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考城隍译文(梦里都在参加考试也谈聊斋志异里的一场虚幻考试考城隍)

文丨易小星

聊斋考城隍译文(梦里都在参加考试也谈聊斋志异里的一场虚幻考试考城隍)(1)

从小到大,也算是在考场上经历了不少的过来人,转变了身份成为老师之后,每年又在考场上看到很多可以记录下来的稀奇古怪的事情。读书人,就是必须和考试为伴的,这一路不要想着和考试分开。

有时候做梦,梦里自己恍然还是在去高考的路上,要命的是常常是忘记了带身份证、找不到考场、出了各种意外状况,然后生生将自己吓醒过来。

我猜和我一样常常为考试而焦虑的人不在少数。这倒也正常,考试有一定压力才能出好成绩,适度的压力。想起来以前看过的虚幻的考试,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写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和考试有关的《考城隍》,也给你分享一下。

聊斋考城隍译文(梦里都在参加考试也谈聊斋志异里的一场虚幻考试考城隍)(2)

01《考城隍》的故事情节

《考城隍》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在《聊斋志异》编排上是第一篇故事。讲述了宋焘在去世后由神差邀请,考上城隍。但是宋先生以孝敬母亲为由,恳求在母亲百年之后再赴任。他孝敬母亲的心情感动了神仙,准许他还魂为母亲尽孝。

这个故事是蒲松龄假托自己姐夫的祖父、名叫宋焘的人,本来是县学的学生,一天生病了躺在床上,忽然看见公差手里拿着公文,牵着一匹白马,对他说请他去参加考试。

宋公有点恍惚,说主考大人没来呢,这怎么考呀?但是那个公差也不答话就是不断催促,宋焘就迷迷糊糊跟着他上了马来到了一个感觉很陌生的城市,到了考试的地点,楼堂屋宇看着壮丽非常,大殿上有一些看着像考官的人,也看不出来都是谁,但是其中有个人很像是关圣帝君的装扮。

再看面前的考试的案子上已经备好笔墨纸砚,不一会儿考题传下来,是让当堂作文的那种形式。考题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聊斋考城隍译文(梦里都在参加考试也谈聊斋志异里的一场虚幻考试考城隍)(3)

宋焘就和旁边的考生一起都各自作文,文章写好送上去后,殿上那些考官都在传看两人的卷子。宋焘文章里写了这样一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意思是说如果故意做好事给别人看来获取好处,即使做了好事也不应该获得奖赏,如果无意之间做了坏事,即使造成了坏的后果,也不该责罚的。大殿上传看卷子的人都称道不已。

聊斋考城隍译文(梦里都在参加考试也谈聊斋志异里的一场虚幻考试考城隍)(4)

然后殿上的主考官叫宋焘上去说:“河南还缺一个城隍,你正称职,合适。”宋焘才明白这非阳世,遂大哭,说老母年已七十,无人奉养。恳请能侍奉母亲到天年寿终,自己才来任职。后来真的获准,旁边的张秀才先来代理这一职位。

聊斋考城隍译文(梦里都在参加考试也谈聊斋志异里的一场虚幻考试考城隍)(5)

宋焘还记得很清楚约定母亲九年的阳寿尽完,他就会赶来赴约。和张秀才分别时,张秀才还给他赠诗说:“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宋焘回去后,发现自己躺在棺材里,已经失去气息三天了,家人正打算将其安葬。见他回阳很是惊喜。宋焘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暗暗去打听了一下,发现一个张秀才确实是自己回阳那天过世的。这之后宋焘就是在九年后母亲颐养天年走后,他赶紧洗了个澡,回到自己房间睡下,就过世了。

02《考城隍》的主题表现

这个故事简单的来看,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孝道的重视;同时也是写出了蒲松龄自己的善恶观,通过宋焘的文字来展现胸襟。

该篇故事还有着非常巧妙的安排,讽刺了当时科举制度下的的丑恶氛围(古人认为神鬼不会被欺骗,书生可以通过鬼神的考试却无法通过科举考试)。也算是拿虚幻的阴间之事来影射蒲松龄要面对的科举考试吧,算是小小的吐槽了。

聊斋考城隍译文(梦里都在参加考试也谈聊斋志异里的一场虚幻考试考城隍)(6)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蒲松龄的科举考试的道路实在是艰难。他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就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然而,“好花不常开”,等到他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五年后就病逝了。

蒲松龄原本一直寄希望于科举考试,能够突围而出,这样就能解除生活的困窘,后来屡试不第的他为生活所迫,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村子里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考城隍译文(梦里都在参加考试也谈聊斋志异里的一场虚幻考试考城隍)(7)

03《聊斋志异》的影响

《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同乡好友王士祯十分推重蒲松龄,以为奇才,并为《聊斋志异》题诗: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大家也是想尽办法,直到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这套书才得以刊刻行世。

《聊斋志异》客观的来看,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不仅集志怪传奇小说之大成,使短篇小说的艺术水平达到空前高度,而且同李杜诗,《红楼梦》等构成中国文学史上绵延不断的高峰。

现在我们如果去细细翻找,你会发现目前市面上就有多家竞相翻印的版本,历经多年演变下来,比较著名的版本就有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新齐谐》《谐铎》《夜雨秋灯录》等模拟之作也在蒲松龄之后纷纷而起。

就连纪昀(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也是在其影响下产生的一部笔记小说。换句话说,《聊斋志异》一书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库,也是世界文库里的东方瑰宝。

聊斋考城隍译文(梦里都在参加考试也谈聊斋志异里的一场虚幻考试考城隍)(8)

1848年美国人卫三畏将其中的《种梨》《骂鸭》译成英文,至今《聊斋志异》已有英法德捷克等十八种文字的三十个译本在世界流行,并且还对日本文学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现如今日本物哀文学的起源还有人认为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脱不了干系,当然是事实并非如此,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一书成书时间可是在1001—1008年间,而《聊斋志异》公认成书发行的时间可是1766年。

(全文完,欢迎关注@易星看电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