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谋略精髓(孙子兵法懂得避实就虚)

孙子兵法谋略精髓(孙子兵法懂得避实就虚)(1)

一、

在《孙子兵法》之中有一句话:“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意思就是说:双方交战的时候,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够调动敌人,但是却不被敌人调动。

所谓调动就是先发制人,以条件谋划结果,让自己占据有利条件之后,让对方处在被动的位置,采取被动的行动,正所谓说一步错步步错,一个人第一步没有准备充分的时候,后来的每一步都会走得相对被动。

所有的事情,都是以条件所谋划而来的结果,抓住有利的条件,也就抓住了取胜的关键点,这样避实就虚的方式,也能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达到目的。

在汉朝时期,平原君朱建是能言善辩,为人刚正的一个人,而且非常有能力,当时深受吕太后宠幸的审其食,想结交平原君这个朋友,但是平原君因为其他的原因没有给他面子。

过了一段时间,平原君的母亲不幸去世了,但是没钱发丧。

平原君的朋友陆贾就从中说情,想让审其食赠给平原君一些丧葬费用。

陆贾对审其食说:“你当初想结交平原君,但是因为他母亲的缘故没有见你,现在他母亲死了,你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和他结交。”

就这样,平原君接受了审其食的馈赠。

孙子兵法谋略精髓(孙子兵法懂得避实就虚)(2)

没过多久有人向皇上告密,说审其食与吕太后私通,汉孝惠帝非常生气,就将审其食罢官,还要将他杀死。

吕太后内心羞愧,所以不好意思为审其食求情,这个时候审其食就想到了平原君,就派人向平原君求救。

平原君表面上推辞说:“他犯的是死罪,我不敢与他见面”,而背后则去求见汉孝惠帝的宠臣闳孺,对他说:“皇上现在最宠爱你,但是很多人都说审其食被罢官,是你在背后告密,如果这一次审其食被杀,吕后一定会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如果你能在皇上面前求情,审其食一旦被释放,太后也会很高兴,这样你不仅受到惠帝的宠爱,也会被吕后所欣赏,以后会有更多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闳孺听了,害怕得罪太后,于是就按平原君所说,跑到惠帝面前求情,惠帝果然释放了审其食。

后来审其食知道这一切都是平原君从中说情之后,对平原君的计谋非常叹服。

孙子兵法谋略精髓(孙子兵法懂得避实就虚)(3)

二、

与吕后私通是个极大的罪名,此时自然没有人敢去为审其食求情,就连平原君表面上也不敢答应审其食的请求,但是他却通过其他的方式,抓住了这个事件的关键核心,那就是惠帝的宠臣闳孺,最后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就是所谓避实就虚的道理,不管一件事情表面看上去多么坚不可摧,实际上都有属于这件事情本身的弱点,只要能够找到这个弱点,就能非常轻松而且顺利的解决这个事情。

但是很多人在面对问题时,却缺乏了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找不到问题的根源,一旦问题出现,就好像一头雾水一般,所以一件小的事情都会成为他过不去的坎,只有换一种角度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以此主导事物的结果,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列子》之中有一句话,叫:均,天下之至理也,连于形物亦然。

意思就是说:均衡,是天下最高的真理,涉及到有形的具体事情也一样。

列子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发丝是一个很细的东西,但是当发丝用力均匀的时候,也可以悬挂很重的东西都不会掉落,如果受力不均匀,发丝就会立马断掉。如果受力均衡了,本来断绝的事情也不会断绝。有的人认为不是这样,但是有的人却明白其中的道理。

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有的事情表面看上去就是一局死棋,不可能会有挽回的方法,但是换一种思维去处理,却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孙子兵法谋略精髓(孙子兵法懂得避实就虚)(4)

生活中有很多人处理问题时,到最后一步实在没有解决的办法,就会抱着一种心态说:不如死马当活马医,最后通过其他的方式顺利的解决了问题。

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当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去处理问题时,刚好吻合了换一种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智慧。

所以说这个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死结”,只要懂得变换方式,在解决问题之前先看到问题的本质,才能够避实就虚的抓住关键点,以此先发制人。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