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一本书生命沉思录(老翁重读三字经)

每天听一本书生命沉思录(老翁重读三字经)(1)

活到老,学到老,不伤悲,永康泰。

——题记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其实,我们古人很注重后天教育和学习,留下了很多有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才至关重要的名言警句,像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些名言既有后天主动学习的,又有后天环境影响的。

每天听一本书生命沉思录(老翁重读三字经)(2)

当然,有很多现代的名人同样注重后天的教育与学习,像鲁迅的“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徐特立的“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而这些名人正是凭借着自己后天的努力才有了巨大的贡献。

同样,有很多外国的名人同样注重后天的教育与学习,像阿卜·日·法拉兹 的“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更是讲出了后天学习的态度,与孔子的“不耻下问”如出一辙。

每天听一本书生命沉思录(老翁重读三字经)(3)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后天的学习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关于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的名言,我更喜欢“活到老,学到老”这一句,真的是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

老大不学习,

犹如脑死亡,

越老越学习,

细胞换新装,

吐故方纳新,

学习永泰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