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成长必经的阶段与过程)

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成长必经的阶段与过程)(1)

原文:情绪力《稀缺》贫穷造成的稀缺俘获了人的注意力,进而降低了人的心智带宽。

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成长必经的阶段与过程)(2)

任何能制造压力的事件都会挤占我们的心智带宽,比如明天的演讲、考试的期限、失业的担忧,等等。 只要我们的注意力被某一个巨大的事物吸引,我们就有可能进入稀缺状态,进而降低心智带宽,做出不明智的行为。 恋爱中的男女智商为零”,情人眼里出西施”是对这种现象的另一种表述,但本质上就是稀缺心态导致判断力下降。

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成长必经的阶段与过程)(3)

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时候,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物、任何一件事都是多维立体不要被原始视角束缚,主动转换视角可能会看到一个新天地。视角不同,选择也会不同。孰优孰劣,孰喜孰悲,一目了然!

参考《反本能》做多视角的步骤 1.勤移动。从局内人,局外人,第三视角看。 2.善学习。 3.保持开放,客观的态度。好的交流都是客观的、不带主观猜测的交流,这样才会让双方都摆脱“战斗模式”。 4.寻帮助,借助他人的多维视角来克服自己单一视角的局限。 5.多运动。参考《运动改变大脑》

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成长必经的阶段与过程)(4)

6.勤反思,最直接的方式是写下来。不要让事情本身束缚了你的情绪和注意力。积极的心理学(客观现象)困难和压力总能把人的情绪和注意力抓得死死的,让你很难看到其他角度。

解剖: 读过《稀缺》这本书的人都知道,为什么贫穷会降低人们的心智带宽? 即贫穷服役了人们的注意力,是注意力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旦注意力失去了自由,那么脑子就不好使了,随后就造成了人的心智被降低的现象。 所以为了不让贫穷这个坏人得逞,我们就应该竭尽全力地把好朋友(名叫注意力)拉过来,进行长时间的良好交谈,重新连接与注意力之间的距离,毕竟我们以前就已经是好朋友了,我们只是重温巩固了我们之间深厚的感情而已。

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成长必经的阶段与过程)(5)

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感到很有压力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找注意力这个好朋友聊聊天谈谈心了,我们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坏人在挑拨我们之间的感情,甚至最后失去这个好朋友。

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成长必经的阶段与过程)(6)

所以强大的感知力和行动力是促进我们之间深厚感情的催化剂。 除了贫穷,压力大的情况下会伤害到我和注意力这对好朋友的深厚感情外,还有一个情况会挑拨我们之间的感情,就是谈恋爱的时候。

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成长必经的阶段与过程)(7)

俗话说得好—恋爱中的男女智商都很低,甚至为零。这话讲的一点也没有错。 纵观历史,出现太多太多为爱情所困的人儿了,什么为爱跳楼,为爱跳河,为爱自残等等比比皆是(经常看新闻的人们都知道这一点,毕竟出现这些情况的频率比较高)。

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成长必经的阶段与过程)(8)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这种现象就是直接从我们眼前硬生生把注意力这个好朋友从我们身边抢了过去,还很讲理地说:你的好朋友自愿跟随我的,这个我们这没有办法呀。 这时候就需要启动我们的催化剂:感知力和行动力,想方设法地把注意力的重心夺回来,是的,我们不能让渣男渣女得逞了。

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成长必经的阶段与过程)(9)

这个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多维立体的,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场景。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大都是呈现灰色地带的,即千人千面,事情的形成包括很多因素在里面,而不是单一的因素。

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成长必经的阶段与过程)(10)

所以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我们需要的是靠自己深邃的洞察力来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看事物需要我们开启头脑风暴按钮来对事物进行多视角观察以及解读。

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成长必经的阶段与过程)(11)

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故事来体会一下视角之间的博弈: 庄子和朋友惠施出游,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交谈。 庄子看看水里的鱼跃出说:“鱼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 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跃出水面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

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成长必经的阶段与过程)(12)

我们每个人都有逼近真实一面的观点,所以说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相对的对与错。 是的,有句话说的很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时候我们看事物时,稍微转换一下自己的视角,看到的世界可能就是截然不同的一面。 所以不要被原始视角束缚这一点变的尤为重要。就如我的座右铭所说的那样:凡生一利,必生一弊;凡生一弊,必生一利。 所以我也在向‘孰优孰劣,孰喜孰悲,一目了然’的心境靠近着。 对于一些事情,一旦认知上想通了,就不需要用太大的意志力来支撑这个行动进行下去了。就比如我减肥这件事。 首先我先说通过坚持运动 合理饮食1.5个月后我减了多少斤吧—减了22斤! 可能这时候的你的反应应该是amazing!(太惊讶了)我是怎么做到的? 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也是凭着一颗平常心来实现的。 那是怎么做到的呢?就是靠着在舒适区边缘练习的观念 反复练习来完成的。 而在舒适区边缘练习的观念就是减肥这个过程的中心思想。 回想过去我也有办过健身卡的经历,但那次经历却是被动的坚持,只有教练在微信上通知了我好几遍后,我才慢吞吞地推着沉重的步伐过去健身房健身,那时候的坚持真的觉得很累很累,如同每天拖着200斤坠物在生活一样。 可想而知,那次的健身训练不仅付出了金钱,还赔了时间和精力,最后还失败告终。

这次的减肥为什么如此成功?就是我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我需要一步步来减肥,不能一蹴而就。 这里的一步步来的意思是遵循在舒适区边缘上进行运动训练,不要过度训练,因为如果过度了练习的话,等下一次运动就会感到恐惧感,恐惧内心的不达标。 还有就是需要战胜厌倦感,毕竟运动是一个反复重复实行的动作过程,如果运动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么坚持下去就变得尤为艰难。 所以整个坚持运动的过程,厌倦感不时会袭击我们那颗小小的内心,我们也应该做好被它突袭的防备,即做好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在舒适区边缘上练习。 在这1.5个月的坚持时间里,我的感受是坚持不怎么吃力,反而成就感在一天天的积累,合理饮食让我身体的各个激素都得到了平衡的调节。

是的,我从154斤的胖子变成了132斤的标准身材:那些脂肪率,MBI指数,内脏脂肪等级,骨骼肌量和基础代谢率等等都是正常指数。 我很高兴自己又变成了之前那个帅气的我。 所以总结下来减肥的首要观念是慢慢来,不要一天运动很多,第二天运动量却很少。 我们只要每一天比前一天多一点点运动量,坚持下来就很快能减肥成功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