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的详细修建过程(不仅是防御工事)

很多人和媒体介绍万里长城总是会称其为我国先民对抗游牧民族的屏障,其实万里长城不只是防御工事,它的作用被误传了3000年,古代中国修建万里长城的真正原因是将其当成了一座综合性的军事基地。

万里长城的详细修建过程(不仅是防御工事)(1)

长城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知道,万里长城不单单是秦始皇修建的长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修建长城的记录。最早的万里长城的确是用作防御工事,因为我国修建长城都是就地取材,依山而建。所以有的长城是石头长城,有的干脆就是土堆,最早的长城也相当简陋,只能当成防御屏障,稍微抵挡游牧民族的骑兵冲击。

万里长城的详细修建过程(不仅是防御工事)(2)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长城越来越宏伟精巧,它的作用也越来越多。我们熟知的长城其实是明代修建的长城,当时为了防备蒙古人南下,明朝就修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犹如城楼一般的长城。

万里长城的详细修建过程(不仅是防御工事)(3)

这样的长城有城墙,有烽火台,也有亭,这使得它成为了一座横跨在中国北方的综合军事基地。它可以储存粮食,可以进行兵员调动,也可以传递讯息。当北方游牧民族强大时,长城的城墙可以帮助南方的农耕民族坚守。当南方农耕民族强大时,长城可以充当后勤基地,将士们出关作战,粮食就源源不断从长城中运出来。因为长城本身的屏障属性,农耕民族又不需要担心自家粮草被敌人摧毁和掠夺。

万里长城的详细修建过程(不仅是防御工事)(4)

至于长城上的烽火台,更是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存在。我们都听说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故事中周幽王点燃烽火,其它诸侯立刻集结兵马赶到。虽然这个故事是借烽火台批评周幽王,但也从侧面说明了烽火台在传递军情时的重要作用。

万里长城的详细修建过程(不仅是防御工事)(5)

长城的性价比

所以长城完全是一座进可攻、退可守,敌人来犯时能迅速让后方知道消息的综合性军事基地。这样的设施在古代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长城这样的设施存续时间长,无需刻意保养,所以修建一段往往能用上几百年,在性价比上也非常高。

万里长城的详细修建过程(不仅是防御工事)(6)

像秦朝时期,民众说秦始皇暴虐往往会将修建长城列出来,但到了汉朝时期,我国还是在修建长城,可没有人说汉朝的皇帝暴虐无度。和调动大军镇守北方相比,修建长城确实便宜很多,只是秦始皇扫灭六国,建立秦朝伊始,秦国的国力过于薄弱,这才显得修建长城让百姓苦不堪言。

万里长城的详细修建过程(不仅是防御工事)(7)

现代人眼中的长城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长城还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因为长城从春秋时期一直修到了清朝,中国历朝历代都在修建。像金国入关之后迅速汉化,也开始学着中原民族一样修建长城。通过研究长城的修建历史,我们能从长城留下的痕迹中探寻古代的很多信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