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说她很幸福(卖火柴的小女孩与爱的教育哪一个是更真实的西方社会)

《卖火柴的小女孩》与《爱的教育》哪一个是更真实的西方社会?我们只能去读书了。

《爱的教育》,原名《Cuore》‘心’。他的作者是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1908年3月12日),意大利因佩里亚人,儿童文学作家。

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说她很幸福(卖火柴的小女孩与爱的教育哪一个是更真实的西方社会)(1)

一写作背景分析1他的出生见证了意大利的三次独立战争,从2岁时一直到24岁战争结束,他成了一名记者。

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1908年3月12日),意大利因佩里亚人,儿童文学作家。

第一次独立战争(1848~1849年)时,亚米契斯刚刚2岁至3岁。

第二次独立战争(1859~1861)亚米契斯12岁至13岁。在第二次独立战争结束后第二年,亚米契斯16岁时进入摩德纳军事学院学习。

第三次战争(1866~1870)时,亚米契斯20岁至24岁,刚刚毕业并且立刻参与了第三次战争,并在战争结束时成为一名记者。

2当时意大利正处于被压迫分割四分五裂的时期,独立爱国成了主旋律。爱国的情怀深深殖根与亚米契斯的心中。

经历22年战乱,战争创伤还未抚平,人民生活穷困潦倒拮据却是事实,人与人之间关系因为物质生活的穷困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是意大利毕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摇篮,经过长期的分裂统一后 ,他们迫切需要一种凝聚稳定人心的力量,这个文化凝聚力就是爱。而且是博爱。这个博爱主要是针对中下产阶级的,因为他们为意大利的独立战争付出的最多,牺牲的最多。现在生活稳定了,首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学习生活,重建家园,重建社会秩序。因此爱便成了这个时期的主题。

二我所感到惊奇的是意大利已经成型的现代社会结构:学校,工厂,教师,校长,警察,铁路司机,消防员,抽水泵等等。如果不翻看历史,还以为亚米契斯写的是现代社会呢!

而我们国家在1851年至1864年,正在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几千万人口正在遭受屠杀,正在闭关锁国。还在进行以私塾教育为主的私有化教育时,意大利已经进行了现代化学校教育与管理。真是令人感叹不已。一国要兴,教育先行。而且在国民在爱的教育下愈发凝聚团结向上。那个时代爱的教育放在我们2020年都不过时。

告别了二年级时的老师,我接着向楼上走去。穿过人群,我看到了校长,他站在许多家长中间,头发似乎更白了。

他的周围还有许多一年级的小孩子,因为第一天上学,他们谁也不愿意进教室,有的被父母勉强拽进去,有的赖在门口不动,甚至哇哇大哭。

十点钟的时候,我穿过嘈杂的人群,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我们班共有五十五个学生,和我从三年级一同升上来的同学不过十五六个。(引用原文)《开学了》

一年级上学和我们现在上学一样啊!一个班级55人,放到现在那也是大班额啊!

《爱的教育》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同时提倡谅解、 博爱的精神,以实现各阶级感情的融合,地位的平等。它采用日记的形式,全书共100篇文章。

三我们的教育所缺失的正是这个“爱”。

我问学生:你为什么学习?

“为了考一百分”

“为了爸爸妈妈高兴”

“为了考试好了老师能得奖。”

“为了考大学。”

“为了不挨骂”

“学好了,可好好玩游戏。要不不让玩”。

……

在这个独生子女盛行的2020年,独生子女已经渐入社会,逐渐长大。他们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1)自私。家里的资源都是他的。别人不允许和他争夺。不懂得谦让。

(2)对于家里不懂付出,只知道索取。

(3)对于家庭中的爱懂得的太少,只知道学习或贪玩。痴迷游戏。

将来他们何去何从,现在多读一些关于《爱的教育》的书是能够弥补我们教育的缺陷的。另外,这本书也是珍贵的史料啊!我们从中可以了解150年前的意大利社会是怎样的?

四成绩是什么?成绩就是排名。

成绩重要吗?对与这个问题我们非常明白,但对于150年前的学校他们是如何看待成绩的呢?

不一会儿,老师来了,他拿出成绩单开始宣读:“亚巴泰西,6分,及格;小石匠,60分,及格;克洛西,62分,及格……德罗西,70分,一等奖……

听到这个成绩,教室里的家长们都交口称赞

“德罗西,真了不起!”德罗西从老师手里接过成绩单,转回头微笑地看着自己的母亲我也使劲为德罗西鼓掌,祝贺他又一次获得了一等奖。”(引用原文《告别》)

看到没有,及格就行,考七十分就的一等奖。学习氛围轻松自由,没有压力。

五“班匪”也是常见,没有更好的办法处理。

有时候老师也拿他没办法,对他的行为只有假装看不见。可越是此,他就越猖狂。老师对他好,耐心地劝他,可他就是不听,反倒在地里嘲笑老师。老师要是批评他,他就用手捂住眼睛假装哭泣,其实那是在偷笑。学校曾经罚他停学三天,可回来后,他并没有吸取教训。

上课前,老师把“每月故事”《少年鼓手》的草稿交给了他抄写。这时,勿兰谛突然放起了爆竹,震耳欲聋的响声吓得到叫起来。老师气得大喊:“勿兰谛,出去

“不是我。”勿兰谛笑着,假装不知道“出去!”老师大声训斥道

我不出去。”勿兰谛反抗着

老师发火了,冲到他的座位旁,捉住他的胳膊,将他从起来。勿兰谛使劲挣扎着,但最终还是被老师拉到了校

过了一会儿,老师独自回来了,他坐在座位上,双手抱着头。节选《勿兰谛退学》。

六《小抄写员》是《爱的教育》中最浓重的畸形的父子之爱。

不知什么时候,父亲早已站在了他的背用来庆行后。原来书本落地的声音惊醒了他,他把头俯在朱利奥的小脑袋上方,看着快速移动的笔尖,一切都明白了。这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懊悔和慈爱。

忽然,朱利奥觉得有一双[颤抖的手]抚摸着自己的头,他不觉惊叫起来。等听出[父亲的抽泣声],他连声喊道:“原谅我,爸爸!对不起,请您原谅我!

父亲忍住眼泪,吻着儿子的脸:“不!是请原谅我,好孩子!”节选自《小抄写员》

朱利奥就是小抄写员,他偷偷地抄写签条,为家里挣钱这种行为我不赞同。

原因有三:

1抄写签条影响了日常学习与休息。

2他可以少量抄写签条,告知父亲,避免误会。

3这样会造成性格上的缺陷,心里造成阴影。本来是做的好事,却被挨骂,你说心里是什么滋味?

之所以朱利奥偷偷抄写了一个月,父母还没发觉,还在责骂朱利奥。原因有三:

1父亲太累了,白天晚上不停地忙。没有闲暇发觉孩子偷偷抄写的事。

2做为成人,应该能知道每月多出的签条的原因是什么?每天抄写多少应该心里有数。

3做为成人应该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抄写便签当兴趣就好,不可过多贪恋,没有为孩子竖立好榜样。孩子在向学习。

整件事反应了,连年战争让人民的生活困顿不堪,让人民懂得了吃苦耐劳,让下一代懂得了奋发图强,更懂得爱。

建议大家,让孩子们读一读《爱的教育》。这真是一本好书。七《卖火柴的小女孩》与《爱的教育》相比较,哪一个是更真实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说她很幸福(卖火柴的小女孩与爱的教育哪一个是更真实的西方社会)(2)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安徒生(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

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1908年3月12日)

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说她很幸福(卖火柴的小女孩与爱的教育哪一个是更真实的西方社会)(3)

学校里发生了两件令人兴奋的事情。第一件是卡洛斐为了向那个被他砸伤的老人表示歉意,把自己心爱的集邮册送给了老人。可令人意外的是,老人不但把集邮册还给了卡洛斐,而且还送给了他三张危卡洛斐欢喜得几乎要发疯了,他为这些邮票已经搜寻了此,他向老人表达了深深的谢意。节选自《坚忍的心》

这是一个温馨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和睦相处,以德报怨。这样的社会,不是我们现在2020年就向往的吗?

安徒生比亚米契斯大41岁,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享誉世界,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认识了西方社会最黑暗的一段时光,卖火柴的小女孩被冻死街头的一幕震撼世人。

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说她很幸福(卖火柴的小女孩与爱的教育哪一个是更真实的西方社会)(4)

那么和亚米契斯相比,谁笔下的西方社会最真实呢?他们写的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所处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要分别对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