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正宗吴川年味(连州和吴川的牵绊)

广东正宗吴川年味(连州和吴川的牵绊)(1)

2013年1月,到了连州市东陂镇。在腊味厂开的酒楼食饭。当然是腊味主题,吃的方法别开生面——腊味边炉。这是十分自信的食法,腊肉腊肠腊猪脚等轮番上阵。吃得满意,和腊味厂老板也聊得开心。社恐的我那时社交牛逼症上身,套到了东陂腊味制作的最佳条件:湿度55%-65%,温度8-15度,2-3级风。

广东正宗吴川年味(连州和吴川的牵绊)(2)

老板最后有点兴奋:大佬我你是懂行的,我愿意告诉你,东陂腊味最特独特的地方。这是合作社年代,东陂镇食品社的老师傅口头传下来的。是腌制腊味是用的一种曲酒,来自湛江吴川县,叫做梅鹿春。老师傅话,没有这个酒,就做不出传统的味道。

广东正宗吴川年味(连州和吴川的牵绊)(3)

当时我觉得,连州的师傅把相隔好几百公里外的一个地区酒,抬得太高,有点玄学的意思,食品社早没了,也没太上心。又过了几年,我在连州市区南门头买香信,看到货架上一列吴川梅鹿二曲酒,才又醒起这个事情。问老板娘,她说连州本地人,就是用这个酒做腊味的。原来连州东陂腊味用吴川梅菉酒,是确实的传统。

广东正宗吴川年味(连州和吴川的牵绊)(4)

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粤西南吴川的曲酒,在大几百公里外的粤西北连州扎根,挺难想象的。翻开历史,连州和吴川发生切实的联系,应该和一个吴川人有关,抗日战争期间的广东省省长李汉魂将军。抗战爆发后,李汉魂将军浴血奋战,历任64军军长、35集团军总司令。广州沦陷后,临危受命,接任广东省政府主席。任上呕心沥血,渡过共六年八个月的时间。

广东正宗吴川年味(连州和吴川的牵绊)(5)

抗战期间,省政府五次迁到粤西北山区的连县。随迁单位87个,人员约12万。也随之将广州的广府文化和风物,带到了连州,并深深扎根。现在广府人到连州,在街头巷尾,从语言到风物,都会有非常亲切的熟悉感。我猜测,粤西吴川的梅鹿春酒,就是这样在连州扎下了根,并和腊味结缘。

如确实如此,连州和吴川的这段双城记,也算一段佳话。但实际上,两者的牵绊,并不止于这瓶酒。这又涉及到抗日战争期间,另一段史话,那才真的称得上“佳话“——广东儿童教养院和连州。

广东正宗吴川年味(连州和吴川的牵绊)(6)

关于广东儿童教养院,有篇文章名为《烽火岁月的丰碑》,十分贴切。它是由吴菊芳女士,李汉魂将军的夫人,创立并刻苦经营。他们组织抢救队从沦陷区抢救、收养了3万多在日寇铁蹄下遭受蹂躏的难童,并让难童进入儿童教养院,接受抚养和教育。关于儿童教养院的历史,恕不细表。抗战胜利后,这三万多难童也大都成长为中国的栋梁之才。他们都亲切地称吴菊芳女士为“院长妈妈”。这可不是什么guo母之类的名头可比。

广东正宗吴川年味(连州和吴川的牵绊)(7)

由于战争进行中,其中有一、二、三、四分院,是设在相对安全的连县。在这里我要郑重把地点记录下来。一院在星子墟,二院在龙咀山,三院在城郊元村,四院在蝠山。这里的“蝠山”,就是现在连州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地——福山。李小松的文这样说:一个阴森庙宇林带之中。收容儿童1000名,教职员工66人,。全称是“广东省赈济委员会广东儿童教养院第四分院。”难童们就在这个洞天福地里,学习,锻炼,成长。下图是高年级学员们,在进行野外长途行军演训,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广东正宗吴川年味(连州和吴川的牵绊)(8)

连州的福山,传说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第四十九福地,庇佑连州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是不信这些的,但广东儿童教养院第四分院,这一千名抗战难童,在福山的扶养成长,确是天大的福祉。“福”山之名,也才就名副其实。

广东正宗吴川年味(连州和吴川的牵绊)(9)

到连州旅游的朋友,特别是吴川人。先品尝购买东陂腊味,闻一闻酒香。再到保安镇的福山,沾染一下这真福气。那才叫把连州和吴川这出双城记圆满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