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戏曲 有哪些融入我们生活的戏曲语言

来源:青年语言微课堂;汉语堂

戏曲文化在我国传承千年。

生旦净末丑,悠扬多变的唱腔,美得不可方物的身姿,惊鸿一瞥再回神早已深陷其中,戏曲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而它所代表的文化,也早已融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词语。

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戏曲 有哪些融入我们生活的戏曲语言(1)

“捧场”、“大拿”、“没谱”这些日常化的词语其实都来源于戏曲文化当中,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词语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以及它们在戏曲文化中是什么意思。

Part.1

板眼

比喻条理和层次等。比如一板一眼比喻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

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戏曲 有哪些融入我们生活的戏曲语言(2)

在戏曲中,板眼是音乐中通常所说的节奏节拍。

在中国戏曲音乐以及民间传统音乐中,经常以板鼓作为击节乐器来掌握控制节拍节奏,

而且用板的敲击来表示强拍,以鼓键的点击来表示弱拍(或次强拍),

因此在戏曲音乐术语中,就将强拍称为“板”,而将弱拍(或次强拍)统称为“眼”

脸谱

现在常用“脸谱化”来表示某事物有其鲜明的特点。

戏曲艺术作为一个直接面对观众的艺术种类,它必然遵循中国传统的美学习惯,以适应观众的欣赏要求,

使人物一出现,就得判明其忠善或奸佞的性格特征。

戏曲艺术的化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涂抹,而是有它一定的规则,

尤其是净角和丑角,必然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来勾画脸上的图案,这种格式叫做“脸谱”

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戏曲 有哪些融入我们生活的戏曲语言(3)

科班

常用来比喻正规的教育或训练。

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戏曲 有哪些融入我们生活的戏曲语言(4)

在戏曲中,过去把学戏的地方叫做“科班”,

按《词书》的解释,“科”字的定义就是“类别”,也就是“名目”,“班”字就是“行列”,也就是“集团”,

把“科”与“班”连起来,就是“某一种名目的集团组织”

科班是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戏方式中最普遍的一种,也是培养演员在数量上最多的一种,

它是以一种集团方式授艺的教学场所,成功系数较高,也就是好演员出得最多。

捧场

今泛指故意替别人的某种活动或局面吹嘘。

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戏曲 有哪些融入我们生活的戏曲语言(5)

在戏曲中,捧场指通过包购戏票、哄堂喝彩、撰写文章等手段造成声势,以达到抬高某演员或剧团身价地位为目的。

对台戏

比喻双方竞争同类工作或事情。

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戏曲 有哪些融入我们生活的戏曲语言(6)

在戏曲中,对台戏指水平不相上下的两个剧团,在同一时期,相近的地点,演出相同或相近的剧目,一争高低。

行头

泛指服装(含诙谐意)。

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戏曲 有哪些融入我们生活的戏曲语言(7)

在戏曲中,行头指戏曲舞台上演员所穿戴服装、鞋帽的统称。

没谱

心中无数,没有一定的计划。

它是戏曲术语,谱者,大致的准则,没谱,指没有准则,脱离原来的甚远,

在唱腔上就是离开了原有的规定乐谱,唱错了或胡乱编调。

打下手

担任助手。在戏曲中,打下手是个称谓。

指鼓师以外的,大锣、铙钹、小锣的演奏者。

由于各打击乐器均由板鼓指挥领奏,故称司鼓者为上手,其他打击乐器演奏者为下手。

亮相

比喻公开露面或表演;比喻公开表示态度,亮明观点。

亮相是戏曲表演程式。剧中人在上、下场或一段舞蹈、武打完毕后,有一个短暂的停顿,成一定的姿势,如雕塑状,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

除要求姿势稳健外,还要求做到静中有动,气韵连贯,画面美观。

叫板

比喻故意对着干。

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戏曲 有哪些融入我们生活的戏曲语言(8)

叫板是戏曲音乐术语。板式开唱前的念白,尾声上扬,便于开唱起板,使念与唱衔接自然、协调。

用动作规定下面唱段的节奏也叫“叫板”。

铆劲

集中力气,一下子使出来。在戏曲中,铆上,也作卯上

指演员表演时无保留地尽情发挥个人能力,对于有不同演法的段落,有意选择难度大的进行表演也是铆上的表现。

对表演中松劲、懈怠、不肯使劲的表现,则称之为“泡汤”

大拿

掌大权的人;在某方面有权威的人。

在戏曲中,大拿是京剧术语。指“文武总管”等后台管理人员

在演出中,安排戏码,分配演员等,统由管理人员掌握大权,故俗称“大拿”。

挑大梁

泛指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戏曲 有哪些融入我们生活的戏曲语言(9)

挑大梁是戏曲术语。主要流行于江南京剧界。

旧时把戏班中生、旦、净、丑各行当的角色喻为房屋结构的“四梁四柱”,有才能、有号召力的主角喻为“大梁”。

挑大梁,即承担戏班中的主角

跑龙套

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戏曲 有哪些融入我们生活的戏曲语言(10)

在戏曲中,跑龙套指扮演剧中的龙套角色。

龙套,是戏曲表演行当之一,也称“流行”,是青袍、太监、大铠、校尉、衙役等角色的总称。

圆场

为打开僵局而从中解说或提出折衷办法。

在戏曲中,圆场是舞台调度手法。一个或几个角色在舞台上按规定的圆形路线绕行,以表现舞台空间的转换,

速度有快有慢,统称为“跑圆场”或“走圆场”

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戏曲 有哪些融入我们生活的戏曲语言(11)

Part.2

其实不仅上面那些词语,我们平日里常用的一些谚语的来源也在戏曲里。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台上短暂的演出,离不开多年的基本功训练和刻苦学习,

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戏曲 有哪些融入我们生活的戏曲语言(12)

这句话既强调了勤学苦练的重要性,也提醒人们应尊重演员的艺术劳动。

“救场如救火”

戏曲演出是舞台艺术,

如果某位演员因故不能按时到场或继续演出,本来没有演出任务的演员就必须及时救场,顶替演出,像消除火患一样消除演出危机。

“ 一招鲜吃遍天”

指演员掌握一两下绝招,就可以四方走得。

如今看来,演员仅有几下拿手的绝活是满足不了观众的审美需求的,

鼓励初学者刻苦训练基本功,用“一招鲜”是可以的,但只能是“学好戏”,而不是“吃遍天”

“内行看门道 外行看热闹”

讲戏曲观众对戏曲知识了解的程度不同,对表演的要求各异。

戏曲知识丰富的观众能观赏到表演内在的精妙之处,而缺乏这方面知识的观众往往只注意到戏曲外表场面是否热闹。

“艺多不压身 、艺高人胆大”

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戏曲 有哪些融入我们生活的戏曲语言(13)

指演员要多学、多练、多看、多演,懂得多了,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艺术创造就能从必然王国飞跃到自然王国。无论演什么繁重的、难度大的戏都不会怯场,从而达到“艺高人胆大”的境界。

本期责编 | 盛静

内容 | 公众号 青年语言微课堂,汉语堂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