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奇异怪物(六目异兽似巨蟒)

北次三经:教山、景山、孟门山、平山

沿着王屋山向东北走三百里,就来到了教山。教山由玉石堆积而成,山上没有普通的花岗岩石块。教水在此发源,向西汇入黄河。教水冬天干涸,夏天流淌。在河流干涸的时候,会显现出水下隐藏的两座大山。这两座山直径范围有三百步,名字叫做发丸山,山上富含金矿和玉石。

教山往南三百里,就进入了景山的山脉范围。景山南望盐贩泽,北临少泽。山上生长着枝繁叶茂的藷藇(同薯蓣)草和秦椒草。山的南面盛产玉石。酸与鸟是景山的护山神兽,酸与鸟根据自己的叫声而得名。酸与鸟外形似蛇,身上长着两双翅膀,三对眼睛和三只脚。酸与鸟出现的地方,恐慌害怕等负面情绪就会蔓延。

孟门山位于景山东南方三百二十里之处,山上到处都是苍玉和金矿,山下随处可见黄垩和涅石。

平山地处孟门山东南三百二十里的地方,平水在山中酝酿而成,汇入地下潜流之中,河水里富含美玉。

山海经的奇异怪物(六目异兽似巨蟒)(1)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山海经档案:教山、景山、孟门山、平山分别是北次三经山脉的第九、十、十一、十二座山。教山的河流,冬季干涸,夏季丰盈,属于季节性河流。孟门山和平山属于北次三经山脉充数的,就不多做赘述了。景山是四座山里唯一有异兽居住的地方。景山的当家户主名为酸与,名字和自己的叫声一样。酸与是一种外形似蛇的鸟类,身上长着四只翅膀,六只眼睛和三只脚,属于造型比较奇特的。酸与是恐惧的代名词,只要是酸与出现的地方,就能给当地带来极大的恐慌,精神攻击了属于是。

山海经的奇异怪物(六目异兽似巨蟒)(2)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原文:又东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实惟干河,其中有两山。是山也,广员三百步,其名曰发丸之山,其上有金、玉。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藷藇(shǔ yù),其草多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名曰酸与,其鸣自詨,见则其邑有恐。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多涅石。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

山海经的奇异怪物(六目异兽似巨蟒)(3)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声明:某种程度上,《山海经》是一本关于我国古代山川地理河流的百科全书。就山海经的内容而言,也有人将《山海经》戏称为《山珍海味经》或《古代旅游食宿指南》。经研究,《山海经》不是一时、一人所作,而是从先秦到秦汉,经过各个时代不知名作者的编写补录形成的文集。从古至今,对于《山海经》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相关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今天市面上主流的《山海经》版本,是经过西汉文学家刘向、刘歆父子编辑整理,晋朝风水大师郭璞做注而成。

《山海经》以中原一带为中心,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依次勾勒出当时九州之内的山川地理情况。现代版本的《山海经》,共有文章十八篇,内容涉及五花八门,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本文以市面上通行的《山海经》版本原文为依据,在原文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上小编自己的理解,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成,个人主观性比较强,再加上个人学识有限,肯定有错误疏漏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如有争议,以读者为准,小编虚心受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