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在多少之间为正常血压(一文读懂血压产生机制)

我见到很多病人读血压的时候都是先读低压后读高压,有的病人甚至只看低压的高低,不管高压。其实这都是不对的。

血压在多少之间为正常血压(一文读懂血压产生机制)(1)

我们先看看什么叫高压什么叫低压。

我们知道,心脏的运动是一收一缩的,有收缩、有舒张,血压的高压又叫做收缩压,是心脏在收缩射血的时候产生的;低压又叫做舒张压,是心室在舒张的时候产生的。

要想看高压低压哪个重要,都表示哪些问题,还要了解一下血压的形成条件。

血压的形成有4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心脏射血。

这个很好理解,心脏不射血,不收缩,血液不流动,我们无法监测收缩与舒张时听到的那个响动,也就无法给你收缩舒张压。

第二个条件:外周阻力。

这个更好理解,没有阻力,也就没有压力。你用手打空气能打得着吗?空气阻力很小,你打空气感觉有力使不出来。血压也是一样,没有血管的阻力,也就没有血压的压力。

第三个条件:血液充盈。

这个不需要解释了,没有血液,还谈什么血压。你看大出血休克的病人,血压下降,没有血,就没有血压这个概念了。

血压在多少之间为正常血压(一文读懂血压产生机制)(2)

第四个条件:大动脉弹性储器作用。

这个是啥意思?刚才我们说了血压的产生要有心脏的射血,一收一缩,但是这一收一缩之后,如果没有一个缓冲和储存,血压就跟蹦迪的鼓点一样,一下高,一下消失,这人能受得了吗?大动脉的弹性储器我用就相当于水坝,有水的时候不让水冲得太猛,没水的时候不让下游缺水,形成一个持续的状态。

看完血压的形成条件,我们大致分析下,哪些因素影响高压,哪些因素影响低压,到底是高压重要还是低压重要。

其实从刚才的形成因素我们已经大致可以看出,心脏射血和血容量主要影响收缩压,血液越多,收缩越有力,收缩压越高;

而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储器作用影响舒张压,因为舒张压是心室舒张时,由大动脉继续推动血液流动产生的,那么外周阻力越大舒张压越高,弹性储器作用越差舒张压越低。

所以我们看到,老年人因为大动脉弹性变差,舒张压很低,他们如果有高血压,只有高压高,低压反而不怎么高。而如果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血管阻力增加,舒张压会变高。

血压在多少之间为正常血压(一文读懂血压产生机制)(3)

那高压重要还是低压重要?

毫无疑问,高压重要。临床上,我们问一个病人血压多少,就是问一个人高压是多少,我们几乎不问低压,甚至都不关心低压,因为看血压对一个人的影响主要是高压,低压再高,也高不过高压,只有看高血压病的时候,我们会看高压与低压差距大不大,来评估患者外周阻力和血管硬化情况。

至于很多病人问吃什么药可以降低低压的问题,大家不用纠结,所有降压药,都是高压低压一块降的。低压是外周血管阻力的体现,减少外周血管阻力,控制动脉硬化,降低心率,都能降低低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