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照见五蕴皆空)

《心经抉隐》节选

既然色蕴如此虚幻不实、当体即空,同时也是妙有真空之性所显,那么,五蕴中的其余四蕴也不例外。所以,下文紧接着说: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四蕴,虽然是心法,是无相相,但是和有相相的色法没有两样,同样是虚幻不实的,同样是真心所现。色蕴既破,受想行识四蕴也就随之而破了。所谓一法破,法法皆破。由此可类推之: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是总法,举一反三。五蕴法如是,其他一切诸法也莫不如是,这就是这句经文的意义。

假如有人问:“何谓色即是空?”我们回答:“投石打破沉潭月,窈窕杨柳慢摆风。”如若再问:“如何是空即是色?”我们对他说:“张长王矮李面赤,桃甜梅酸李子涩。”诸位听懂了吗?假如不懂,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上面所说的一百法。前面仅讲了一百法的数目,并未讲到一百法的内容,现在我们不妨再继续讨论一下。因为你不懂刚才的答语,这一百法的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通过讲《心经》中色、空的道理,大家把相宗的一百法也了解了,这也是个非常好的事情。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照见五蕴皆空)(1)

一百法内,第一个是“心法”,称之为“八大心王”。 前六大心王就是我们讲过的眼、耳、鼻、舌、身、意。 这六种心,产生六种识。 眼睛能看见色相,叫眼识; 耳朵能听到声音,叫耳识; 其他鼻、舌、身、意四根对香、味、触、法四尘所生的识,就是鼻、舌、身、意四识。 还有两个心王,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第七识是末那识,义为“我执”,相宗称为“染净依”,是专事传导输送的。 相宗有一熟语: “弟兄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伶俐,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往来传消息。 ”往来传消息的就是这个第七识。 其中“一个痴”就是“第八识”,它是含藏识,不问好与坏,只要由第七识传来,就都储藏在里面了。 五个门前做买卖的就是眼、耳、鼻、舌、身,这兄弟五个专对外境,应付事宜。 “其中一个最伶俐”就是第六识,即意识,其势力最强,一切事情都靠这个第六识来分别取舍。 假如第六识不动,那么眼睛对境的时候,就和镜子照物一样,是现量的。 现量者,就是这个东西是个长的,你看着就是个长的; 那个东西是短的,你看着就是个短的,丝毫不加任何美丑、好坏、恶善、是非等分别。 假如第六识随五识一起启动,就生起了善恶、美丑、好坏、得失等种种事端。 所以说,一切善恶都是第六识(意识)所造作的。 第七识染净依,是依六识净而净,六识染而染,它只给第八识传送消息而不加拣择分别。 第八识接收第七识传来的消息,不分好坏,只管储藏起来,所以它最痴。 这八个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被称为八大心王。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照见五蕴皆空)(2)

阿赖耶识的功能分为四分:一、见分;二、相分;三、自证分;四、证自证分。

证自证分就是真如,就是唯一真心,也就是佛性。

自证分是未破无始无明而犹迷的佛性。既是佛性,虽然在迷,但终究能够证道,即自体自证自用,所以叫做自证分。

相分是由于真如不守自性,妄动而自生疑,迷住了本来智光圆明的自性,以致使本有的无相真如变成虚空四大的妄相,这虚空四大的妄相复变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丛林了。所以说,这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看起来是器世间,但却均是我们第八识的相分变现出来的。因有无明之故,使我们迷失了本性,佛性被无明包裹住,钻进躯壳里面,而执著这个少分的四大为自我,只认取这个身体才是我,才是自身,却不识一切事物都是我,外面的器世间——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丛林等等,都是我们法身四大种性所变现,都是我们自己,都是八识的相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照见五蕴皆空)(3)

把身外的多分的地水火风四大一切物境都认为是身外之物,不关我事,只识得色身为我,而不知空寂为我,把本来的智慧光明,变成为能见的妄见,岂不冤苦!倘若你精进用功,打破了无明,返璞归真,识得本来面目,方知你的自性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境物无不是你心王的王土。佛性无相,能大能小,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那么大,但并不在我性之外,俱是我们的圆明真性所显现,属于本性的相分。既然在我性之内,那么不是我又是谁呢?既然是佛性所现,那么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丛林等器世间也是佛!

所谓见分,就是我们能看见事物的功能。但若看见事物,就执著在上面,则变为妄见了。如看见张高李矮,就住在张高李矮上,而不肯放手,这就是妄见了,这个妄见就是见分。

虽然是妄见,真如在迷中,迷失了本性,但佛性是不减的。只要我们精进用功,是能够自己证到本体的,这就叫自证分。证自证分就是恢复我们本来,证到真如佛性。这就是八识的四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