的能力了。

一个家族,最起码要奋斗三代人,才能出一个贵人。第一代解决经济问题,第二代解决权的问题,在第三代,才能在资源整合成功下,出一个贵人,比较典型的就是谷爱凌。三代人,各有各的使命,各自要完成各自的使命,用近百年的时间耕耘,才能出一个光耀门楣的贵人。所以我们普通人,真的不用那么焦虑,只要比过去的那个自己好,就行了。

我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普通人形象的就是《新白娘子传奇》里的李公甫。从一个捕快做起,成为了捕快头。养大了自己的小舅子和小舅子的孩子,没有怨言。没有羡慕神仙伴侣一样的小舅子一家,守着自己的家人,平安度日。多年来,我一直很喜欢这个角色。他是那么平凡,与天仙样的弟妹和书生君子的妻弟相比,是那么普通,仍在人堆里就找不到了。他没有花团锦簇的人生,更没有什么工作中的立功后的逆袭。但是他又是那么不普通,他爱他的家人,最终过上了老丈人怡孙的美好生活。

我们的人生由多方面组成,包括健康,家庭,亲人,朋友,爱人,同事,个人爱好等多维关系,关系越全面稳固,才能使得人生健康发展。失去了爱情,还有家人,朋友,也可以像那时花开月正圆里的周莹,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失去了家庭,还有爱情;即使是独居单身,也一样可以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开心过完自己的一生。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宅。我们看似拥有全世界,其实是网络控制了我们。沉迷于网络小说、短视频、游戏中,甚至连与家人的沟通,都变少了,更别说发展爱情,友情了。而互联网充斥着大量嘈杂、焦虑、冲突的信息。网上多了,感觉自己都难以坚持到自然死去。而网络的匿名性,又决定着会有大量的无脑喷子,在网上发泄着生活中无法宣泄的情绪。想一下,自己被无缘无故怼几句,这一天心情都不会好到哪里去。所以,出现情绪问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手机,远离网络,出门去。锻炼锻炼身体,出出汗,排排毒;与爱人约约会,和朋友聚聚餐。其实,我觉得抑郁症,是人生的一个馈赠。我们的身体,潜意识,总是比我们的大脑,更能感知我们的不自在。当出现情绪问题,就是提醒我们,我们要做出改变了。

孤独,无常,才是人生常态。我们的父母会离开我们;我们的爱人会离开我们,甚至我们的孩子,最终也会离开我们,能够伴随我们走完这一辈子的,只有我们自己。生活不是考试题,它充满了意外与嘈杂。生活啊,就像一个捉迷藏的孩子,似乎就藏在拐角的角落里,但是却怎么也捉不到它。人的一生,也是矛盾的一生。在我们最能爱的年纪里,却不会爱人;在我们会爱人的年纪里,却没有精力再去爱人。在我们可以走遍大江南北的年纪里却没有经济支持,在我们有了经济条件的时候,却没有了时间。人生怎么选,都有遗憾。既然如此,我们完全可以大胆些,撕掉那些自己贴上的标签,真实的活出自己来。当下的选择,才是我们未来的人生。珍惜当下,把握眼前,抓住属于自己的每一个机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