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古诗的诗人生平(隐园晚唱诗集作者王文诗老先生花甲之年再创家乡赋)

本网讯(江发权、王昌斌)

【江城子编前语】王文诗老先生,1944年生,湖北麻城中馆驿镇人。1964年麻城二中高中毕业,回乡后任生产队会计、队长、倒水工地麻城民兵团团部宣传员。1975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任管山中学教师、高中毕业班班主任、铁岗小学教务主任、校长兼主任等职。1991年获得中等师范文凭。2000年主持修订王氏九续宗谱,并担任寓居外省市族人的走访联系工作和审谱定稿工作,2015年主持修复王氏第七世祖至十五世祖的祖母,并于2016年清明举行祭祖大会,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家族精神付出艰辛劳作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业余时间喜欢读书和诗歌创作,现闲居在家。2017年《隐园晚唱》诗集结集纪念。武汉麻城老区促进会会长、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毕志伦,省财政厅原副巡视员傅光明,武汉麻城老区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原武警省总队后勤部副部长王福金,作者恩师郑达洧、武汉良之隆饮食文化公司总经理、中国烹饪大师郭方斌等倾情作序。

题临安邸古诗的诗人生平(隐园晚唱诗集作者王文诗老先生花甲之年再创家乡赋)(1)

王文诗老先生《家乡赋》全文如下:

我的家乡,中馆驿镇铁铺岗村。老户姓舒,“舒家楼”故名。改革开放,精准扶贫,道具硬化,楼房比邻。出进两条道路,车辆畅行。距市道一华里,离国道八块里程碑。

题临安邸古诗的诗人生平(隐园晚唱诗集作者王文诗老先生花甲之年再创家乡赋)(2)

东南西北层峦叠嶂,树木参天。林下百兽踵突,村里禽畜成群。兔狐与牛羊共舞,百鸟伴鸡鸭和鸣。人与自然,共荣共存。林间空地,药材众生。苍术沙参百部,白芨桔根茯苓,杜仲满山满岗,灵芝启死回生。药材十余种,都可变金银。野生黄花遍地,山楂随处可寻。林下松菇簇簇,木耳朵朵晶莹。油茶板栗桃与杏,满山红柿挂灯笼。脚踩黄金拾不尽,手持存折甸沉沉。人间富饶地,世外桃花园。有儿不愁俏媳至,有女专等状元攀。

题临安邸古诗的诗人生平(隐园晚唱诗集作者王文诗老先生花甲之年再创家乡赋)(3)

北邻凤凰湖水,微风波光粼粼。农闲荡舟尝风景,手拿钓竿钓鱼鳞。春夏多雨水,群鱼逆水上沙滩,或叉杀,或网兜,手捉也可观。渔家多鱼宴,电话约故人。客人未落座,铜壶煮香茗。呼儿抹桌凳,唤女煮汤羹。鱼头熬豆腐,鱼尾红烧烹,腊肉火锅闷,山珍炒蔬芹。举杯说儿戏,满脸笑盈盈。儿童初见面,笑问客是谁。城市虽富有,不认左右邻。

题临安邸古诗的诗人生平(隐园晚唱诗集作者王文诗老先生花甲之年再创家乡赋)(4)

山林太茂盛。枯枝死一层。樵夫砍薪不用斧,只需弯腰地上寻。拿来绳子捆两捆,挑进厨房做柴薪。无石油尾气,无有害烟尘。节能环保,空气清新,何乐而不为。

题临安邸古诗的诗人生平(隐园晚唱诗集作者王文诗老先生花甲之年再创家乡赋)(5)

冲冲洼洼,地势平坦,梯田梯地,可耕可耘。旱地棉花小麦,还有大豆花生。水田种稻谷,春种秋收。小田牛出力,大田可机耕。不施无机盐,巧施农家肥。除虫多用生物剂,不用有机磷。虫害若未尽,留给青蛙吞。比往昔,辛苦少七成。纯天然,纯绿色,食用放心。好一个陶渊明再世,日落荷锄归。

题临安邸古诗的诗人生平(隐园晚唱诗集作者王文诗老先生花甲之年再创家乡赋)(6)

俗语云“门前车马不为富,家有藏书不算穷”。家规家训,永记在心:“有田不种无衣食,有书不读子孙愚”。代代后生仔,勤奋攻书。三伏不怕蚊虫咬。三九不烘炭火盆。三更灯火五更天,正是儒生发奋时。纵然不把功名取,也算知书识礼人。乔居十代,代代不断太学生。

题临安邸古诗的诗人生平(隐园晚唱诗集作者王文诗老先生花甲之年再创家乡赋)(7)

伏愿故乡人:

与时俱进,共园中国美梦。

渔樵耕读,发扬祖辈精神。

信手涂鸦,作此赋,以赞颂乡风.乡俗.乡情.乡愁。

王文诗

二零一八年八月二十八日书

题临安邸古诗的诗人生平(隐园晚唱诗集作者王文诗老先生花甲之年再创家乡赋)(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