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值如何科学监测(血糖波动危害大)

指导专家李玉姝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主任医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血糖值如何科学监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血糖值如何科学监测(血糖波动危害大)

血糖值如何科学监测

指导专家

李玉姝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主任医师


你知道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制定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日前发布啦~

共识有两大亮点:
  • 一是,用自我指尖血糖监测也可以评估血糖波动;

  • 二是,建议使用降低餐后血糖能力强、低血糖风险小的药物来管理血糖波动。

下面小编就来给你说说这两大亮点~


7个血糖值评估血糖波动

计算血糖波动的原因

血糖波动对糖友的危害很大,最严重的就是低血糖造成的昏迷,很有可能导致糖友丧失生命

另外,长期的血糖忽高忽低,会造成炎症反应,引起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使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提前发生和增多

公识推荐测7个时间点血糖

共识推荐,糖友可以在一天内的7个时间点自我监测血糖,分别是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或夜间的血糖,然后通过以下三个公式计算自己的血糖波动:

  • 1、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早餐后2小时血糖值-早餐前血糖值) (午餐后2小时血糖值-午餐前血糖值) (晚餐后2小时血糖值-晚餐前血糖值)]/3,当PPGE<2.2mmol/L时则是正常的。

  • 2、日内最大与最小血糖值之差(LAGE)=一天内最大的血糖值-一天内最小的血糖值,当LAGE<4.4mmol/L时正常的。

  • 3、日内多点血糖的标准差(SDBG)的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出一天中7个时间点的血糖平均值,再用7个时间点分别减去平均值,平方后再分别相加,得出值再除以6,得出的值最后一步再用数学上的开方。当SDBGD<2.0mmol/L是正常的。


选择药物也有技巧

除了计算血糖自己的血糖波动,共识也提示糖友,引起血糖波动的两个重要原因是餐后的高血糖和低血糖,所以,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选择“降低餐后血糖能力强、低血糖风险小”的药物

比如说,

常见的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等药物都符合这类条件,与胰岛素相比可以更好的帮助糖友控制血糖,但是要注意应在医生指导下运用药物。


小编提示:

对于胰岛功能弱的多数1型糖友、肝肾功能不良、年龄偏大的老年人以及饮食不规律的人群,都是血糖波动的高危人群,要时刻警惕血糖波动对身体的伤害;

日常生活中注意少食多餐,摄入足够的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平时运动之前要注意监测血糖,比起激烈的运动更适合散步、太极拳这类较为平缓的锻炼方式


本文由本报记者孙欢采写

本期编辑:圆圆、小超


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搜索、关注我们的微信公号“糖来糖往”(jksb20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