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大桥大修最新消息(孪生赋能让杨浦大桥实现)

杨浦大桥、黄浦江核心段、港口、机场、工地……这些我们生活中目之所及的地方,近年来已经在数字孪生的“虚实结合”中提升着城市的精细治理效能。在昨天举行的上海交通数字治理分享会上,上海市交通委透露,至2025年底上海将建成重大基础设施数字孪生群。

杨浦大桥如何实现“即坏即修”

从1993年服役至今的杨浦大桥其实是数字化转型的“新兵”。依托安装的各种感知神经元,杨浦大桥如同一个生命体,能对各类设施实现“即坏即修”。通过边缘计算,单元秒级发现危化品车辆违规上桥事件;全程监测跟踪,2秒内将违禁车辆车牌号、闯入时间和照片等数据,推送给“云路中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数字化监管系统,实时启动非现场执法等处置流程。杨浦大桥数字孪生1.0上线使用这半年来,桥梁病害处置率从90%提高到100%、大桥危化品车辆违禁基本消失,超限车辆通行次数也下降到每月10次以内。

杨浦大桥大修最新消息(孪生赋能让杨浦大桥实现)(1)

图说:杨浦大桥“数字孪生”受访者供图

畅玩虚拟世界的苏州河

浦江游览,称得上上海最早的“网红”市内游览线路。如今,浦江核心段70平方公里,苏州河东段30平方公里合计100平方公里的“一江一河”数字孪生底座的建设已经完成。在此基础上,久事集团运用AR、体感互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以外滩源为核心的元旅游体验,游客通过体感互动方式,穿梭时空往来于今日外滩源、老上海和未来上海之间。

数字孪生新港口 精确到箱

率先推出数字孪生系统的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在数字孪生平台上对道路、堆场、集装箱、岸桥、场桥、AGV等设施设备的高精度建模,实现了设备运行的高精度拟真。

通过数字化生产装备、5G网络系统,生产经营者,生产管理者、设备操作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数字孪生移动设备,掌握港口生产运营状态。监管精度可以到箱,设备可到某个运行部件。

杨浦大桥大修最新消息(孪生赋能让杨浦大桥实现)(2)

图说:洋山四期 受访者供图

数字孪生机场:快速决策调度

数字孪生机场主要针对机场生产保障和运营管理中的智能响应需求。比如,机场集团航班态势感知平台整合了跑道监测、停机位容量等海量实时数据,形成了十分直观的运行实况信息,监控人员以全局视角来观测和了解机场飞行区内各个区域的航班运行状态,更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地进行决策和指挥调度,处置突发事件。对旅客来说,服务体验也将大大提升。

智能技术打造智慧工地

2022年8月,上海交通建设工程综合监管平台1.0正式上线,平台覆盖全市在建轨道交通、公路、市政、水运、铁路、枢纽等6大类交通建设工地。通过智能技术,打造交通建设工地数字化、智能化监管体系。

如这几天的暴雨台风天气,平台可以一键切换到应急模式之防汛防台子场景,针对已纳入平台监管的136个工地,共250路摄像机,一键下发人员撤离算法任务,发现施工人员即告警,辅助工地人员撤离工作,确保工地台汛期间的人员安全。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市城运中心已经接入72个部门(单位)的220个系统和一批数字孪生应用场景,并不断总结提升,积极推广数字孪生在基础设施、历史建筑、社区、文旅、教育、医疗、应急、消防等领域的应用。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