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

30岁开始,每年缴费37000,连续缴费5年,等你60岁后每年返你25000,直至终身,这样的保险你心动吗?我们换个方式,你存18.5万给我,年利息是2.72%,你还心动吗?

「朋友圈的养老保险」

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1)

最近几个亲戚在朋友圈看到推销的养老保险,听起来很划算的样子。因为国家养老金缺口问题,大家都害怕老了之后没有养老金,所以对于自己补充一份商业养老保险还是比较上心的。

我第一感觉就是商业养老保险肯定是不划算的,但是具体有多不划算,得算了之后才能告诉他们,没有实际数据是没有说服力的。

我就拿第一个咨询我的例子:

“30岁开始,每年缴费37000,连续缴费5年,等你60岁后每年返你25000,直至终身。”

看起来还是蛮划算的,缴费三年每年才三万七,然后60岁开始每年返两万五,活多少年返多少年。不要说我亲戚,我第一概念上去也觉得很划算啊,很有冲动给我自己买一份。

然后我打开Excel表,拉了一下IRR公式,结果你活到80岁收益率2.72%,活到90岁收益率3.45%,活到100岁收益率3.81%。问题是中国平均年龄74岁。

结论: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作为强制储蓄计划,对于没有控制消费能力的人给自己买份养老保险是不错的,但是作为升值保值计划,年利率太低了。

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2)

「IRR公式」

我们今天就来讲一下,我是如何得到2.72%这个收益率的。

我去银行存款,存10000,一年后银行给了我10300,那很清楚,银行给我的利率是3%一年。

那我每年给银行存37000,连续存5年,30年后银行每年给我25000,给我20年,这么复杂的逻辑到底应该怎么计算银行给我的利率呢?

IRR公式就出场了,IRR公式是内部收益率计算公式。计算方法和解释过于复杂,我们直接跳过。主要的应用场景就是定期发生存、取行为,然后最后计算这个定期的收益率是多少

还是有点乱,举个实际例子房贷,你一次性借了银行钱,很有规律,每个月还,你可能是等额本息每个月金额一样,你也可能等额本金每个月金额不一样,然后用IRR公式你就可以计算房贷的真正利息是多少。再举个例子,平时用的消费贷、信用卡分期等等都可以用IRR公式计算。

针对上述商业养老保险的例子,计算方法如下(也有视频可供参考):

a. 打开Excel表格,在第1列1~5行输入-37000,代表30岁到35岁5年每年交37000;

b. 第1列6~30行输入0,代表36岁到60岁没有支出也没有收益;

c. 第1列31行到50行输入25000,代表61岁到80岁每年返25000;

d. 在2列第一行输入 =IRR(A1:A50) 回车即可

e. 最后调整一下设置数字格式,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3)

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4)

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5)

「养老保险收益率实战」

我在某知名保险公司官网,找了一个销量非常好的叫**养老年金计划,我截图如下:

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6)

35岁到55岁,每年缴费22260(注最后一年缴费19920),然后60岁开始返,每年返37026,计算的结果到80岁是2.07%,90岁是3.18%,100岁是3.7%。如果你算出来也是这个结果,恭喜你,IRR公式你已经融会贯通了。

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学会了IRR公式你就不会买朋友圈的养老保险了)(7)

「总结」

以上只是说在市场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若我国未来是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情况,那即使是2.0%,3.0%的收益率也是比较诱人的,这个谁也说不准。只是目前来看,商业养老保险只能作为一个收益率很低的强制储蓄计划,有一定收益率追求的可控制自己消费的人尽量不用考虑。

关于IRR公式有疑问的欢迎找我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