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每日一练事业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练习题11.22)

新西南教育小编以后每天会为大家准备一份练习题,直到你上岸。加油

行测每日一练事业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练习题11.22)(1)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11.22每日一练

1. ( 单选题 )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说明( )。

  A.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B. 无论什么样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应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1.【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阐明了廉耻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体现了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故选C。

2. ( 单选题 )自古以来,在残酷的战争中,善攻者往往也善守。如蜀汉名相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把最弱的事业做大做强,最终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就在于他深谙攻守之理,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攻守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5.【答案】C。解析:A项中两条弧线不应有交点,B项顶面直线应为另一条对角线,D项不会有两条对角线出现,C项正确。

行测每日一练事业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练习题11.22)(2)

6. ( 单选题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类祖先在长期的劳动中经过许多代的______磨炼而形成的。它一代一代______下来,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今天,凡是正常的人,都能从小自然而然地学会一种语言,这是人类的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一份遗产,是"非我族类"的其他动物所无法享有的。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艰苦 遗传

B.坚苦 流传

C.艰难 遗传

D.艰辛 流传

6.【答案】A。解析:实词辨析,"艰苦、艰辛"指环境、生活、岁月等艰难困苦。"坚苦、艰难"指精神、工作作风等坚毅刻苦,空格前"经过"表示的是时间、过程。搭配的应该是艰苦、艰辛的"岁月",不能搭配坚苦、艰难的"精神",所以排除B、C;"流传"指谣言、新闻或其他信息在人们中间的传播,"遗传"指通过细胞染色体由祖先向后代传递的品质,"语言能力"是先天传递的品质,而不是传播的信息,所以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A。

7. ( 单选题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声环境质量标准》按照区域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的要求,将声环境功能区分为5种类型,我国居民区环境噪声标准是( )。

  A.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超过40分贝

  B.白天不超过55分贝,夜间不超过45分贝

  C.白天不超过60分贝,夜间不超过50分贝

  D.白天不超过65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

7.【答案】B。解析:五种类型的声环境功能区中,一类是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对这类功能区的噪声环境要求是,昼间不超过55分贝,夜间不超过45分贝。故选B。

8. ( 单选题 )校务会上,张副校长发言说:"总的来说,现在的大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改善。这种变化是十分明显的,因为现在要求学校安排课余勤工俭学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上面张副校长的结论是由下列哪个假设得出的( )

A.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现在大学生父母的收入不断增加,大学生不再需要勤工俭学来养活自己了

B.尽管家境有了改善,也应该参加勤工俭学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C.课余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是学生家庭是否困难的一个重要标志

D.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业上,勤工俭学的人就少起来了

8.【答案】C。解析:要得出题干结论,C项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就不能由要求勤工俭学的学生越来越少得出现在大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9. ( 单选题 )作者一方面介绍了中国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了对中国______不前的历史忧患。西方的很多哲学家和文学家则毫不客气地举起了______的大旗,乌托邦的构想和天朝大国的梦幻_______地衰落下去,虽然不至于销声匿迹,但声势早已大不如前。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停滞 批评 悄悄

B.停止 批评 悄然

C.停滞 批判 悄然

D.停止 批判 悄悄

9.【答案】C。解析:实词辨析,"停滞"指收到阻碍不能顺利的运行或发展,"停止"指不再进行,历史始终是要前进的,所以排除B、D两项;"毫不客气"后应搭配语义较重的词,所以"批判"合适,"流露、忧患、销声匿迹"等突出了文段的书面语色彩,而"悄悄"口语色彩较弄,综合以上两方面愿意排除A项,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10. ( 单选题 )太师∶太傅∶太保

A.状元∶榜眼∶探花 B.司马∶司徒∶司空

C.京剧∶中医∶国画 D.立德∶立功∶立言

10.【答案】B。解析: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称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司",都是官职称谓。

11. ( 单选题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下列选项中,属于纯粹公共产品的是( )。

  A. 自来水 B.环境保护 C.高等教育 D.基础设施

11.【答案】B。解析:公共产品可分为纯粹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即混合品两类)。纯粹公共品是指那些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严格地讲,它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是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减少别人对它进行同样消费的物品与劳务。准公共产品亦称为"混合产品"。这类产品通常只具备上述两个特性的一个,而另一个则表现为不充分。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的"环境保护"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故选B。

12. ( 单选题 )每一个社会的教育总是在先前社会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对先前社会的教育遗产都要批判地加以______,使之为新的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教育也是在继承人类社会创造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要改变的仅仅是旧教育的性质,使教育_____剥削阶级的影响。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吸收 摆脱

B.融合 解脱

C.吸收 解脱

D.融合 摆脱

12.【答案】A。解析:实词辨析,"吸收"侧重指从其他事物中摄取成分,"融合"指侧重强调融为一体,由文段可知,后一种教育只可能从先前教育中汲取精华而不可能将两者合并为一个整体,所以排除B、D,"解脱"是不及物动词,其后不能接宾语,而第二个空格后带有宾语,所以排除C项,正确答案为A项。

13. ( 单选题 )经济体制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目前,尽管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但生产力水平低下,使得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十分突出。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A.我国的生产关系超前了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要改革经济体制,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D.如果目前的趋势再持续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公有制将失去主导地位

13.【答案】C。解析::本题是直接推论题。由题干生产力水平低下,使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矛盾,可以推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项错误;A、D项均超出题干论述的范围;由于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可以推出C项正确。

14. ( 单选题 )如果重视论文,应该看论文本身是否有价值,会在答辩时,向作者提有关论文创新的问题,可是,目前的职称评审,有多少评审,会认真阅读每一篇论文?会就论文的内容对作者提问?如果认真阅读论文,以论文本身的价值判断作者的学术能力,论文发不发表根本不重要,如果有答辩,询问作者有关论文创作的问题,那些请人撰写、购买论文者,很可能就露馅儿了。但在现实的评审中,大多只看论文是否发表,以及发表的期刊。有的评审委员会,只要提交论文发表的期刊封面、目录复印件。对于高级职称的评审,评审委员会会有答辩,会对论文进行外审,可是,评审专家还是以是否发表、发表在哪种期刊作为基本标准,即,用期刊发表代表了学术评价。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论文是否有价值与能否发表无关

B.职称评定时评审专家应以论文本身的价值评判作者的学术能力

C.评审专家应阅读送审论文

D.评定职称时论文质量是关键

14.【答案】B。解析:意图判断,设问之后为文段的重点,作者意在强调职称评定过程中评审专家应以严谨的客观的标准评定论文,A项是对原文部分内容的客观表述,非呼吁项;C项表述片面;D项与原文内容不一致,没有谈及评定职称时什么是关键。因此,正确选项应为B项。

15. ( 单选题 )某天五个朋友聚会,其中一个人历数喝酒对身体的危害,并热心地劝告大家戒酒。他逐个询问说:"你现在戒酒了吗?"四个人的回答各不同。

请根据他们的回答,判断这四个人当中,谁没有违反这个推理隐含的前提?()

A.我正准备戒酒

B.我已经戒酒啦

C.我从来不喝酒

D.我特别喜欢喝酒

15.【答案】A。解析:问"你现在戒酒了吗"隐含的前提条件是这个人现在还在喝酒。A项很容易得出,现在仍喝酒;B项已经戒掉,说明现在已经不喝酒了;C项从来不喝酒,违反现在喝酒这一前提;D项只能说明喜欢喝酒,不能推出现在是否还喝酒。故选A。

16. ( 单选题 )世无定事,沧海桑田,时间可以_____任何看来是万古不朽的丰功伟绩,却无法毁损真正智慧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当人们_____了尘世的喧嚣与污浊,在黑夜里不经意抬头仰望天宇时,总还能看到星空。星空,永恒的星空,深深撼动人心的星空!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淹没 厌恶

B.湮没 厌倦

C.湮没 厌恶

D.淹没 厌倦

16.【答案】B。解析:实词辨析,"湮没"通常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埋没,"淹没"指大水漫过,第一个空格前为"时间"所以空格处应填入"湮没",排除A、D;"厌烦"和"厌倦"都可以表示不喜欢,但"厌倦"强调经历了很长时间之后变得疲惫而对原有事物失去兴趣,与"沧海桑田"对应,且"厌烦"语义过重,所以填入"厌倦"更符合语境要求,正确答案为B项。

17. ( 单选题 )以下世界遗产中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 )。

A.新疆天山 B.杭州西湖

C.哈尼梯田 D.苏州古典园林

17.【解析】A。新疆天山于2013年被批准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杭州西湖于2011年被批准列为世界文化景观。哈尼梯田于2013年被批准列为世界文化景观。苏州古典园林于1997年被批准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因此A项当选。

18. ( 单选题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行测每日一练事业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练习题11.22)(3)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A. ①③⑤;②④⑥ B. ①②④;③⑤⑥

C. ①②⑤;③④⑥ D. ①⑤⑥;②③④

18.【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数量类。题干中的六幅图形可根据部分分为两组。①②④三幅图都是由3部分组成的,③⑤⑥三幅图都是由1部分组成的。所以选择B选项。

19. ( 单选题 )想到这种场景,我无法平静。人类自从脱离了_______的蒙昧时代以来,已经有了丰富的食品。人类文明进化的标志之一就是从吃野生动物变为吃自己生产的食品。在许多国家,吃野生动物,甚至吃家养的狗,都被作为不文明的行为。但在我们有五千年文明传统的中国,有人还以吃野生动物为荣。云南这个野生动物王国正在被吃掉,这并不是________,不是杞人忧天,是正在变为现实的预言。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茹毛饮血 杞人忧天

B.刀耕火种 庸人自扰

C.生吞活剥 杞人忧天

D.衣不蔽体 庸人自扰

19.【答案】A。解析:成语辨析,第一空强调人类生存环境恶劣、社会发展滞后,"生吞活剥"现多指生硬的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并非强调落后,所以排除C项,"衣不蔽体"指生活贫苦,也体现不出落后,排除D项,"杞人忧天"强调心理上的"担忧、害怕","庸人自扰"侧重指行为愚蠢,作者表示"我无法平静"为心理活动,所以用"杞人忧天"来形容更为合适,正确答案为A项。

20. ( 单选题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社会流动的是( )。

A.班主任当上校长

B.在班里,她由一名佼佼者变成一名差生

C.他先是从事农业生产,后来加入城市服务业发展的行列

D.虽然家在偏远的农村,但是由于个人的刻苦学习,他考取了北京大学,进了国家机关成为一名公职人员

20.【答案】B。解析:B项不符合定义中的"在社会关系空间中"。

21. ( 单选题 )某市2011年常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2%,若2012年常住人口数量不变,流动人口增加100万,则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57.2%,那么该市2011年的常住人口数量约为多少?

A. 366万

B. 547万

C. 739万

D. 1192万

21.【答案】C。解析:假设2011总人数为X,2012年为X 100,题意易知62%*X=57.2%*(X 100),容易解得X=1192,常驻人口1192*62%=739,所以答案选C。

22. (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

  A.派出所传唤公民乙 B.税务局向房地产公司购买公用房

  C.公安局委托印刷厂印制文件 D.消防局向某企业发出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

22.【答案】D。解析: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A项中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B、C两项不属于行政职权的行使,而是民事行为。D项属于行政命令。故选D。

23. ( 单选题 )学生∶军训∶体能

A.患者∶治疗∶健康 B.农民∶增产∶粮食

C.干群∶发展∶国家 D.制度∶改变∶和谐

23.【答案】A。解析:学生通过军训锻炼体能。A项,患者通过治疗恢复健康,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

24. ( 单选题 )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件一再说明,许多本来可以在司法轨道内解决的事件,却最终走向社会化、群体化、暴力化。一味采用捂堵压的思维方式,只能导致人民继续付出极大代价和公信力继续下降。程序为真相的发现提供了基本的平台。不管最终的真相最终是否满足各方的期待和需要,只要程序合法、公正和公开,只要让一切都在阳光下运作,只要运送正义的方式有着独立而明确的游戏规则,就能减少谣言,安定人心,使事态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公共事件频发的深层原因 B. 重堵轻疏思维方式的弊端

  C. 规范的程序建设的重要性 D.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24.【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由众多公共事件的教训,引出一味采用捂堵压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弊端。有鉴于此,文段接下来提出了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只要保障程序公正,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谣言,安定人心,使事态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由此可知,文段主要想说的是"程序"的重要性,选项中与此相符的为C项,当选。

25. ( 单选题 )共同保险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保险人联合直接承保同一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风险责任而总保险金额不超过保险标的可保价值的保险。共同保险的各保险人在各自承保金额限度内对被保险人负赔偿责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共同保险的是( )。

A.张某新买了一辆货车,并在两个保险公司为其投了全险

B.甲保险公司将自己公司承保的载人航天保险再向乙公司投保

C.张某为妻子买了一枚价值100万元的钻戒,为其在甲、乙两公司分别买了30万的保险

D.李某给自己和儿子各买了一辆比亚迪轿车,并都在甲公司投了全险

25.【答案】C。解析::共同保险定义的关键信息为"两家或两家以上联合直接承保"和"同一标的",两个关键词缺一不可。A项是两个公司分别承保同一标的,与定义不符; B项不是由两家直接联合承保而是甲承保后再向乙投保,与定义不符;C项是甲乙两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属于共同保险;D项是两个不同的标的分别投了全险,也与定义不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