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成语故事出处(掩耳盗铃成语寓意)

出处:“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自知》),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掩耳盗铃成语故事出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出处(掩耳盗铃成语寓意)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出处

出处:“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自知》)

成语寓意:“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告诉人们: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就如钟的响声一样,只要人碰了它,不管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发出声音的。现实中,也不乏有人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其结果只能是自食苦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