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人都称呼江西人为老表(为何称江西人为老表)

江西老表,实际上是一种亲切的称呼,说明自身跟江西之间的渊源,更主要是为了拉近跟对面这位江西人的关系。

你想想看,陌生人之间互称“老表”,当然是表示亲热的意思,东北人一见面也叫“大哥”“大姐”,青海人互称“姑舅”,很多地方称男性为“老弟”,岁数小一点的你叫人家“小老弟”......

再到当下这两年才流行的,称人家男孩叫“小哥哥”、女孩叫“小姐姐”,这些就可以理解了,也属于语言的进化。

当然,这是突然拉近关系的说法,也有突然让人无言以对的口头词,比如你第一句就说人家“九头鸟”,湖北人就不高兴了。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各地也都有被“蔑称”或者拉近关系被“尊称”的说法。

那为什么只称江西人为“老表”呢?

也有证可考。在秦汉、隋唐期间,两川(东川、西川)常年征战,成年男子被捉去当兵,妻儿老小也民不聊生,土地荒芜,这就没人种地了。所以当时湖广地区的人口被政策指引移民去了四川,所以民间说法是“湖广填两川”,主要发生在宋元期间。这里的“湖广”包含当下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大致四个省。在宋朝末期,主要指湖北和湖南,去掉了两广,但仍然称湖广省。

湖南湖北本来是人口迁出地区的,哪知道到了元朝末期,也因为战争,湖南湖北地区人口也锐减,耕地荒芜,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发起了江西填湖广的运动,这就开始将人口众多的江西人迁徙到湖北和湖南去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本来是人口吸引国策,哪知道到了下面具体实施时,通常一个村一个村的包围起来,全家老小在军队看管和护送下迁徙到了两湖地区,迁入最多的地区就是当下的湖南省。

到了湖南的江西人后代,经常想到要回江西祭扫祖坟,他们就以“老表”来称呼留在江西家乡未迁徙的族人,意思你们是我的表兄堂亲,我的家人。

一直至今,还有半数的湖南人往祖上去追朔的话,能发现老家实际上来自江西。湖南人认为自己的祖上和江西人的祖上是亲戚,所以就把江西人称作老表,这也是“老表”一词起源最为流行的说法。

在新中国成立后这江西“老表”的说法还非常流行,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毛主席是湖南人,他提及江西则言必称老表,甚是亲切。二,江西是红色政权的发源地,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设在江西瑞金,并把瑞金定为首都,瑞金随之更名为“瑞京”,成为全国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也是从瑞金出发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江西是革命发祥地。

当然,还有很多“老表”方面的共性知识,我就不多写了,跟这篇《湖北人印象》相仿,大家更感兴趣的可能是我幽哥接触的江西人怎么样,这样一个好奇。

确实,我成年以来一对一接触过上千江西人,不是夸张,是上千。人数不能跟统计局相比,但足可以粗略讲下对江西人的印象。

其实,你要从更早说起,就是初三开始我倒背如流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为什么好多人都称呼江西人为老表(为何称江西人为老表)(1)

以上是《滕王阁序》的开头部分,所以我成年后一直想找个机会,或者财务自由之后去登下南昌的滕王阁。这是个人情怀。后面接触了很多江西人,毕业头十年,每次我都跟他们提及登滕王阁这个想法,后来不大说了。

我这些江西好友中,姓赖的比较多,是不是客家人?我没去考察。我刚毕业时一个台湾领导也姓赖,还有其他好几个赖姓台湾副理、协理。他们之间是否有渊源,不得而知。

我刚开始做电子修护工程师,师父是个女师父,矮胖矮胖的,脾气比较火爆,江西好像南昌人,还会骂人。跟她玩得比较好的另一个师父,也江西人,姓廖,这位男师父倒是性格温和,还比较幽默,老说笑话。当然,师父师父,是台企的说法,也就比我大了一届。

后来来了上海,上海有很多江西同乡会,与其他省份不同,江西的同乡会是以县或者市为单位,也就是他们同乡会比较多。最多也最团结的是九江同乡会,说明九江人出外喜欢互助。据说最不团结的是南昌,没啥南昌老乡会。

其实跟其他省份一样,据说“省城的人爱骂人”,湖北也说武汉人骂人厉害,江西说南昌人最能骂人。当然,这些我无足考证,南昌我的职场徒弟都有二三十人了,全江西上百个一对一指导过的职业徒弟。

为什么好多人都称呼江西人为老表(为何称江西人为老表)(2)

上海我第一次月薪翻番跳槽后,遇到了三个能发展成好友的同事之一,这家伙也姓赖,大家看他真人出镜,《33岁江西群友营业额突破5000万,《逆袭时代》男三号赖北金》,他是我第一本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当然,他目前是为数不多创业成功了的群友,目前定居苏州,老婆、孩子、父母、兄弟都来了苏州。

在我进入一家美国独资企业做了8年采购的职务期间,我刚开始的师父,姓邱,来自江西萍乡,实际上她就是Linda,这篇文章我都不大忍心给大家看《十八年的上海外企白领之路》。当然,师父是个好师父,但她老公也她江西老乡。他俩所代表的更主要是人性或者职业道路选择的共性知识,跟江西关系有限。

供应商当中,江西南昌、上饶和赣州有一些供应商,实际上是私企和地方小国企,规模都不大,但比较积极,也热情。

江西好友,一般都比较好客。请你吃饭,喝酒也劝酒,但点到为止,不像四川、重庆或者长江以北的劝酒一定要劝到你喝醉。

每年我都会收到那种甜的大脐橙,说是特产,江西的好友从他们的老家快递给我的。

江西的职场学生中,一开始去广深的比较多,后来来上海和长三角的开始多了起来。他们在所有职场徒弟中,跳槽和谈工资水平中等,突出的不多,偏保守。

当然,一开始男孩多,后来江西女徒弟多了,而且很多是少妇,要从老家跳到上海。最终确实也可以工资增长数倍,但刚进上海的第一份工资他们总是谈不高,没有其他省份的谈得高。

江西徒弟更加喜欢谈恋爱,或许就是更多恋爱脑,无论男女。也就是,别人老家月薪三四五千跳到上海一般谈到一万三四,接着过了一年就自己主动寻找月薪两万的机会了。他们则不然,这个第二次上海翻番跳槽的欲望对于他们不是太迫切,他或者她此时主要还是找下一个恋爱对象,也就是准备谈恋爱、结婚去了。这方面比较痴情,有些刚经历过老家失败的感情,也不知道休息一下。

为什么好多人都称呼江西人为老表(为何称江西人为老表)(3)

当然,最后说到江西的彩礼高,据说有40万?

不尽然。

我接触的这上千个江西读者中,也只有一个男孩,他老婆确实要了他家40万彩礼,但后来生了女儿后就逃婚了。这是不好的结果,也是唯一一个彩礼40万的。

其他人的彩礼大多8万-20万,超过25万的都不多,一般都是学历很低的女孩,比如中专、职高、技校甚至初中毕业,学历越低彩礼越高。反之,有些学历高的女孩,彩礼才2-5万块。

家里有弟弟的女孩,彩礼会相对高一点。说来也奇怪,明明是计划生育时期,我那几十个江西女徒弟,她们基本都不是独生女,大多数家里有弟弟,有些还有妹妹再有个最小的弟弟。

此外,关于江西的彩礼,大多数父母拿到彩礼后,会还80%的金额给女儿和女婿,所以所谓的江西高彩礼,也不属实。可能明面上稍微比其他省平均值多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当然,关于江西还有很多,连我的江西职场学生和读者,都难以一言或一文以蔽之,本篇更主要的目的实际上还是江西群的建立,大家手快有,手慢就只能找禅师和王师兄拉你进去了。

祝江西以及全国读者,事业发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