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发展现状(记者手记在滁州)

实话说,几年前的我从没想过滁州会在当代中国的经济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2018年,滁州GDP总量还位居安徽第五。到2020年初安徽16地市2019年经济成绩单揭晓时,滁州突然爆发,不仅以2909.1亿元的经济总量超越了阜阳、安庆、马鞍山,跃居全省第三。在这背后,滁州实现了9.7%的全省最高速增长,多项经济指标也同时位列全省第一。

在“强省会”战略背景下,位于安徽省际边缘的城市滁州,是如何通过深挖资源、向外借力实现自我快速进化的?聆听“黑马”炼成背后的故事,成了我想去探究这座城市的源动力。

2021年初,我有机会第一次去滁州采访。在与各级干部的交谈中,无论是城市的主政者还是普通公务员,言语中流露出的“发展等不得”的紧迫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滁州发展现状(记者手记在滁州)(1)

滁州城市夜景 周高阳 图

“一把手”拼招商,书记、市长几乎每天都在见企业家;一位处级干部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九千多位企业家的号码;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滁州发展靠招商……

为当好金牌“店小二”,这座城市拿出了对标长三角的自觉行动。也归功于各级干部的卖力奔走和推荐,这些年滁州开始在全国小有名气,成为了不少沪苏浙企业产业转移的优选之地。

这种上下同心,为城市发展倾注全力的姿态也让其他城市的干部为之震撼。这些年每次去安徽采访,总能听到有人提起滁州,在他们或钦佩或带着些许嫉妒的表达中,我看到了这座城市持续向上的勃勃生机。

滁州的垂直崛起其实并无独门秘诀,靠的就是抢抓各项国家战略机遇,拼的是招商引资时对产业的敏锐判断和各级干部的不懈努力。

这座城市有一个特别好的品质,那就是无论取得怎样的成绩,都能沉下心来继续前进,通过拉高标杆,完成自我加压。

2020年初,在全球新冠疫情形势尚不明朗之时,滁州的主要领导带队,一个月内三赴南京对接合作。同样是在这段时间,多个重大项目也在滁州陆续签约、开工。

对于经济发展目标,滁州从不羞于谈论自己的梦想。从2016年开始,滁州连续将“冲刺经济总量全省第三”写进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坐稳安徽第三城、跻身全国百强市之后,滁州又提出了挺进全国城市八十强的口号。

过去十年,是滁州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响亮喊出的口号也最终转化为这座城市干部群众脚踏实地的奋斗。

诚然,滁州现有的发展基础和城市能级仍有待提高。面对长三角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这座三线城市时常也会显得力不从心。但它通过自身的努力,打破了城市的“阶层固化”,找到了适合自身城市人口与经济规模、历史本底、区位条件的发展愿景,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城市韧性。

再赴滁州,已是一年后的秋天。这一次,我去了小岗村,因为那里藏着滁州人敢想、敢试、敢闯、敢拼、不断创新的精神密码。

穿透历史与现实,从农村改革的源头到地方改革样板地。相比历史提供的土壤,围绕它所做的建设和努力,更能决定一座城市的发展和未来。

滁州发展现状(记者手记在滁州)(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