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大闹飞云浦 血溅狮子楼(武松大闹飞云浦)

武松大闹飞云浦 血溅狮子楼(武松大闹飞云浦)(1)

#古籍守护人#武松是个直人,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做事只凭一股子气。他帮施恩重夺快活林之后,就被张都监请去了府上。

那张都监却憋了一肚子坏水,他说自己身边就缺个同生同死的梯己人,问武松是否愿意成全他。

武松自从在景阳岗一战成名后,自信心大增,个人确实有些膨胀了。巨大的名誉在他内心所掀起的波澜确实不小,英雄的光环所持续的效应一直在继续,直到他去世。

武松这人有个毛病,那就是丝毫不能亏欠别人,也可以说是他的原则。为了这个原则,他吃了不少苦,差点把命都搭上。

与潘金莲交往,对她尊敬有加,对于她的非分之想,把握有分寸,但结果如何呢?潘金莲翻脸不认人,居然谋杀了他的亲哥,在司法走不通的情况下,他以天道的方式结果了潘金莲、西门庆。

与宋江交往,受了宋江几句贴心话和几两银子,又结拜了兄弟,这就算是受人恩惠了,嘴里心里一万个不愿意招安,但身体却很诚实,最终还断送了一条胳膊,算是还清了宋江的人情。

武松大闹飞云浦 血溅狮子楼(武松大闹飞云浦)(2)

与施恩相交,来到孟州牢城,先是免了杀威棒,之后又被好吃好吃喝相待,如此不明不白受人恩惠,武松是不干的,结果施恩一提出他的要求,武松便爽快的答应了,二话不说就去帮他教训了蒋门神,夺回了快活林。

这回轮到张都监了,一听张都监要拿他当梯己兄弟,武松感激到立马下跪言谢,我们看着都不像武松了。

在手刃西门庆、潘金莲之后,由于他原始的身份和现在囚徒的地位,使他在官家面前始终低一头。

所以,张都监对他的所有示好,武松都把握着分寸,甚至有时会露出一丝腼腆之态。

比如,过中秋张都监邀请他一起坐下吃酒时,他只“斜着身子坐了”;当面对张都监的婢女玉兰时,他也显出几分羞涩。

在张都监府上,武松受到了如家人般的待遇,又是请他一起过中秋,一起喝酒,还把府上的丫鬟许配给武松。

更为关键的是,有人求武松办事,他又去求与张都监,最后竟都允了,而且从中还赚了不少钱财,什么金银、财帛、段匹等物。可以说,在武松心中,张都监也是他的恩人了。

对于这样的恩人,他又怎能吝惜自己的报答呢?所以,一听到后堂有人喊“有贼”,他便在心里衡量了一番:

“都监相公如此爱我,又把花枝也似个女儿许我。他后堂内里有贼,我如何不去救护?”武松献勤,提了一条梢棒径抢入后堂里来。

武松大闹飞云浦 血溅狮子楼(武松大闹飞云浦)(3)

衡量之后,武松毫不犹豫地跑出来抓贼,结果哪知人家都是在挖坑,让他往里跳呢?

所以,后来当武松得知,这是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的害人伎俩后,心中的怒火就再也不能平息了,他必然要大开杀戒。

武松是一个单纯而又正直的人,从无害人之心,别人投我以桃,我必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种美好的儒家思想他也有,曾经也是一个传统到骨髓里的人。

但现实又是如何呢?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我用拳拳之心对待这个世界,以一己之力除掉危害百姓的猛虎,以一己之力为兄长复仇,以一己之力替施恩打抱不平,对于良善,他从未放弃追求,奈何现实总是将他的善良踩在脚下呢?

武松大闹飞云浦 血溅狮子楼(武松大闹飞云浦)(4)

对于这一点,武松是想不通的,他也不可能想通,一个底层平民,没读过什么书,对于时代所赋予的司法公平,他也去照做了,遵从了,他不是来孟州服刑了吗?

但他又得到了什么呢?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利用被陷害,所有之前的一切,在这一回中化为了他全部的愤怒,这愤怒是对世道不公的愤怒,是对人性的失望之怒。

他不是读书人,他的抱负没有那么伟大,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也不会想着去寻找一个桃花园,过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更不会像李白杜甫宋江那样,奋笔疾书写首来诗宣泄个人情绪。

他的世界里并不嘈杂,处理问题也不复杂,简单粗暴,是非分明,杀人偿命

在处理武大郎的问题上,他是走了司法程序的,但没用,最后也就要了两条人命,王婆他还是放过了。

但这次不一样了,武松这回一人前后屠了十九条命,眼都没有眨一下。这一次是武松人生的大转折,更是他对无道世界的全力宣泄。

在经历了人生重大变故之后,武松也彻底换了一副形象,以头陀身份行走于江湖,这是他对过去人生的告别,也是另一种人生的开始。

武松大闹飞云浦 血溅狮子楼(武松大闹飞云浦)(5)

在此之后,作者特意写了一处闲笔,就是武松在蜈蚣岭杀了飞天蜈蚣。这一情节实际去掉也是可以的,但为何又多此一笔?

依个人理解,武松依然没有放弃嫉恶如仇的本性,武松打虎的公信力依然有效。飞天蜈蚣并不是什么好鸟,杀了他也是为民除害,实际仔细推敲一下,武松刀下几乎没有冤魂。

潘金莲和西门庆就不用说了;飞天浦四位公人也不冤枉,那是谋财害命之徒;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有哪个是冤杀的呢?

可能有人会说,血溅鸳鸯楼除了上述三位,还有十二口人,甚至包括他的未婚妻在内,难道他们都该死吗?

其实在武松眼中,这些人与张都监都是一伙的,不论身份地位高低,都已成了他的仇人。事实上也是如此,那丫鬟玉兰睁眼说瞎话的害他上当,难道她死得冤吗?这是立场问题。

武松大闹飞云浦 血溅狮子楼(武松大闹飞云浦)(6)

当然,在官府看来,就连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死得都冤,所以,武松也将俗世走到了尽头,再无回头路。

如果说林冲上梁山的“逼”体现在对官僚体制的牵制,那么武松被逼上梁山则体现出一个底层对公平正义的反向追求。

武松是一个讲义气的个人主义者,一个孤独的民间英雄。他与鲁智深有着本质的区别,鲁智深从一开始就是冲着救济苍生去的,而武松不是,他就是为了在人世间堂堂正正的活着,不受鸟人鸟气。

所以,鲁智深与佛有缘,而武松只做了一个头陀,因为他的一生是用苦难成就的。相比林冲,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武松一生值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