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树庚作文欣赏(罗树庚情趣作文)

情趣作文:玩出名堂,写出精彩,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罗树庚作文欣赏?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罗树庚作文欣赏(罗树庚情趣作文)

罗树庚作文欣赏

情趣作文:玩出名堂,写出精彩

罗树庚(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内容摘要

玩是所有孩子的本能,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既然“玩”是天性,“怕作文”是共性,那能不能把它们结合起来,用天性去解决共性,用“玩”去对付“怕”呢?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想到了“情趣作文”。情趣作文从贴近学生实际出发,以兴趣为核心,让游戏、活动、实践走进课堂,让课堂生活化。让孩子们和伙伴、家长或者是在老师的组织下,先玩后写,边玩边写,玩中学写,不玩不写。情趣作文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激活了学生习作欲望,提高了学生习作水平,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玩是所有孩子的本能,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们的第一份工作,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聪明的孩子都爱玩。在玩耍中,孩子们的能力得以提高;在玩耍中,孩子们的大脑得到开发;在玩耍中,孩子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古今中外,有多少发现、发明是在玩中诞生的啊。英国的威廉·梅尔道克在玩煮石头的过程中,发现了煤气,后来成长为一位著名的化学家。荷兰的列文虎克在玩镜片的过程中,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从一位普通的看守大门的工人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法国的德尔文在看孩子们玩陀螺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改进了步枪的枪管结构,成为“现代步枪之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1.筷子勾瓶子1.“钓鱼”比赛1.吹球过河1.看表演猜俗语1.撕纸游戏2.盲人贴鼻子2.我来比划,你来猜2.抢糖果比赛2.鸡蛋撞地球2.亲情测试3.树叶粘贴画3.投乒乓球比赛3.魔术“变钱”3.无绳拔河3.A4纸套人。4.障碍接力赛4.吹鸡毛比赛4.拔书游戏4.魔术“空碗变水”4.吹气球比赛5.我是小袋鼠5.构词成句游戏5.团结合作走纸环5.钉纽扣比赛5.神奇的莫比乌斯带6.盲人坐凳子6.魔术“剪不断的绳子”6.夹弹珠比赛6.坐气球比赛6.下腰过杆7.吹肥皂泡7.踩气球比赛7.折纸比赛7.拼装比赛7.掰手腕比赛

让科技与习作相连。居里夫人说:“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理,在情趣作文课中大量引入一些“有趣”的实验,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强烈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反向思维、侧向思维等的培养,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科学探索的欲望。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让科技与习作相连。不仅是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之所需,更是科学探究精神培养的极好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将各学科的有利于写作的材料拿来,为己所用,要善于利用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习作能力。(具体素材见列表二)

列表二:让科技与习作相连的情趣作文素材列表

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1.纸片托水1.50 50≠1001.上了保险的手帕1.自制汽水1.水面上放硬币
2.“电话”传情2.请君出山2.水中点灯2.水中“火山”2.巧笔写密信
3.小小喷泉3.开水养鱼3.水往高处走3.可怕的热胀冷缩3.水火相容
4.气球抓杯子4.纸船烧水4.筷子提米4.蜡烛也坐跷跷板4.柠檬点灯
5.装满了吗?5.科技小制作5.动手做一个太阳能锅5.吹不灭的蜡烛5.展示光谱

让实践与习作相连。《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作者黄全愈的儿子矿矿在美国上小学,二年级便尝试完成了一道我们看似“天方夜谭”的作业——蓝鲸的研究。五年级时便写出了《卡通画和漫画的研究》。翻看国外许多有关作文教学的教材,我们会发现,他们十分重视借助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作文能力。进入新世纪的这一轮课程改革,对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非常重视。实践出真知。让实践与习作相连,选择贴近孩子实际的社会热点话题,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比如中小学生的近视情况、少年儿童肥胖问题、小学生上网成瘾等等。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把实践活动中酸、甜、苦、辣等感受,自己的困惑与收获记录下来,就是作文。(具体素材见列表三)

列表三:让实践与习作相连的情趣作文素材列表

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1.观察豆豆发芽1.小小报童1.点亮小屋1.小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研究1.家庭用水情况调查与研究
2.玩具总动员2.制作天气日历2.上街找错别字2.良好生活习惯终生受益2.低碳生活秘笈
3.向往光明3.养水仙花3.小小营养师3.节约用纸的调查与研究3.我是小导演
4.养乌龟4.养蚕4.小学生近视问题的调查与研究4.我是小演员4.成长回眸

让实践与习作相连,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知,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切实可行的。这类形式的作文由于打破了传统习作中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们在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自然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才能找到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作文教学一定要摒弃传统的重形式、重中心思想的陈旧观念,增强重情感、重体验的开放意识,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让生活与习作相连。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让学生消除学习与生活的界限,学习就是生活,并非生活的准备。” 让生活与习作相连,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成为一种生活。学做小导游、当一回小记者、小鬼当家、绘制救护宣传画报、一天的饮食搭配……与生活相连,这些鲜活的素材都是写话、习作的好素材。(具体素材见列表四)

列表四:让生活与习作相连的情趣作文素材列表

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1.我会对对子1.根据词语编童话1.根据词语编童话1.漫画作文1.漫画作文
2.水果拼盘2.小鬼当家2.创作手机短信2.观点辩论会2.学写新闻报道
3.小鬼当家3.有趣的对联3.绘制救护宣传画报3.我是小记者3.野外生存方案
4.照片配话4.绘制逃生宣传画报4.今天我当家4.给市长写建议信4.我是智多星

让生活与习作相连,作文便有了源头活水。横亘在学生与作文之间的“畏惧”墙便自然而然地得以拆除。学生再不会为那些没有素材的命题作文“咬笔头”了。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漫画式作文、列表式作文、图文结合式作文,用非连续性文本的方式来呈现都是作文。生活与习作相连,作文不再为“无米之炊”而苦恼;生活与习作相连,作文不再因千人一面而死气沉沉。

四、情趣作文的实施策略

情趣作文根据内容划分,可以分为游戏类、科技类、实践类和生活类。由于内容不同,年段不同,在实施过程中策略也不尽相同。限于篇幅,这里我以“第二学段科技与习作相连的实施策略”做一个简要阐述,希望能借此窥一斑而知全豹。

首先,我们一般会出题设置,激发好奇心理。这个环节教师一般会出示实验道具或者实验要求,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筷子提米》一课中,老师用托盘托着“筷子”、“杯子”、“一碟米”到教室上课,立刻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满怀尝试和挑战的激情,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学习之旅。

第二,师生尝试,激发探究心理。我们引入的科学实验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适合全体学生操作的。这一类大概分为三步,首先是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尝试;第二步,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尝试。教师尝试非常利于聚焦观察和引导描述。如在《筷子提米》一课中,学生尝试失败后,教师亲自出马,巧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放慢动作,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在操作中的细节动作、神态表情,并要求学生说说即时想法。当教师实验成功后,学生的情绪被最大程度调动,心里的想法喷薄欲出。第三步,让学生再次尝试,体验成功的感觉。第二类是不太适合学生操作的实验,如《烧不死的金鱼》,因为酒精灯的放置位置非常重要,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有一定技术要求,所以这一实验,就是教师实验,学生观察,不存在学生尝试这样的环节。但是不论实验步骤如何,因为科学实验具有的神秘色彩,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探究欲望都非常强烈。

第三,知情明理,激发表达兴趣。这一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实验中的科学奥秘。那种豁然开朗的心理感觉,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学生的表达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真情流露;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据实表达;不是空中缥缈,而是脚踏实地;不是刻板照搬,而是进入情趣。

第四,确立主题并快速行文、评改。最后这个环节,教师要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可以帮助从教学环节或者内容上梳理好的句子。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可用板书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环节,优化片段结构。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则在篇章结构上、取题上予以指导。

如果把情趣作文拆开了,我们可以简单理解成“情趣 作文”。显然,情趣作文引进游戏、实验等,和体育课上玩游戏,科学课上做实验是完全不同的。情趣作文课上玩游戏、做实验,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使用语言描述游戏过程、实验过程的机会,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使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机会。学生在描述、表达过程中,语言是否准确,条理是否清晰,说话是否连贯流畅,叙述是否生动形象,思维是否严密有逻辑等等,才是我们关注和指导的重点。在情趣作文教学中,因为教师心中有这个意识,所以就会想方设法,采用一些策略,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这是情趣作文课《神奇的筷子》其中一个片段:

师:实验到底会不会成功呢?老师也想来挑战一下。你们有任务:睁大眼睛看仔细老师是怎么做的,还要留心同学们的表情和表现,待会看谁能把老师挑战的过程说得清楚有条理。

(一)教师动手实验,学生聚焦观察。

1.教师双手手指并拢,右手叠放在左手上,放在玻璃杯口上,用上了全身力气用力往下压米粒,引导学生描述。

2.教师一手按住米,另一手拿起筷子,从指缝间插入,引导学生描述。

3.提示观察老师身体的姿态、老师脸上的神情以及同学们的表现。

4.猜测一下,老师会成功吗?成功的举手?你是怎么想到?(不成功的举手,又是怎么想的。)

5.全班同学注视教师操作(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选择一组同学观察其他同学观看时神情、挑战成功时的表现。

(二)试着把老师挑战的过程写一写。让学生自由说说,应该写清楚哪些内容。

例如,老师挑战时的动作,同学们观察的神情,以及挑战成功时教室里的情景。

这是情趣作文课训练学生观察能力的一个实施环节。老师放慢实验操作,细化成五个步骤,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手上细微的动作以及脸上的神情,将每一个可观察思考的环节做得细致无比,并有序地开展说话练习,将语言的训练融合在观察和思考之中。最后,组织学生练笔,把散落在各处的“观察所得”、“思考所得”进行梳理组织,变成一段具体生动的文章。学生观察和表达从凌乱走向系统,从粗糙走向细腻,学生的习作将不再空洞无物。

总之,情趣作文贵在“我手写我心”。从“心”出发,把玩进行到底是情趣作文的全部奥秘。情趣作文从贴近学生实际出发,以兴趣为核心,让游戏、活动、实践走进课堂,让课堂生活化。游戏与习作相连,科技与习作相连,实践与习作相连,生活与习作相连,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激活了学生习作欲望,提高了学生习作水平,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孩子们在这些充满情趣的活动中,不仅享受到了活动带来的快乐,丰富了校园生活,而且在这些情趣活动中提高了习作水平,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还在活动中养成了探究的习惯,埋下了创造力的种子。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2.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