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怎么为人处世(揭开孔子鲜为人知的一段尘封经历)

熟悉孔子的朋友都知道,他在30岁左右成家立业,也做到了自己所说的三十而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孔子怎么为人处世?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怎么为人处世(揭开孔子鲜为人知的一段尘封经历)

孔子怎么为人处世

熟悉孔子的朋友都知道,他在30岁左右成家立业,也做到了自己所说的三十而立。

但在孔子35岁的时候,却遭遇了人生和事业的滑铁卢,这一切还要从鲁国的一场内战说起。

此时的鲁国并非一国之君的鲁昭公(姬姓,名裯)掌握实权,而是三桓家族横行霸道(三桓是春秋鲁国卿大夫孟氏<仲氏>、叔孙氏、季氏三家的合称。由于三家出自鲁桓公,故称“三桓”)

在春秋时期各国都有寡头政权,鲁国最有势力的当属“三桓政权”,这让其他贵族极为不爽,竟然没头没脑地怂恿鲁昭公共同欲灭“三桓政权”。

从结果我们也能看出三桓政权的实力,内战的结果就是还没打几下,“国君”部队就败得七零八落,最后逼的鲁昭公逃往了鲁国北面的齐国。从此,三桓之一的季平子作为头领,开始掌管了鲁国。

据说虽然鲁昭公此人性情无常,但是三桓这种大逆不道的反叛行为,在孔子眼里仍然属于倒行逆施、犯上作乱,简直是礼崩乐坏的典型案例。而且还出现在自己常居的鲁国(关于孔子的身世,我们其他文章另行探讨),更荒唐在于孔子先前是三桓之中,孟懿子的“家教老师”。孔子作为没什么军权的人,反倒随着三桓的势力上涨,自己的地位也随之抬高了。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35岁的孔子还是太年轻,他毅然决然选择了自己的政治理想、选择了自己推崇的仁德,也自然而然选择了鲁国的主子鲁昭公,一起跑去了齐国。

有人怀疑会不会是只因鲁国动荡不安,孔子要去齐国避难,找鲁昭公只是个借口呢?

比较权威的《左传》记载的很清楚,大意是鲁国一直没有大的动乱,那次只是规模很小的一场斗争,战斗当晚鲁昭公就跑了。如此看来孔子一定不是因为鲁国的动荡才奔向齐国,他应该是追随鲁昭公。

如果抛开孔子的圣人形象,该举动堪称一次大冒险

杀回鲁国并非易事,但如果有那么一天的话,孔子必受鲁昭公重用,这在春秋时代的其他国家里屡见不鲜,所以追随国君也是一种政治投资。

再说来到齐国的这一路人马,终于获得了齐国国君齐景公的尽心照顾,不仅增加人马准备帮助镇压三桓,还发出通报希望其他邻国都能予以鲁昭公军事支援,但是人有旦夕祸福,这个关键时刻周天子(人在洛阳)也是后方起火,很多势力都去帮助周天子平息王室之乱了,谁还顾得上鲁国。

只可惜齐景公身单力薄,带领军队也没能攻入三桓掌权的鲁国,看来鲁昭公只能先在齐国安顿下来了。这么惨的情况下前来投奔的孔子,自然让鲁昭公印象深刻。

现实总比理想残酷,就是这么一小撮在齐国逗留的“流亡政权”竟然还有内斗,为首的主要是鲁昭公的儿子们之间的争斗,还有一些流亡的残余贵族的趁火打劫,所以孔子这个身份尴尬的角色出现,一定令人心生怀疑,更何况孔子做过三桓中孟懿子的老师,随便安上一个“内应”的罪名就被废了,这时候如果孔子要澄清,只能是无中生有。

但是孔子还是那个圣人,他一心怀着着忠于鲁昭公和实现正统政治抱负的理想,所幸的是最终孔子在齐国的贵族高昭子家里找到了一份家教的差事。

这种流亡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从目前各个国家的战局来看,如果没有其他国家共同支援鲁国,那么孔子这种在齐国的日子可能会继续下去。当另一强国晋国终于忙完周天子家里内乱的时候,孔子已经41岁了。

晋国的贵族范献子出征鲁国平定三桓,但是三桓之一的季平子巧妙地安抚了范献子,佯装同意迎接鲁昭公回国,二人交谈的内容不得而知,只从范献子的表现来看,双方一定达成了某些“一致”,两个国家超级寡头的单独会晤,一定没有那么简单。

当鲁昭公得知二人会晤的消息以后,打死也不回去,他知道三桓势力依然强大,没想到这次出征就这么打道回府了。回到齐国的第二年,鲁昭公撒手人寰,流亡势力也一哄而散。

孔子呢,在《史记》中的记载是说鲁昭公死之前,他就回到了鲁国,也就是42岁之前。不管是晋国出征之前,还是之后,总之孔子在40~42岁之间一定悟出了新的人生。

在孔子老了之后,出自论语的那句“四十而不惑”是个虚数,不一定是40岁整,再根据他35岁到41岁的流亡经历来看,理想和现实哪一个重要?

如果他得不到三桓的支持,自己所谓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又从何而谈呢,孔子决定面对现实,当然他回去做不到直接妥协,而是走了一条迂回路线。

回到鲁国的经历

回到鲁国,四十多岁的孔子最终选择了自给自足,不过他开始经常给学生们灌输一些学会和解、放弃复仇的历史典故,这里有孔子更深层的用意。由于当时孔子的学生很多已经是贵族身份,所以他的言论早晚能传到三桓政权耳中,算是一种变相的和平调解通知函。比如论语收录有: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虽然极端的伯夷贺叔齐最后都饿死了,但是孔子却表达了“识时务”的处世态度;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这里包含了孔子很妙的智慧:如果鲁昭公假比是商纣王,三桓假比周武王,自己假比伯夷、叔齐,纵使商纣王千错万错,周武王也算是以下犯上,伯夷、叔齐依然追求自己道德标准,对他人还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同样的道理,孔子虽然帮助鲁昭公符合仁德标准,可也不会怨恨真正胜利而掌权的一方。如果这些话传到三桓的耳朵里,他更希望三桓对自己放下不必要的戒心。

后来阳货(名虎,字货,是春秋时鲁国人)在鲁国割据一方,鲁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内战,他希望孔子能在政治与礼教上助他一臂之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抗衡三桓寡头,可惜孔子一直不予答复。

孔子婉拒阳货的“三顾茅庐”,直到50岁时,这时距离阳货邀请孔子出山过去三年了。又出了一件新鲜事:作为阳货的死党——公山弗扰(复姓公山,名不狃【也作弗扰、不扰】)也用其他途径邀请孔子出山,孔子竟然同意了。

论语有曰: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简单翻译:当时公山弗扰在费邑已经反叛了,被其召唤的孔子竟然准备出山。子路很不爽说到:“老师咱们不至于没地方去吧,非要去公山哪里?”孔子说:“如果有人叫我去,会白叫我去吗?倘若被任用,我能在东方复兴周朝的政德。”这里的东方就是指鲁国,正好对比在陕西的周朝。

这就非常矛盾,都是阳货的党派,为什么孔子直接就答应了公山弗扰呢?其实此段话只是表明了孔子治国决心,并没有准确答复公山弗扰。事实也是孔子并没有与公山弗扰为伍,而是一步一步靠拢了三桓。

如此看来,孔子所指的四十不惑,是他追随鲁昭公的冒险失败导致流亡,尤其是晋国寡头和鲁国寡头暗合的丑恶嘴脸,使他终于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现实主义,从此他不会再盲目追求自己的仁德标准,而是采用更现实的迂回战术。

孔子在齐国的多年经历,并没有被弟子们《论语》和《礼记》详细记录,我们也只能参考其他历史文献慢慢还原那段尘封的经历。一言以蔽之:40岁孔子的现实主义行为不再空谈,而必须要有能够为他的理想主义服务的决策。

抛开现代解读,也抛开现代人生,我们回到历史才发现,社会的政治变迁和君臣关系才是给孔子指路的唯一素材,这也是孔子朴素版的“四十不惑”吧。虽然我们聊到了五十岁的孔子,但是依然不能诠释他的“五十知天命”,这个话题有机会我们再聊!

本站文章为@骁寒文化驿站所有,未经同意,转载必究。图片来自网络,联络必删!

#圈子学院##文化领域##中国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