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让唐僧西天取经有两大目的(如来为何偏偏选中了他为取经天团老大)

如来让唐僧西天取经有两大目的(如来为何偏偏选中了他为取经天团老大)(1)

文/枫糖

枫糖写作原创首发,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搬运

上一期我们说过,在孙悟空眼里,唐僧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无能者:没啥本事还高傲,絮絮叨叨还矫情。

唐僧是不是无能,我们姑且不谈。但是不可否认,论本事,唐僧跟孙悟空没得比。

唐僧只是个凡人,而孙悟空是能上天入地的主。

既然孙悟空那么有能耐,为什么如来不让孙悟空做取经团队的领队老大,而是选择一个遇事束手无策、只会唧唧歪歪的唐僧呢?

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唐僧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

真的是如来任人唯亲吗?显然不是。

在我们生活中,“无能者”做老大并不是个例。对此我们时常感叹:“真是傻人有傻福。”

傻人有傻福难道只是因为他运气好吗?它背后又有什么逻辑和道理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唐僧和孙悟空谁更适合当领队老大。

如来让唐僧西天取经有两大目的(如来为何偏偏选中了他为取经天团老大)(2)

要想知道谁当领队最合适,就必须先明白取经是怎么回事,看看谁最能按照老板的意图去完成任务。

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

如来曰:“我有(大乘佛法三藏)……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

佛祖说的很明白,他想直接送去,但是又怕别人不识货。

因此,他想找个职业经理人,很有仪式感地去完成这件事,起到足够的宣传佛教的目的。

只是这个人选,需要有两个条件。

首先,他必须是个善信。就是对我的佛法有着虔诚信仰,这是前提。

论虔诚,孙悟空是个生来为妖、吃人度日、半路出家、弃道向佛的和尚,自然比不上唐僧这个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连唐太宗都盛赞“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

其次,他必须吃尽苦头。就是把每一难过得越惊心动魄越好,这样才让别人相信我这东西是宝贝。

这样一来,身为凡人的唐僧就成了最佳人选。

他没有特技,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到西天。

他没有本事,随时都可能是妖魔鬼怪的晚餐,每一个镜头都是苦情剧。

如来让唐僧西天取经有两大目的(如来为何偏偏选中了他为取经天团老大)(3)

这个道理,孙悟空也是懂的。

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

孙悟空和猪八戒探讨背唐僧过河,结论是谁都背不动。

行者道:“……自古道‘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象这泼魔毒怪,使摄法,弄风头,却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带得空中而去。象那样法儿,老孙也会使会弄……但只是师父要穷历异邦,不能彀超脱苦海,所以寸步难行也。我和你只做得个拥护,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就是有能先去见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经善与你我。正叫做‘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可是孙悟空真的这样去做了吗?非也。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

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

前面刚说的“欲速则不达”,结果孙悟空转身就忘了,三棍子直接把白骨精打死了,理由很简单:为了省事。

殊不知九九八十一难就是一个个麻烦拧成的疙瘩,需要耐心地一个个去解开,而不是一剪子剪断。

想象一下,如果孙悟空是取经队伍的带头人,结果会是怎么样?

在他眼里人人都是傻叉,个个都是累赘,他会一口气打到西天。取经的每一难都会成为《大闹天宫》的狗尾续貂。

如来让唐僧西天取经有两大目的(如来为何偏偏选中了他为取经天团老大)(4)

我们看《西游记》真的就为了看孙悟空多厉害吗?非也。

其实我们更想看唐僧有多惨,然后怎么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更想知道妖精的后台是谁;而不那么在意这个妖精是不是孙悟空降伏的。

如果一个人就可以搞定的话,取经的目的就失去了,如来老爷子还不如自己送去。

因为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取经人的第二个条件就是矢志不渝——咬定青山不放松,任你东南西北风。

我们往往只关注唐僧一路所经历的妖魔鬼怪,却忽略了团队内部的冷嘲热讽。

大家都知道唐僧是个啰嗦的胖和尚,殊不知悟空也是个嘴碎的瘦猴子。

几乎每遇到一个新妖精,那一章节开头,孙悟空都要嘲讽他几句“老和尚”、“胖和尚”、“不像个出家的”。

但是唐僧一路忍辱负重、慈悲为怀(除了在第八十一回“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遇到老鼠精时生病了,比较脆弱,想放弃),一心只想去西天。

试想一下,如果换成孙悟空做团队领导,没了紧箍咒的限制,不知他要打死多少凡人。

如来让唐僧西天取经有两大目的(如来为何偏偏选中了他为取经天团老大)(5)

另外,孙悟空是没有团队精神的。

《西游记》里多次写到,一旦遇上一个斗不过的,他会撒腿就跑。

这个说好听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难听的是“脱离团队”。

更可怕的是,他比唐僧还爱分亲疏远近,只会关心自己的嫡系部队,其他人的生死与我无瓜。

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去做职业经理人呢?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孙悟空偷仙桃盗御酒窃仙丹之后回到花果山,天兵天将前来捉拿,前来助阵的独角鬼王与七十二洞妖怪,尽被众天神捉拿去了。

大圣得胜,……四个健将,领众叩迎那大圣,哽哽咽咽大哭三声,又唏唏哈哈大笑三声。

大圣道:“汝等见了我,又哭又笑,何也?”

四健将道:“今早帅众将与天王交战,把七十二洞妖王与独角鬼王,尽被众神捉了,我等逃生,故此该哭。这见大圣得胜回来,未曾伤损,故此该笑。”

大圣道:“胜负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况捉了去的头目乃是虎豹狼虫、獾獐狐狢之类,我同类者未伤一个,何须烦恼?……”

听到这话你不觉得寒心吗?这样的领导,你愿意给他卖命吗?

所以说:猴子是假聪明,唐僧是假糊涂。毕竟唐僧经历了九死一生,很多事比孙悟空领会的要透彻得多。

如来让唐僧西天取经有两大目的(如来为何偏偏选中了他为取经天团老大)(6)

我们很多人又何尝不是孙猴子呢?

总是觉得怀才不遇,老子天下第一,身边一个个都是傻叉,然后又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不如自己的跑到前面去了,于是只能感叹:真是傻人有傻福。

可是又有多少人想过,傻人为什么能有傻福?

《道德经》说:“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明明正道很平坦,可是人们却喜欢走捷径、邪路。所以成功的路上,掉队的不是“欲速则不达”,就是“行百里者半九十”。

换个现代的角度看唐僧和孙悟空。

唐僧像是《士兵突击》里面王宝强演的许三多,看着傻乎乎的,但做事踏实,不抛弃、不放弃,执着,认死理。所以第一个成功的是他。

孙悟空像陈思诚饰演的成才,聪明能干。一心想干大事,个人英雄主义,没有团队精神。所以他到最后还不如许三多混得好。

在一次次挫败之后,成才终于放弃了自己的小聪明,慢慢蜕变,最后变成了和许三多一样合格的兵。

孙悟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九九八十一难是唐僧的劫难,也是对他的历练。他也在不断成长、成熟。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最终和唐僧一样,得道成佛。

最近重读经典,对《西游记》里一些小细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您也感兴趣,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独特见解,和我交流。

枫糖,长篇笔名唐之风,已出版7部长篇小说的畅销书作家,经验丰富的写作培训师,专注各类新媒体故事和长篇小说的培训,已帮助数千人实现写作变现的梦想。

如果你也想写作赚稿费,却不知怎么下笔,怎么变现,可关注我的个人主页,私信我,回复“听课”,免费领取精品写作课程,并免费入学习群,每月多赚5000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